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文系文献检索课课件(第一章:绪论)

中文系文献检索课课件(第一章:绪论)


例证二: NSF2007年数字统计 据美国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统计,一个 科研人员花费在查找和消化科技资料上 的时间需占全部科研时间的51%,计划 思考占8%,实验研究占32%,书面总结 占9%。由上述统计数字可以看出,科研 人员花费在科技出版物上的时间为全部 科研时间的60%。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2010北京图书订货会盛况
2010北京图书订货会盛况
这是信息爆炸的时代
• 结论: • 在文献信息量呈爆炸式增长的时代,
如何获取有用信息成为人的能力的 重要方面。文献检索课学习的重要 意义正在于此。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信息检索课的意义
①信息检索是打开人类知识宝库的钥匙 ; ②信息检索能使科技工作者及时把握科技发展 的动态和趋势 ; ③ 信息检索有助于拓宽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
• 专利文献:是实行专利制度的国家,在接
受申请和审批发明过程中形成的有关出版 物的总称。 • 包括专利说明书、专利公报、专利分类表、 专利检索工具以及与其相关的法律性的文 件
• 标准文献:是经过公认的权威机构批
准的以特定的文件形式出现的标准化 工作成果。 • 具有法律约束力 • 如各类环境污染物的标准测定方法、 不同功能的水质的标准等。
淮南师范学院图书馆 许 馨 电话:6863807 E-mail: xuxin554@
欢迎各位同学的到来!
淮南师院泉山校区图书馆大楼
课程介绍
课程类型:公共选修课 学时:20学时(理论、上机各半)
课程性质:技能课、工具课、方法课
文检课程解决的问题:
哪里查找 文献信息 科技文献(信息):用文字、图形、符号、 声像等手段记录下业的科技活动或科技知 识,包括科研成果、科技著作与论文、专 利文献、标准和科技法规等 怎么查找 如何利用 文献信息 文献信息
• 文献概念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 最早见于《论语· 八佾》。宋代朱熹解释为:文指典籍,献指熟知史
实的贤人。
• 近代一般理解为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章和图书或与某一学科有关的重
要图书资料。
• 现代学者认为,文献是记录有人类知识和信息的一切载体。它由四
个要素构成:文献内容、载体材料、信息符号、记录方式。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信息爆炸 知识倍增。 怎样才能快速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企业邮箱信息量剧增35G邮备战 信息爆炸
例证四:2009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 况
。 2009年全国出版图书、期刊、报纸总印张为 2701.14亿印张,折合用纸量624.95万吨,与上年 相比用纸量增长1.94%。其中:书籍用纸占总量 11.75%,课本用纸占总量9.5%,图片用纸占总量 0.02%;期刊用纸占总量6.25%;报纸用纸占总量 72.48%。共出版图书301719种,共出版期刊9851 种,出版报纸1937种 ,音像制品出版单位380家, 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250家,出版物发行网点 160407处 。以上统计未含香港、澳门、台湾地区 的相关统计数据 。
绪 论
• 文献检索课是一门颇具时代特色的课程,
是教育部1984、1985和1992年三次发文 推广的一门实用性方法课,20多年来,在 图书馆界领导和广大文检课教师的共同努 力下,文检课已发展成为高校三大公共课 程之一,是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途 径。
1.课程名称释义 ⑴文献: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是将知识、信息用文字、 符号、图像、音频等记录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的结合体。
④信息检索能避免科研重复,加快科研工作的 进程。
⑤信息检索能加强科技交流,促进技术合作。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 人在学习中会遇到三种语言障碍:自然
语言障碍、专业语言障碍、检索语言障 碍。 • 一个科研人员的时间分配:查找资料 50.9%,实验32.1%,计划思考 7.7%,数据处理9.3%
3. 国外文献检索课情况简介
例证三:感受信息爆炸
①信息量激增:全世界每年发表科技论文1500 万篇,出版图书60万种,并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 ②知识的有效期缩短:信息资料的平均寿命约 为5年。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大学生毕业一年后, 其在校所学的知识大约老化15%,五年后老化 50%--70%;学位论文5-7年,期刊3-5年, 标准5年,图书10-20年。 ③文献的载体类型、出版类型、传播手段、组 织形式十分复杂,迅速、准确、完整地获取所需 信息已成为一项专门的技术。
⑵检索:指依据一定的方法,从已经组织好的大量有关文献集合中,查 找并获取特定的相关文献的过程。
• 检,考察,察验;索,寻找,搜索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学习内容:了解社会科学 (文献)信息
认识文献(信息):类型、特点、作用 认识检索工具:构成原理、类型、特点
检索的原理、方法和途径
文献的类型(按加工层次)
零次文献 形成一次文献以前的知识信息 如:口头交谈。 特点:未经正式发表的原始的文献。 如:书信、手稿、记录、草稿
一次文献( 原始文献)

