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陪审员司法礼仪
• 应当使用文明用语。应当尊重他人,既要保持尊严又不失礼貌。平等 对待参与庭审活动的人员,避免出现易引起当事人误会、影响案件处 理公信度的言行。
技巧:多熟悉法律专业术语,注意使用谦词、敬词。
(三)交往礼仪
• 不得私自接见当事人和与案件有关的其他诉讼参与 人,不得接受当事人、当事人的利害关系人、代理 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请客送礼或参加由其支付 费用的各项活动。
4、调适法官困境,获取公众信任 让民众知道严肃认真作出了自己的判断
案例: 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人民法院审判长一心两用被停职(《人民日报》载)
多地开展司法礼仪学习活动
2016年石家庄中院新任人民陪审员进行任职宣誓
四、人民陪审员司法礼仪规范与技巧
(一)仪容仪表 (二)庭审规范 (三)交往礼仪
四、人民陪审员司法礼仪规范与技巧
(3)开庭后,手机等应调至静音状态,不得使用任何通讯工具,不得分心去翻 阅与庭审无关的书籍、报刊等文件材料,或做其他与工作无关事宜。
(4)在庭审中,不得有打瞌睡、身体不端、玩游戏、穿拖鞋、掏耳朵、剪指甲、 吸烟、吃零食等不雅行为。不可随地吐痰、抓耳挠腮、玩弄指关节或有其它 无意识的不雅表现;对当事人不应吹胡子、瞪眼睛,动辄拍桌子、发脾气。
• 安全色原则:“黑”、“白”、“灰”永远和谐的颜色
技巧——讲究和谐,注重细节
1、服装与体型的关系 2、服装与肤色的关系 3、细节的魅力
领口、袖口、裤脚、拉链、纽扣等
2.仪容——端庄:不浓妆艳抹,不佩戴款式夸张的耳环、 项链等,不染彩色指甲,不将头发染成怪异颜色。
技巧——发型与妆容
3、举止——从容有度。 坐姿应当端正,宣判时应保持肃立; 庭审中目光应当平视,语气庄重平和,态度严 肃询问当事人时目光应当直视; 询问当事人要讲究顺序,制止当事人或代理人 发言应公允及时。
一、礼仪的含义
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 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 素而形成,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二、司法礼仪的产生及发展
獬豸又称獬廌、解豸(xiè zhì),是中国古代神话 传说中的神兽,体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类似 麒麟,全身长着浓密黝黑的毛,双目明亮有神, 额上通常长一角。
• 不得以人民陪审员的名义、形象进行广告宣传等等。
(三)交往礼仪
• 握手的礼仪 • 居中介绍的礼仪 • 公务接待的礼仪 • 用餐的礼仪
文明体现素质 礼仪塑造形象
谢谢大家 THANKS!
二、司法礼仪的产生及发展
司法礼仪是指司法活动的主体在 司法活动中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 准则、仪式等的总和。
三、为何要讲司法礼仪
1、体现司法权威,增强公信度 对司法程序正义的补充
2、树立良好形象,展示自身素质 提高司法工作的尊荣感
3、理顺司法关系,表达彼此尊重 协调法、检、律、原被告多边关系
• 遵守和维护保密制度和保密纪律,不得利用职权和 工作上的便利,泄露审判秘密、当事人商业秘密和 其他秘密。
• 遵守法院的新闻宣传纪律,未经批准不得接受新闻 媒体对具体案件的采访。
• 不得利用参与审判之便为律师介绍案件,从中收取 各种名义的好处费、介绍费以及为配偶、子女以及 其他亲友经商办企业提供便利、优惠条件。
标准站姿
1、抬头,头顶平,动作要平和自然。 2、双肩放松。 3、躯干挺直,做到挺胸、收腹、立腰。 4、双臂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或放在身体
的前后。 5、双腿立直,保持身体正直。 6、注意脚的摆放
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方法:“九点”靠墙法
坐姿
1、轻稳入座。 2、面带微笑,双目平视,嘴唇微闭,
微收下颌。 3、双肩平正放松,双臂自然弯曲放在
(一)仪容仪表 • 仪表端庄 • 举止规范 • 语言文明
(一)仪容仪表 • 成功的80%在于显示自己的形象。
1.着装——庄重:体现职业特点,不宜穿戴奇装异服, 忌过于休闲,过于暴露。
技巧——日常着装: • TPO原则: Time(时间) Place(地点) Occasion
(场合)
• 三色原则:服饰总体颜色不超过三种
獬豸拥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它怒目圆 睁,能辨是非曲直,能识善恶忠奸,发现奸邪的 官员,就用角把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子。它能辨 曲直,又有神羊之称,它是勇猛、公正的象征, 是司法"正大光明" "清平公正""光明天下"的象征。
二、司法礼仪的产生及发展
"灋fǎ ,这字从廌(zhài)去,以代表判 断曲直的法律;又从水,是比喻其平如水, 省廌写作法"。《说文解字》释为"灋fǎ, 解廌兽也,似牛,一角,古者决讼,令 触不直者"。
膝上。 4、立腰、挺胸、上体自然挺直。 5、双膝自然并拢,双腿正放或侧放。 6、坐满椅子的三分之二,脊背轻靠椅
背。 7、起立时,左脚向后收半步,而后立
站起。
目光交流时的礼节
视线向下表现 权威感和优越 感
视线向上表现 服从与任人摆 布
视线水平表 现客观和理 智
(二)庭审规范
(1)做到开庭时不缺席、不迟到、不早退、准时出庭,因特殊情况不能出庭的, 应及时告知法官或书记员。
2、庭审中的具体规范
(5)语言
• 应当使用普通语。人民陪审员与当事人交谈要注重礼节,做到语言热 情、用词准确、声音清晰、态度诚恳。
• 应当使用法律用语,避免使用口头俗语,俚语。称呼当事人称“原告” “被告”等,不得直呼其名。
• 应当慎言,适时保持缄默,询问时语气平和不得咄咄逼人,不得随意 打断,制止当事人发言。
实践问题:开庭当天临时电话告知或者忘记了开庭时间 后果:合议庭组成人员通知须在开庭前三天告知当事人,若其不同意临时变更,
导致无法按时开庭,公告开庭案件则须重新公告,影响重大。(替补难寻, 有补难开)
(2)全体起立后,按照审判庭排序,由审判长首先入席。不得随意进出走动, 影响诉讼参与人的注意力。如急需暂离法庭,须请示审判长休庭。
人民陪审员司法礼仪
国家法官学院湖南分院 过姿亦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
第三条 人民陪审员依法享有参加审判活动、 独立发表意见、获得履职保障等权利。
人民陪审员应当忠实履行审判职责,保守审 判秘密,注重司法礼仪,维护司法形象。
人民陪审员司法礼仪
一、礼仪的含义 二、司法礼仪产生及发展 三、为何要讲司法礼仪 四、人民陪审员司法礼仪规范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