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比例、分数乘除法

比例、分数乘除法

第六讲:比例、分数问题一.情感交流、作业检查并对作业进行指导分析 二.课前小测1、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的底面积和体积分别相等,已知圆柱体的高4厘米,那么圆锥体 的高是 ( )厘米。

2、一根长2米的圆木,截成两段后,表面积增加48平方厘米,这根圆木原来的体积是( ) 立方厘米。

3、一个体积为90立方厘米的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这个圆锥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4、等底等高的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体积和是48立方分米,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分 米,圆锥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5、一个棱长是4分米正方体容器装满水后,倒入一个底面积是12平方分米的圆锥体容器里 正好装满,这个圆锥体的高是( )分米。

三.新课讲授 知识点一: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项的积。

1、4:10=2:5那么( )×( )=( )×( )2、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外项是0.25,另一个外项是( )3、在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是6,其中一个外项是32,另一个外项是( )。

4、甲数的53是甲乙两数和的41,甲乙两数的比是( )。

5、已知一个比例的两个外项分别是3和41,组成比例的两个比的比值是21,这个比例是( )。

正反比例成正比例的量:用字母表示xy=k (一定)。

成反比例的量:用字母表示x ×y=k (一定)。

判断两种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的方法: 关键是看这两个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就的两个数的商一定还是积一定,如果商一定,就成 正比例;如果积一定,就成反比例。

1、路程和时间的比的比值是(),如果它一定,那么路程和时间成()比例。

2、在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这三个数量中,当()一定时,()和()正成比例。

3、如果y=5x,那么x和y成()比例;如果7x=8y,那么x∶y=()∶( )4、圆柱的高一定,圆柱的底面积与体积()比例。

解决问题:用比例解决问题(注意:正比例用积的形式;反比例用商的形式)1、盖一幢职工宿舍。

计划使用6米长的水管240根。

后来改用8米长的水管,共需要多少根?2、做一批零件,如果每天做200个,15天可以做完,现在要在12天完成,平均每天做多少个?(用两种方法解答)3、甲地到乙地的公路长392千米。

一辆汽车3小时行了168千米。

照这样计算,行完全还需要几小时?4、金光电子厂要生产一批零件,原计划每天生产180个,12天完成。

实际的生产效率是原计划的120%,实际多少天可以完成?(用两种方法解答)5、一辆汽车4小时行140千米,照这样计算,7小时行多少千米?行驶315千米需要几小时?6、某工程队修一条路,12天共修780米,还剩下325米没有修。

照这样速度,修完这条公路,共需要多少天?比例尺: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 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1、昆明到西双版纳的实际距离是120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两地之间的距离是6厘米。

在这幅地图上量得泸西到丽江的图上距离是4厘米。

泸西到丽江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2、若图上距离的2厘米表示实际距离的80千米,则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3、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120千米,在比例尺是30000001的地图上,这段距离应该画( )厘米。

4、在比例尺是2001的平面图上,量得教室的长是4.5厘米,教室的实际长是( )米。

5、在一幅云南地图上,要把实际距离224千米用线段5.6厘米表示出来,请你计算这幅地图 的比例尺是( )。

6、一幅地图上用5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概念判断:1、小红的身高和体重总是成比例。

( )2、成正比例的量,在图像上描的点连接起来是一条曲线。

( )3、比例尺是一个比。

( )4、实际距离一定比相对应的图上距离要大。

( )5、21∶7不论是化简还是求比值,它的结果都是等于3。

( )选择。

(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1、如果6x=7y,.写成比例是( )A 、6:7=y:xB 、x:y=6:7C 、6:x=7:yD 、6:y=7:x2、用3、7、9、21这四个数组成的比例式,下面的哪个式子是正确的( )。

A 、21:3=7:9 B 、3:7=9:21 C 、9:3=7:21 D 、3×21=7×9 3、下面每组的两个量中,成正比例的量是( ),成反比例的量是( )A 、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5平方厘米,它的底和高B 、一袋大米,已经吃了的和没吃的C 、一本童话故事书,已经看的页数和没看的页数D 、圆的周长和直径 4、能与15 :9组成比例的比是( )。

A 、13 :15B 、 3:5C 、5:3D 、15 :115 5、在比例尺是1001的平面图上,量得一个房间的长为8厘米,宽为5厘米,它的实际面积是 A 、40平方厘米 B 、40平方分米 C 、40平方米6、电话通话费按一定标准收通话费,则每月应交电话费与通话时间( )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 不成比例7、一个长方形的一条边长是15厘米,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长是5厘米,这个长方形是按 A 、3:1 B 、1:3 C 、5:18、夏庄小学操场长108米,宽64米,画在练习本上,选( )的比例尺比较合适。