以生产和科研工作成果为依据, 创作、撰写的文献。 特点:具有创造性 如:期刊论文、科技报告、专利说明 书等
二次文献
对一次文献进行整理、浓缩、提炼,系统 化,而形成的工具性文献。 特点:不具有创造性,具备工具性。 如:检索工具中的各类目录、索引文摘、题录、 书目数据库等。象《〈新文学史料〉百期索 引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
• 文摘:是指通过描述文献的各种特征,
并介绍文献主要内容来报道文献的工 具。 • 索引(Index):将某种信息集合(如目 录、题录、文摘)中的一组相关信息, 按照某种顺序组织并指引给用户的一 种指南。
检索技术
一、布尔检索 检索词由“AND” “OR” 、“NOT” 联接 “AND”表示逻辑“与” ,可用“*”表示: 用于交叉概念和限定关系的组配,有利于提高查 准率; “OR”表示逻辑“或”,可用“+”表示,用 于并列关系的组配,有利于提高查全率; “NOT”表示逻辑“非”,可用“-”表示 ,用 于排斥关系的组配。
学习内容:如何论文、会议论文查找(数据库 ) 常用工具书的介绍和使用(超星电子图书)
课程目的
培养并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学习、工作、 科研等打下良好的基础。
2.为什么要学习文献检索课?
“文献检索”源于对文献存储和查找的需要。 科学研究和科技发展的最大特点是连续性和继承性。 科学研究的这两大特点使科学研究几乎离不开记录科技活动 的科技文献和信息,可以说没有科技文献信息就没有科学技
术的发展。
现代科技造成了科技成果的高速发展。大规模、高集成 度,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横断学科层出不穷,新的成果从 出现到应用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等等,“信息爆炸”使得人 们获取和利用有用信息越来越困难。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例一:学术研究离不开资源。
从苏美尔人的黏土写字板时代至今,人类 至少已经“出版”了3200万本书、7.5亿篇文 章、2500万首歌、5亿幅图画、50万部电影、 300万个视频短片和电视节目还有1000亿个 网页。所有这些东西都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图书 馆和档案馆。千百年来,研究者们通过对信息 的获取,再研究推动着整个社会,整个人类向 前发展,他们对学术信息的获取迄今已经历了 图书馆时代、搜索引擎时代、来到了web2.0时 代,在这三个时代中的任何一个时代,他们都 是依靠资源进行自己的学术研究,拓宽视野, 让自己在所研究的领域中向前迈进,然而寻找 资源的过程占据了大部分时间。
三次文献
• 选用大量有关的文献(一次、二次文
献),经过综合、分析、研究而编写出 来的文献 特点:具有创造性、具有检索性 所以三次文献按其类型可归入一次、二次 文献中
如:综述、评论、评述、词典等
以综述为例: 综述是对一定的相关资料进行归纳整理编写成的 综合报告。 创造性:总结了他人的劳动成果,对某项研究的 研究现状、发展等进行了阐述,因而也属于一 次文献 检索性:综述提供的大量参考文献可用于文献检 索——引文索引 评述:是对某一学科、某一领域或专题,在综述 的基础上,发表评论性意见和观点的文献。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③日本在80年代即重视“信息化意识”的 培养,加强信息技术与信息检索课的教学; ④为了适应知识经济的挑战,1993年法国 提出了“国家信息基础结构”行动计划; ⑤1994年欧盟宣布在欧洲建立信息社会的 计划,确定了欧洲信息社会应用领域;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⑥俄罗斯在1994年成立了俄联邦信息 政策委员会,俄杜马1995年通过了 《俄罗斯信息、信息化和信息保护 法》;
述或对已有研究成果、技术、经验等进行 归纳、概括的出版物。

识别图书的主要依据有:书名、著者、出 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总页数、国际 标准书号(ISBN)等。
ISBN
• ISBN由10位数字分成4段组成,各段依次
是:地区或语种号-出版商代号-书名号-校 验号。 • 其中地区或语种号:英、美、加、南非等 英语区为0,中国大陆为7 《科技信息检索》的ISBN: ISBN 7-5019-4395-8/G•456
检索步骤
• 完成一个课题的检索要经过:分析检
索课题、制定检索策略、试检索及调 整检索策略、正式检索、索取原文等 步骤。
怎样完成检索步骤,为毕业论文准备好资料?
• 第一步:选择检索系统 • 第二步:确定检索方法 • 第三步:确定检索途径 • 第四步:分析检索课题 • 第五步:整理检索结果 • 第六步:获取原始文献
文献的主要类型(按载体分类)
印刷型 以纸质材料为载体,以印刷为记录手段而形 成的文献形式
缩微型 以感光材料为载体,以照相为记录手段而形 成的一种文献形式
声像型
以磁性和感光材料为介质记录声音、图像等 信息的一种文献形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