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善应急预案管理体系与完善问题整改措施通报汇编

完善应急预案管理体系与完善问题整改措施通报汇编

完善应急预案管理体系与完善问题整改措施通报汇编
完善应急预案管理体系
湖北省将应急预案编制、评估、修订、备案、培训、演练、监督管理作为各级政府、部门评先和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条件之一,并作为行政许可条件审核的重要内容,同时对应急资源进行动态化管理,提高了事故灾难应急处置的能力。

湖北省各级政府的预案和各监管部门专项预案备案率为100%;高危行业预案备案率为100%;规模以上企业预案备案率为100%,并全部纳入动态管理。

这三个100%意味着目前全省各级政府安全生产的专项预案、安全监管及负有安全监管职能单位的部门预案、涉及安全生产有关组织和生产经营单位的基层预案(含现场处置方案)的编制、评估、修订、发布、备案、培训、演练等工作得到了规范,全省基本形成了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体系。

落实工作责任
湖北省将预案编制、评估、修订、备案、培训、演练、监督管理纳入年度责任目标考核,形成了安全生产工作主管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专业人员全力抓的局面。

湖北省成立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应急预案编制、评审、备案及应急预案与应急资源数据库建设领导小组及工作专门班子。

将应急预案编制、评估、修订、备案、培训、演练和监督管理工作作为履行政府监管职能、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大事来抓。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湖
北省制定了《湖北省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报备管理实施方案》,明确了预案报备管理范围、工作流程、机制和完成时间。

为落实工作责任,湖北省把预案管理作为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业务工作,纳入安全监管范畴。

湖北省做到了应急预案制定有依据、评估备案有人做、修订发布有人管、监督管理有成效,明确了应急预案管理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责任。

应急预案管理已经成为安全检查和行政执法的重要内容,每年都要开展1~2次专项执法活动。

同时,坚持四不放过,即:各级政府、部门和各类企业没有预案或预案没通过评估不放过,应急预案没修订、发布、备案不放过,应急预案没检验或演练不放过,应急预案管理人员责任不落实不放过,采取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管理方式,督促一线生产经营单位不断充实、完善企业预案和现场处置操作卡,提高企业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处置能力。

湖北省把应急预案管理工作作为辖区安全检查的重要内容,做好协调指导工作。

做到逢检必查、逢缺必补、逢错必纠。

同时,作为行政许可条件审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评先和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条件之一,每年在省政府与各市州、省有关部门签订的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中,专门将应急预案的制定、评估、报备、培训、演练、监督管理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年度责任目标考核,实行两个必查、一个加大,即:在年度目标考核中必查应急预案,必查演练记录;加大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在目标考核中的分值,从以前占总分的5%,提高到10%。

通过考核,进一步推动了应急预案管理工作。

狠抓编制评估备案
按照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湖北省抓住应急预案编制、评审、发布、报备等一系列工作,提高了事故灾难应急处置能力基础。

湖北省狠抓预案编制,组织编写了《湖北省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等7件事故灾难类专项应急预案和25件部门预案。

近年来,湖北省对全省安全生产各类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预案进行了修订,并补充增加了《湖北省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应急预案》《湖北省尾矿库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等部门预案,政府部门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建立。

湖北省还组织、指导、督促高危行业和其他规模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分层次制定应急预案和完善管理工作。

规模以上生产经营单位特别是存在多个重大危险源的单位,根据可能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类型及其应急救援工作的特点,制定了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现场应急预案和处置方案,并要求对生产经营活动中容易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活动和作业岗位,制定出专门的预案或岗位应急措施。

目前,全省规模以上企业1万2067家生产经营单位已全部完成应急预案编制工作。

针对部分企业应急预案存在的内容粗略、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规范性和科学性不够、预案之间相互衔接不紧等问题,湖北省抓提高应急预案的质量工作。

