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测试题11 对天气及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的大气成分包括________。
A.二氧化碳、臭氧和惰性气体 B.氮气、二氧化碳和惰性气体C.二氧化碳、臭氧和水汽 D.氧气、臭氧和惰性气体2 气候是指某一特定区域________。
A.在较短时间内各种气象要素的综合表现 B.气象要素的多年平均特征(其中包括极值)C.气象要素的一年平均特征(其中包括极值) D.天气形势3 通过不同温标关系换算14℉、10℃分别为________。
A.10℃、283K B.-10℃、283K C.-10℃、-263K D.10℃、263K4形成海雾的主要冷却过程是________。
A.绝热上升 B.辐射冷却 C.平流冷却 D.接触冷却5 气温年较差与纬度有关,最小年较差出现在________。
A.赤道地区 B.中纬地区 C.高纬地区 D.极地地区6 气压的日较差与纬度的关系是________。
A.低纬大于中纬 B.高纬最大 C.中纬大于低纬 D.中纬最小7 气压日较差随纬度的增加而________。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与纬度无关8 高压脊的空间等压面形状类似于________。
A.盆地 B.高山 C.山沟 D.山脊9 图1-3-2中给出了地面气压场分布,高压出现在________。
A.A、N、H区 B.B、C、H区 C.A、C、H区 D.B、C、P区10 饱和水汽压表示空气容纳水汽的能力,其能力的大小取决于________。
A.气压高低 B.温度高低 C.风速大小 D.云量多少11 当空气到达饱和时,气温(T)与露点(T d)的近似关系是________。
A.T d<T B.T-T d=1 C.T d>T D.T d=T12 在地面天气图中,等压线稀疏的地方,说明________。
A.地转偏向力小 B.惯性离心力小 C.摩擦力小 D.水平气压梯度力小13 在地转风相同的情况下,比较不同纬度的水平气压梯度大小,会得出________。
A.高纬大于低纬 B.高纬小于低纬 C.高纬等于低纬 D.与纬度无关14 图1-5-2为自由大气层中梯度风关系示意图,试指出北半球低压各力的平衡关系为________。
A.B图 B.C图 C.D图 D.A图15 下列正确的说法是________。
A.通常高压越强,其中心和外围风力越大 B.通常高压越强,其中心区域风力越大C.通常高压越强,其外围风力越大 D.通常高压越强,其外围风力越小16 在空气密度和纬度相同时,高气压区中等压线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
A.曲率半径越大的地方越稀疏 B.曲率半径越小的地方越密集C.曲率半径越小的地方越稀疏 D.等压线疏密与曲率半径无关17 在近地层中,风向与等压线不平行,而偏向低压的一方,其偏角最大的地区在________。
A.山地 B.平原 C.平静的海面 D.汹涌的海面18 在低压区,气流为________。
A.低层水平辐散高层水平辐合,并伴有下沉运动 B.低层水平辐合高层水平辐散,并伴有上升运动C.低层水平辐散高层水平辐合,并伴有上升运动 D.低层水平辐合高层水平辐散,并伴有下沉运动19 在南太平洋上,某东行船舶处在西南低东北高的水平气压场中,将观测到的风向为________。
A.NW B.SE C.NNW D.SSE20 在整个北半球范围内,从南到北构成了大气的“三圈环流”即:Ⅰ.赤道环流;Ⅱ.中间环流;Ⅲ.极地环流,其中________。
A.Ⅰ和Ⅱ是正环流,Ⅲ是反环流 B.Ⅱ和Ⅲ是正环流,Ⅰ是反环流C.Ⅰ和Ⅲ是正环流,Ⅱ是反环流 D.Ⅰ、Ⅱ、Ⅲ都是正环流21 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下沉气流,向南、北分流形成________。
A.东风带,东南信风带 B.盛行西风带,东南信风带 C.东风带,东北信风带 D.东北信风带,盛行西风带22 副热带无风带的天气特征是________。
A.气流下沉增温、闷热少雨 B.对流旺盛、云量多、有雷雨C.气流上升增温、闷热少雨 D.多阴雨天气,能见度差23 冬季,日本附近海面的盛行风向为________。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24 由海陆热力差异引起的季风称为海陆季风,它主要出现在________。
A.赤道地区 B.低纬地区 C.高纬地区 D.极地地区25 下列不是产生季风环流的基本因素是________。
A.行星风带的季节性位移 B.海陆分布 C.大地形作用 D.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26 台湾海峡冬季季风风向为________。
A.东南 B.西北 C.东北 D.西南27 巴西东海岸冬季盛行________。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南风 D.东北风28 在受海陆风和山谷风的共同影响的港口,向岸风发生的时间和构成是________。
A.夜间,海风+谷风 B.白天,陆风+山风 C.白天,海风+谷风 D.夜间,陆风+山风29 海陆风现象最明显的地区处在________。
A.中纬度 B.低纬度 C.高纬度 D.极地30 我国沿海的________受海陆风和山谷风的影响较明显。
