钳工培训计划
为了让学员有更好的理解和知识的运用能力特制订以下学习方案:
一、够正确的看懂图纸,并能明白什么是三视图所确
定的元器件,要有一定的立体感来了解图纸内容。
能了
解图纸符号。
二、掌握钳工的基本理论知识:
1、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常识:
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表现的抵抗能力。
强度:是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
弹性:是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外力去除后,变形消失材料恢复原装的性能。
塑性:是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而不破坏,当外力去除后,仍能使其变形保留下来的性能。
硬度:是金属材料抵抗其它更硬物体压入表面的能力。
热膨胀性:是指金属材料受热时,它的体积会增大,冷却时则收缩的一种性能。
退火:将钢件加热到临界温度(一般是710~750度,个别合金钢到800度或900度)以上30~50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缓慢冷却的过程。
正火:将钢件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保温一段时间,然后
在空气中冷却,冷却速度比退火快,这一工艺过程。
淬火:将钢件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在水、盐水或油中急速冷却的过程。
临界温度:钢在加热或冷却至某一温度时,发生相转变,这一转变开始或终了的温度。
2、量具与公差:
1)测量方法:直接测量,间接测量,绝对测量,相对测量,静态测量,动态测量,等精度测量,不等精度测量等。
2)量具使用时的重点:知道理论正确尺寸,注意刻度间距,注意基本尺寸,分度值的注意(直接影响元器件的精度),注意示值范围,测量范围,注意示值误差和滞后误差。
3)公差的基本知识:尺寸公差,尺寸公差带,配合公差,标准公差,基本偏差,形状公差,位置公差等。
4)知道几个要素:
基准要素:用来确定被测要素方向或(和)位置的要素。
被测要素:图样上给出了形状或(和)位置公差要求的要素。
单一要素:仅对被测要素本身给出形状公差要求的要素。
关联要素:与零件上其它要素有功能关系的要素。
3、属切削的基本原理:
注意刀具:主后刀面,副后刀面;主切削刃,副切削刃。
切削过程中注意:切削平面,基面,主剖面,前角,主后角,主偏角,副偏角,刃倾角;切削的用量、速度、深度。
明白什么是进给量,切削刀,切削热,切削液。
4、工基本操作知识:划线,基准,设计基准,钻孔,扩
孔,研磨,矫正、校直等知识。
5、床电气及数控常识:在使用前必须完全明白使用说明
书的内容和注意事项,及设备的保护事项了解机床的
基本功用,机床的各个数据范围。
知道机床正确的基
本操作。
了解数控的含义,理解电气的基本知识。
6、机械装配及修理工艺:
装配的基本要点:装配基准,装备系统图,装配尺寸,工序,工步。
装配分:部装,总装,试装,压装,热装,冷装等。
装配的方法:互换装配法,分组装配法,调整装配法,修配装配法等。
修理工艺:动静平衡试验,配重,去重,机床的工作精度,小修理,中修理,大修理,喷涂,成组技术。
7、全面质量管理知识:
质量管理:质量成本,制作过程的监督检查,工序的能力,系统性误差,随机性误差。
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包括人、设备、材料、方法、检测和环境。
解决质量问题和改进工作时按四个阶段、八个步骤进行:1)计划阶段a、分析现状找出存在问题b、寻找问题存在的原因c、寻找主要原因d、研究措施顶对策2)实施阶段e、采取措施
3)检查阶段f、检查效果
4)处理阶段g、巩固措施h、总结整改
三、理解和运用理论知识:
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分析故障:从从事的工作任务中做出设计。
任务分析可以使我们了解这项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完成任务的分析工作后,可确定哪些是理论练习,哪些是实践练习。
2、随后应该吧理论和实践很好的从时间、设计到内容结合起来,在了解了理论知识后应近期内就要有实践操作以巩固理论知识。
3、认识技能如:故障诊断,只能从大量的日常故障诊断中积累经验,实际操作中得到从“干”中学习。
维修之前,不要把实践转成理论,要大量的实际操作,提高自己的工作适应性,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技能习惯。
要明白“理论下的实践”“理论支持下的实践”模式,而不是“实践下的理论”只有在理论下的实践才是成长的道路。
4、障诊断训练不可和安装知识的训练割裂开来,否则,知
识容易遗忘,不能应用到诊断实践中。
四、实践操作中的的分析:
1、实践故障诊断分析分下面几项:a、问题的描述,明白
什么是正常现象与非正常现象以缩小故障分析的范围。
2、阐述原因:根据现场使用适当的方法和检测工具得出
数据结论。
得到故障的初步原因。
3、验证故障原因:根据检测工具和诊断故障的过程分析
故障的原因是否可靠真实。
4、评价:排除找出的故障,查看设备是否运行正常。
如
果正常,说明诊断正确,过程结束。
如果设备运行不
正常,证明诊断错误或多故障,进行进一步的诊断,
排除故障直到设备正常运行。
维修工人经过培训后,一方面可以维修复杂的机电一体化生产设备。
另一方面维修工人掌握了新的技能,增强了信心。
维修工人技术水平得到了提高,改善设备的运行状态和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