A 、2001 B 、20001 C 、100001 9、线段比例尺表示图上1厘米的线段相当于实际距离( )千米, 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A 、1:1600B 、1:4000000C 、1:8000000D 、40 10、一个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不变,它的高与面积成( )比例。

A 、正比例 B 、反比例 C 、不成比例知识点二:分数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 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根据比的基本 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单位“1”已知,用乘法;单位“1”未知,用除法。

“比”“是”“占”的后面是单位“1”,“的”的前面是单位“1”。

例题1:填空1、81吨是41吨的( ),12的65是( )2、一袋大米25kg,已经吃了它的52,吃了( )kg,还剩( )kg 。

3、比30多61的数是( );比36少43的数是( )。

40 0 80 160千米4、一根绳子长107米,截下41,还剩( )米。

如果截下41米,还剩( )米。

5、一段公路,每天修全长的152,5天修了全长的( )。

6、“梨树棵数的107相当于桃树棵数”是把( )看作单位“1”,107对应的是( )棵数。

7、一个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度数的比是1∶2,则这两个锐角分别是( )和( )度。

8、甲数的52与乙队的74相等,甲乙两数的比是( )。

9、一堆煤9吨,用去32吨,还剩( )吨;一堆煤9吨,用去32,还剩( )吨。

10、把5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6段,每段是这根铁丝的( ),每段长( )米。

例题:分数乘法对比(1)果园里有梨树120棵,桃树棵数是梨树的54,果园里有桃树多少棵?(2)果园里有梨树120棵,桃树棵数是梨树的54,苹果树棵数是桃树的32,苹果树有多少棵?(3)果园里有桃树96棵,苹果树棵数是桃树的43。

果园里桃树和苹果共有多少棵?(4)园艺场里银杏树的棵数是柳树的85,广玉兰棵数是银杏树的棵数的45,柳树有160棵,园艺场里有广玉兰多少棵?(5)公园里有月季花90棵,正好郁金香是月季花的43,兰花的棵数是郁金香的65,郁金香有多少棵?习题巩固:(1)食堂运来大米500千克,运来的面粉比大米少107,运来的面粉比大米少多少千克?(2)食堂运来大米500千克,运来面粉是大米的54,运来的蔬菜是面粉的83,运来蔬菜多少千克?(3)食堂运来大米300千克,运来的面粉是大米的65,运来大米和面粉共多少千克?(4)食堂里大米的54是200千克,用去这些大米的52,用去大米多少千克?(5)食堂有大米53吨,第一天用掉61,是第二天用掉的83,第二天用掉多少吨?(6)食堂有一批面粉,蒸馒头用去41吨,正好面条是蒸馒头用去的32,做做糕点是面条用去的面粉的53,做糕点用去面粉多少千克?知识提升:某精品服装店卖出两件不同品牌的服装,其中一件赚了91,另一件赔了91,且两衣服均售价1800元,那么,这次销售中服装店是赚了还是赔了?如果赚了,赚了多少元?如果赔了,赔了多少元?例题3:看图列式计算(理清单位“1”)四、作业布置(一)判断1、0没有倒数。

( )2、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大于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

( )3、合格率和出勤率都不会超过100%。

( )4、8能被0.4整除。

( )5、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都增加5,结果与原数相等。

( )6、两个面积相等的梯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 (二)选择1、与数20.04相等的数是( )。

A 、20.4B 、20.040C 、20.0042、用三个4和两个0组成一个五位数,两个0都要读出来的数是( )。

A 、44040 B 、44004 C 、404043、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边长( )。

A 、成正比例B 、成反比例C 、不成比例4、甲乙两地实际距离是32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的距离是4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A 、1:80 B 、1:8000 C 、1:80000005、一块长方形土地,周长是186米,已知长比宽多32米,它的长是多少米?如设长为x 米, 正确的方程是( )。

A 、322186-=-÷x xB 、322186-=-x xC 、2324186⨯=-x (三)解决问题,只列式,不解答。

1、一堆煤,原计划每天烧3吨,可以烧96天,实际每天烧2.4吨,实际可以烧多少天?2、李老师把1800元存入银行,存定期3年,年利率是2.25%,利息税是20%,到期限时银行共付给李老师多少元?3、一盒糖果共有80粒,分给兄弟两人,哥哥吃掉自己的31,弟弟吃掉10粒,后来又吃掉5粒,两人剩下的正好相等。

兄弟两人原来各分得多少粒糖果?4、校园里有杨树60棵,柳树是杨树的109,槐树是柳树的32,槐树有多少棵?5、一个梯形,上底是10厘米,下底是上底的23,高比上底短21,这个梯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6、甲乙两车从相距600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对开出,4小时两车共行了全程的54。

乙车每小时行 50千米,甲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