A.上海港 B.黄埔港 C.连云港 D.大连港31 由于狭管效应台湾海峡夏季盛行________。
A.SW风 B.SE风 C.S风 D.E风32 完全属于低云的是________。
A.Ci、Cu、St B.As、St、Cs C.St、Cu、Ns D.Ac、Cc、Cb33 能产生连续性降水的云是________。
A.雨层云 B.层云 C.淡积云 D.积雨云34 最有利于形成雾的大气层结是________。
A.中性 B.稳定 C.绝对不稳定 D.条件不稳定35 春季,江淮气旋出海前,黄海处于气旋东部,容易生成________。
A.锋面雾 B.辐射雾 C.蒸发雾 D.平流雾36 调查表明,8月份黄海北部产生海雾时的表层海温界限大致为________。
A.8℃ B.16℃ C.20℃ D.24℃37 冬季辐射雾较易产生(或最浓)的时间和地点是________。
A.傍晚,远海 B.日出前,远海 C.傍晚,港口或沿岸 D.日出前,港口或沿岸38 辐射雾易产生在________。
A.冷高压中心控制的海面 B.冷高压中心控制的陆面 C.副热带高压中心控制的海面 D.副热带高压中心控制的陆面39 冬季中高纬大陆东部海面易发生蒸汽雾的条件是________。
A.水面温度稍低于气温 B.水面温度远低于气温 C.水面温度略高于气温 D.水面温度远高于气温40 在船舶海洋水文气象观测过程中,要求气象项目的观测时间应在________。
A.正点前30分钟开始 B.接近正点开始 C.正点前15分钟开始 D.正点前20分钟开始41 船舶如遇海上天气、海况恶劣,风、气压、海浪等项目要求加密观测,时间间隔为________。
A.0.5h B.2h C.3h D.1h42 观测干、湿球温度表时,视线应与温度表水银柱顶端保持________。
A.水平 B.垂直 C.仰视30° D.俯视30°43 测得真风向为67°,用16方位法表示的风向是________。
A.NEE B.ENE C.NNE D.NEN44 观测时有浓雾,天空状况不明,此时云状观测应记录________。
A.云状不作记录 B.云量不作记录 C.云状记“≡”、总云量记“10”、低云量记“0”D.总云量记“10”、低云量记“10”、云状记“≡”45 下列正确的说法是________。
A.现在天气是指在观测前6h内出现的天气现象 B.现在天气是指在观测前24h内出现的天气现象C.过去天气是指在定时观测之前6h内出现的天气现象 D.过去天气是指在定时观测之前3h内出现的天气现象46 某船海上航行时观测涌浪,当船舶第1次下沉到波谷时按下秒表,至第11次下沉至波谷时秒表读数为60s,则涌浪的视周期为________。
A.1.7s B.2.0s C.2.2s D.6.0s47 由风对海面的切应力、地转偏向力、粘滞摩擦力达到平衡时形成的稳定海流是:A.补偿流 B.地转流 C.风海流 D.潮流48 在无限深海中,表层风海流的流向________。
A.与风向反向 B.在北半球偏于风的去向右边45°C.与风向同向 D.在北半球偏于风的来向右边45°49 在北半球背密度流而立,密度小的(高温)水域在________,密度大的(低温)水域在________。
A.右;左 B.左;右 C.前;后 D.后;前50 在北半球信风带风所产生的海流是________。
A.向东流动 B.向西流动 C.向西南流动 D.向东北流动51 形成世界大洋表层海流系统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A.海水密度分布不均匀 B.气温沿纬度分布不均匀 C.波流效应 D.盛行风带52 具有冷流特性的海流有________。
Ⅰ.本格拉海流;Ⅱ.拉布拉多海流;Ⅲ.挪威海流;Ⅳ.加利福尼亚海流;Ⅴ.加那利海流;Ⅵ.亲潮。
A.Ⅰ,Ⅱ,Ⅳ~Ⅵ B.Ⅰ,Ⅱ,Ⅳ,Ⅵ C.Ⅱ~Ⅵ D.Ⅱ,Ⅳ~Ⅵ53“海浪”通常是指________。
A.风浪、涌浪、近岸浪 B.风浪、涌浪、海啸 C.涌浪、海啸、潮波 D.海啸、潮波、内波54 在同一海域,涌浪的传播方向与海面上的实际风向之间的角度为________。
A.0° B.28° C.45° D.任意角度55 风速越大,风浪充分成长所需要的最小风区越________和最小风时越________。
A.小,短 B.小,长 C.大,短 D.大,长56 涌浪在传播过程中,________。
A.波高衰减,周期和波长逐渐加大 B.波高增大,周期和波长逐渐加大C.波高不变,波长和周期逐渐加大 D.周期不变,波长和波高逐渐加大57 关于海气温差对海浪影响的研究表明,有利于波高增大的情况是________。
A.气温高于海温 B.波高与海气温差无关 C.气温等于海温 D.海温高于气温58 冬季北太平洋日本东部黑潮流域,有时出现比预料高2~3倍的异常大浪,有魔鬼海域之称。
其原因是________。
A.水温高于气温达10℃以上和流波效应 B.气温高于水温达10℃以上和流波效应C.海底地形影响和流波效应 D.海底地形影响和气旋爆发性发展59 在世界大洋中冬季主要狂风恶浪海域有________。
Ⅰ.北印度洋;Ⅱ.北太平洋中高纬;Ⅲ.北大西洋中高纬;Ⅳ.好望角附近;Ⅴ.百慕大附近洋面;Ⅵ.地中海。
A.Ⅰ~Ⅴ B.Ⅱ~Ⅳ C.Ⅱ~Ⅵ D.Ⅱ,Ⅳ~Ⅵ60 中国近海表层水温分布特点之一是________。
A.冬季南北海区温差很大 B.冬季同纬度,沿海表层水温高于外海C.夏季南北海区温差很大 D.夏季同纬度,沿海表层水温低于外海61 气团形成的必要条件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