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十八1. 86 ° F分别相当于:A. -30℃,243KB. 30℃,243KC. -30℃,303KD. 30℃,303K2. 在通常情况下:A.洋面上气温的日较差比水温的日较差小 B.陆面上气温的日较差比水温的日较差大C.洋面上气温的日较差比陆面的日较差大 D.陆面上气温的日较差比水温的日较差小3. 北半球1月海平面气温等温线向北凸出最显著的地区位于北大西洋,这主要是由于: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黑潮的作用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湾流的作用C.地表不均匀和湾流的作用 D.地表不均匀和黑潮的作用4. 逆温层是指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而:A. 升高的气层B. 降低的气层C. 先升后降的气层D. 先降后升的气层5. 通常能够代表对流层大气的一般运动状况的标准等压面为:A. 850hPaB. 700hPaC. 500hPaD. 300hPa6. 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值为:A. 60mmHg,1000hPaB. 750mmHg,1013.25hPaC. 750mmHg,1000hPaD. 760mmHg,1013.25hPa7. 地面气压日变化两次峰值出现的时刻大约为:A. 0200,1400B. 0400,1600C. 0800,2000D. 1000,22008. 下列气压日较差最大的海域是:A. 渤海B. 黄海C. 东海D. 南海9. 在1km以下近地层大气中,高度每升高10m:A. 气压升高1.3hPaB. 气压升高1hPaC. 气压下降1.3hPaD. 气压下降1hPa10. 水平气压梯度的方向:A. 平行于等压线B. 与等压线的交角为45°C. 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D. 垂直于等压线,由低压指向高压11. 右图中给出了地面气压场分布,鞍型场出现在:A.G、N区B. D、E区C. F、M区D. B、C区12. 在海洋上通常绝对湿度a与相对湿度f的日变化规律是:A. 白天a和f增大,夜间a和f减小B. 白天a和f减小,夜间a和f增大C. 白天a减小f增大,夜间a增大f减小D. 白天a增大f减小,夜间a减小f增大13. E 冰为冰面上的饱和水汽压,E 水为过冷却水面上的饱和水汽压,当温度相同时:A. E 冰> E 水B. E 冰< E 水C. E 冰 = E 水D. E 冰 = E 水 = 6.11百帕14. 使未饱和空气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的途径是:A. 增加水汽B. 降低温度C. AB都对D. AB都错15. 下列正确的说法是:A. 我国气象台海上大风警报下限风力为6级B. 国外气象台海上大风警报下限风力为8级C. AB都对D. AB都错16. 在低压中:A. |An| =|Gn| +| C|B. |Gn| =|An| + |C|C. |C| =|Gn| +|An|D. |An| +|Gn| +|C|= 017. 关于水平地转偏向力下列正确说法是:A.风速越大,纬度越高,水平地转偏向力就越大B.风速越大,纬度越低,水平地转偏向力就越小C.风速越小,纬度越高,水平地转偏向力就越小D.风速越小,纬度越低,水平地转偏向力就越大18. 统计表明,年平均大风( > 8级)日数:A. 东海沿岸最少B. 黄、渤海沿岸次之C. 南海沿岸最多D. ABC都对19. 在高气压区中,等压线的分布规律是,当空气密度和纬度相同时:A. 曲率半径越大(等压线越平直)的地方越稀疏B. 曲率半径越小(等压线越弯曲)的地方越密集C. AB都对D. AB都错20. 在北半球摩擦层高气压中,风绕中心:A. 逆时针方向向外辐散B. 顺时针方向向外辐散C. 逆时针方向向中心辐合D. 顺时针方向向中心辐合21. 产生单圈环流的基本因素是:A. 地球表面获得的太阳辐射不均匀B. 地转偏向力作用C. 海陆分布和地形差异D. ABC都对22. 右图是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示意图,图中C带为:A.NE信风带B. 南半球盛行W带C. SE信风带D. 北半球极地E风带23. 7月份的大气活动中心的有:A.蒙古高压,北美高压 B.蒙古高压,澳大利亚高压C.澳大利亚高压,非洲高压,南美高压 D.北美高压,南美高压24. 产生季风环流的基本因素是:A.行星风带的季节性位移,海陆分布或大地形作用B.地球表面获得的太阳辐射不均匀和地转偏向力作用C.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水平地转偏向力D.水平地转偏向力和海陆分布25. 皆属于低云的是:A. Ci Cs CcB. Ac CcC. Cu Cb ScD. A、B、C都对26. 能产生连续性降水的云是:A. CiB. CuC. CbD. Ns27. 有轻雾时海面能见度:A. 0.1千米<能见度< 0.5千米B. 0.1千米<能见度< 1千米C. 0.5千米<能见度< 5千米D. 1千米<能见度< 10千米28. 调查表明,北太平洋产生海雾时的表层海温大致限于:A. 8℃B. 16℃C. 20℃D. 24℃29. 锋面雾产生的典型部位是:A. 暖锋后B. 第一型冷锋前C. 第二型冷锋前后D. ABC都错30. 中国近海雾日的地理分布表现为三个相对的多雾中心,其中有:A. 黄海中、南部B. 长江口至舟山群岛C. 北部湾D. ABC都对31. 我国近海的海雾呈带状分布,其特点是:A. 南窄北宽,南早北晚B. 南宽北窄,南早北晚C. 南窄北宽,南晚北早D. 南宽北窄,南晚北早32. 波陡 d 是指:(H:波高; l:波长;T:周期)A. H/ lB. l /HC. H/TD. T/H33. 当波浪由深水区传至浅水或近岸时,______。