组织选择了几家编制应急预案工作抓得较好的部门和企业进行经验介绍和现场观摩,通过抓典型、以点带面、提供范本等形式,及时解决各类企业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湖北省还组织了4个指导小组,深入到企业宣贯培训,通过技术交流、评审研讨等多种形式,提高企业应急预案管理人员的编制和管理水平。

湖北省组织各级部门、单位及规模以上企业从合法性、完整性、针对性、实用性、科学性、操作性和衔接性等7个方面对各类应急预案规范评审程序。

湖北省通过对企业现有危险源进行全面评估、分析,以及对企业形成的主要危害提出切合实际的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提高了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使应急预案在企业能看得见、用得上、效果好。

湖北省还对各级政府、部门、中央驻鄂企业、省属企业及重点单位上报的应急预案,组织专人对应急预案的层次结构、内容格式、语言文字、附件项目以及编制程序等内容的规范性和编制程序进行了形式评审,指出存在问题和改进意见,使应急预案更贴近实际。

湖北省将高危行业的预案审核作为行政许可的必备条件,纳入行政许可。

一是将审核报备应急预案作为申报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前置条件。

采取形式审查与现地核查相结合的办法,确认应急预案落实后,再组织许可审查。

二是将专项检查、隐患排查结果纳入许可审查指标体系。

结合专项检查、隐患排查等活动,对高危企业应急预案管理情况进行检查,记录在企业安全管理台账中,将结果与企业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工作指标挂钩,促使高危企业应急管理工作制度化、经常化。

湖北省下发了应急预案报备管理系统软件信息采集表格,包括单位基本情况调查表、重大危险源(重大隐患)登记表、应急预案管理登记表和应急救援资源登记表,明确信息采集的责任人,做好软件数据录入的准备工作,完善备案管理制度。

湖北省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及其他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本着立足现实、充实加强、细化职责、重在完善的指导思想,把重点放在充实、加强和提高上,实现应急管
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同时,依法加强对应急预案备案工作的监督管理,提升全省应急预案管理水平。

完善问题整改措施通报
为巩固去年民主评议政风工作成果,进一步做好今年民主评议政风工作,我们对全年征求到的4条意见和建议整改落实情况进行了一次“回头看”,并对去年的整改措施进行了强化、完善和补充。

现将有关整改措施通报如下,请予以监督。

一、关于“机关作风松松垮垮,工作人员懒懒散散”的问题
(一)设立了举报电话、电子信箱等,广泛接受群众监督;
(二)严格执行县政府办公室“十不准”,即:一不准上班迟到早退,二不准上班期间炒股、玩游戏,三不准串岗聊天,四不准不注意办公室政界、卫生,五不准对上门办事人员态度生硬,六不准办事拖拖拉拉,七不准上班时外出办事不打招呼,八不准下班时不管电脑、空调、门窗,九不准无故不参加集体活动,十不准损害政府机关形象。

二、关于“应多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切实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建议
制定了以下整改措施:一是科学确定调研题目,除选择政府工作报告中关系经济发展的题目外,把关系国计民生的问题,把当前百姓最关心的焦点问题,把与部门沟通交流中发现的重点问题纳入调研范围;二是改进调研工作方式方法,深入人民群众、田间地头,尽可能多的了解百姓群众的真实想法,形成有质量的调研成果,以解决实际问题。

三、关于“文件交流传阅不够及时”的问题
这项工作存在一定难度,因各线领导工作较忙,造成传阅不够及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整改措施:一是关于文件交流不及时的整改措施。

文件打印盖章后分发给蹲村干部,各线干部负责送到;二是关于文件传阅不及时的整改措施。

当天文件当天处理,多利用早、中、晚的空余时间找各线领导阅示,使工作及时落到实处。

四、关于“应加强与部门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多听取部门的需要,征求部门的意见”的建议
制订了以下整改措施:要求办公室工作人员平时注意与部门联系沟通,特殊事件、特殊时间还应做到上门听取意见和建议,各部门反映的意见和建议,经研究后,交办公室改进和落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