A. 波长变长B. 周期变大C. 波高减小D. 波面变陡34. 风浪离开风区传至远处的波浪或风区里风停息后遗留下来的波浪,称为:A. 涌浪B. 风浪C. 内波D. 驻波35. 关于风暴潮的统计表明,气压每下降1hPa,海面升高约:A. 0.5cmB. 1cmC. 5cmD. 10cm36. 下列正确的说法是:A. 风海流是风对海面的切应力、地转偏向力、黏滞摩擦力达到平衡时形成的稳定海流B. 地转流是海面上空气的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平衡时形成的稳定流动C. 补偿流是从江河流入大洋中的水D. 潮流是潮波运动中,水质点沿垂直方向的周期流动37. 日本海浮冰最盛期出现在:A. 1月上旬~2月上旬B. 2月末~3月C. 3月末D. 3月末~4月38. 从理论上说,出现大潮的时间是:A. 近日点B. 上弦日C. 下弦日D. 朔望日39. 从静力学理论分析,正规半日潮往往出现在月赤纬:A. 接近于零时B. 最大时C. 与测者纬度相同时D. 以上都不对40. 停潮是:A. 潮汐停止升降的时候B. 高潮发生后潮汐停止升降的现象C. 平流的时候D. 低潮发生后潮汐停止升降的现象41. 确定下列哪种类型的潮汐为不正规半日混合潮:A. 在一个太阴日里有两次海水涨落,涨落潮时间几乎相等,潮差几乎相等B. 在一个太阴日里有两次海水涨落,但高潮潮高不等,低潮潮高也不等C. 在半个月里至少有一半天数出现一天有一次海水涨落的现象D. 在半个月中一天出现一次海水涨落的现象的天数少于7天42. 中国国家海洋局海洋情报研究所出版的《潮汐表》哪几册是关于国外海区的?A. 一、二、三册B. 一、二册C. 四、五、六册D. 五、六册43. 我国某主港某日高潮潮时为1138,其附港高潮时差为-0150,改正值为15。
该附港日的高潮潮时为:A. 1328B. 1342C. 0948D. 100344. 中版《潮汐表》中的“潮流预报表”对于回转流给出:I 两流速极大值及其时刻;II 两流速极小值及其时刻;III 流向; IV 转流时间; V 预报位置。
A. I ~ VB. I ~IVC. I ~ IIID. I ~ III,V45. 半日潮港,涨潮流箭矢上标注4kn,则该处小潮日涨潮流第一小时内的平均流速为:A. 2/3knB. 4/3knC. 8/3knD. 2kn46. 在通常情况下,船舶海洋水文气象观测的北京时间为:A.00,06,12,18 B.08,14,20,02C.03,09,15,21 D.04,10,16,2247. 云高的观测对象包括:A. 低云B. 中云、高云C. AB都对D. AB都错48. 观测时有霾,云状、云量无法辨明时:A. 低云状栏记∞ ,总、低云量栏记-B. 低云状栏记∞ ,总、低云量栏记10C. 低云状栏记-,总、低云量栏记-D. 云状、云量栏均不作记录49.“海面有效能见度”是指:A. 视力正常的人在四周1/4以上的视野范围内都能见到的最大水平距离B. 能见度填图符号以千米为单位C. AB都对D. AB都错50. 记录海面有效能见度时:A. 记录取一位小数B. 能见度不足0.1km时,记0.0,夜间无法进行观测时,相应栏记“-”C. AB都对D. AB都错51. 风的观测:A. 风向以度(°)为单位,记整数B. 风向正北记为360°C. AB都对D. AB都错52. 当船上所有的测风仪器均失灵时,______。
A. 必须根据海面状况进行目力测风B. 风的观测项目可以缺测C. 风力大时要进行目力测风,风力小时可缺测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53. 某轮航向正南,航速28kn,测得视风从右舷45度吹来,视风速10m/s,则真风为:A. 135°,14 m/sB. 135°,10 m/sC. 315°,10 m/sD. 315°,14 m/s54. 观测干、湿球温度表时,当湿球纱布冻结,则:A.湿球读数取干球读数 B.停止湿球温度的观测C.读数为干球读数的一半 D.读数为干球读数的四分之一55. 船舶观测气压时:A. 国产空盒气压表要求必须水平放置B. 国外船上的空盒气压表通常悬挂在墙壁上使用C. AB都对D. AB都错56. 利用空盒气压表,从读数到得到本站气压需要三项订正:A. 温度订正、刻度订正、补充订正B. 湿度订正、温度订正、补充订正C. 高度订正、温度订正、补充订正D. 纬度订正、温度订正、补充订正57. 观测波高时首先根据浪的特征,区分出风浪和涌浪,各挑选较远处______个显著大波分别估计它们的波高,取平均值作为风浪和涌浪的波高值。
A. 1~2B. 3~5C. 10~20D. 20~3058. 表层海水温度是指海面到水下______的海水的温度。
A. 0.1mB. 0.5mC. 1.0mD. 2.0m59. 在世界气象组织规定的海洋船舶地面天气报告电码中:A. 第十三组0SnTwTwTw:水温指示码、表层水温,以0.1℃为单位编报B. 第十四组2PwPwHwHw:涌浪指示码、涌浪周期、涌浪波高C. AB都对D. AB都错60. 气团的形成或变性是空气与下垫面之间通过______等一系列的物理过程,其中是主要进行热量交换和水汽交换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