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工程造价专业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的调研报告经贸系二〇一五年八月教育资料word. .目录1 .................................. 3年) 1. 工程造价专业建设现状总结与分析(近1 1.1工程造价招生情况分析.................................................1 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总结与分析 ................................. 1.22专业或专业(群)的课程体系建设情况总结与分析 ......................... 1.32 ................................... 1.3.1 课程体系的架构思路与实践总结3 ..................................... 1.3.2 课程资源建设情况总结与分析3 ............................... 1.4 师资队伍、实训基地等建设情况总结与分析3 ............................................ 2.工程造价专业发展趋势调研与分析.3 ...........................................2.1产业及行业发展整体趋势分析4 ............................. 2.2地方经济及产业发展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分析52.3专业建设发展思路与对策...............................................5 ................................................... 2.3.1 专业建设目标5 ................................................... 2.3.2专业建设规模5 .................................. 2.3.3 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改革思路.5 ................................... 2.3.4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施方法6专业建设其他具体方面的建设规划与设想 ........................... 2.3.57 .......................................... 3.专业建设需要学院解决的难题及措施. 4.参考文献教育资料word. .专业建设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调研报告工程造价年)工程造价专业建设现状总结与分析(近31.招生情况分析1.1年招生人数情况统计表1 工程造价专业2010-2015表合计年2015年专业项目名称20132014 年名称16887 199 报到人数计划数报到率1.2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总结与分析能力掌握:特点学习工程职高成果:形成一种能力:造价院校础如何学习为基学会人才养培行业协会参与业企主体领业点引:行特实践点特能力提升:识成果:形成一种共:成果:形成一种理念:业为导以就向为实践根以能力提升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图图1以培养行业需要的工程造价专业确定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以建筑行业为依托,人才为宗旨,以学生素质、能力提升为导向,走行业协会、企业、院校共同培养的校企合作工程造价之路,形成行业引领、企业支撑、学院培养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见图1 专业“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学生人数剧增,工程造价专业不断发展壮大,)随着社会对工程造价人才需求增多,(1已不能够满足学生现在还没有建立长期合作的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室以及必要的实训设备,各类技能训练及考核鉴定的要求,为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急需实习实训条件的完善。
人,职)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工程造价专业作为新专业,目前已有专业教师22(称偏低,缺乏既有宽广的理论基础知识又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
此外,由教育资料word. .于专业教师缺乏大部分的课务只能请外聘老师,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外聘教师对教学秩序教育资料word. .的遵守也较为随意,经常会出现临时调课的情况,保证不了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效果。
(3)适应职业岗位要求的教材建设还有待加强。
目前还没有进行教材的编写和课程资源的整合(4)社会培训、技术与咨询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由于我院没有申请到江苏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八大员报名资格,加上缺乏工程造价专业核心专业课程教师,所以暂时没有进行八大员和造价员考试培训工作。
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情况总结与分析 1.3. .根据工程造价专业岗位工作内容将造价员职业技能划分为4个模块:识图能力模块、工程技术模块、管理能力模块、计量计价模块,其核心能力是计量计价能力,识图能力和工程技术是形成专业核心能力的基础,管理能力是工程造价专业学生要具备的基本能力。
1.3.2 课程资源建设情况总结与分析由于专业开办两年,还没有进行课程资源的整合和建设。
1.4师资队伍、实训基地等建设情况总结与分析(1)“双师”素质专任教师队伍建设“双师”素质教师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培养“双师”素质教师2名,目前已经有1名国家注册一级建造师,1名二级建造师,专业教师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企业顶岗,参与工程项目实践,参加行业内的职业资格培训与考试,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2)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聘请10名兼职教师,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80%。
兼职教师来自行业企业一线技术人员比例为20%,承担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实习实训指导等任务。
2.工程造价专业发展趋势调研与分析2.1产业及行业发展整体趋势分析统计资料表明,从中长期来看,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总的趋势分析,建筑业仍将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产业。
建筑业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对建筑类人才的需求急剧增长。
而作为经济较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建筑业发展更是迅猛。
同时通过企业实际调查也表明:建筑企业普遍需求工程造价专业高职人才。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量极大,就业范围广。
每个工程从开工到竣工,都要求造价员全程参与开工的预算、工程进度拨款及工程竣工结算,而从业主到建设工程单位及造价咨询企业都有自己的造价员。
目前,造价人员缺口极大,工程造价从业人员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建筑行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只有加强工程造价专业建设,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造价人才,才能为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图3 近年建筑业总产值图教育资料word. .2.2地方经济及产业发展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分析目前我国拥有的80-100万工程造价管理人员中,只有1/3左右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大部分由工民建、财经、管理类等专业改行而来,知识面单一,缺乏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的专业理论知识,习惯于定额加取费的计价模式,过分依赖政府的指令性文件,企业定额观念淡漠,不能有效地利用现代化手段进行信息管理,不能更好地推动与国际接轨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发展。
基于上述情况,企业更加需要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由于本科生在企业的流动性较大,不利于企业持续发展,更多的企业更倾向于招聘高职高专的学生。
一方面学历水平可以达到企业的基本要求,以及今后职业发展要求,例如考取造价员和造价师等大专学历即可;另一方面高职学生普遍动手能力强,吃苦耐劳也是企业看重的方面。
表2 工程造价行业调查表表3 造价行业主要招聘职位及人才申请职位排名对比从造价企业招聘职位需求分析,需求最多的是造价工程师,其次是造价员、项目经理、造价技术负责人等职位。
注册造价工程师作为中高端人才,一直以来都是企业青睐的对象,无论是工程管理还是企业资质升级,注册造价工程师都是企业不可缺少的职位。
从造价人才申请职位排名分析,造价工程师是人才需求最多的职位,其次是造价员及项目经理,而在造价行业,造价工程师是最重要的职位,承负着提高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维护教育资料word. .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职责。
2.3专业建设发展思路与对策2.3.1 专业建设目标以培养行业需求人才为宗旨,以培养工程造价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进一步优化“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校企一体化建设,实现校企共育人才;进行课程开发,构建系统化、模块化的专业课程体系;建成一支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强、专兼结合、双师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建成集教学、培训、技能鉴定、社会服务为一体的开放性实训基地,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2.3.2专业建设规模由于师资和实训条件的限制,建议招生规模控制在80人左右,可以实现小班化教学,提高教学的质量,应该在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和专业建设逐渐完善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扩大招生规模。
2.3.3 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改革思路推进校企一体化建设,完善行业引领、企业支撑、学院培养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全面推行“双证书”教育,实施造价员上岗证考试,引入造价员资格考试;实施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校企一体共育人才;形成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工程造价专业成立由行业协会、校企结合企业专家、职业教育专家和专兼职教师组成指导专业的建设。
共同确立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通过论证,2.3.4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施方法识图能工程技管理能计量计价力模块能力模块术模块力模块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架构图4 图今后教学应多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建立教学任务包,该任务包应该和识图、预算、清单计价、安装预算、软件算量等课程相结合,形成完整的体系,便于学生将相关课程串联起来形成体系。
同时紧紧依靠行业、企业,根据造价职业发展和岗位对工作能力教育资料word. .的要求等,与行业、企业等实践专家共同确定本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开发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构建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学习领域课程为载体、以专业和专业群为基础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过程设计思想,从教学内容、教学团队、教学环境、教学实施、教材建设、考试考核、评价等方面对课程进行整体化设计。
2.3.5专业建设其他具体方面的建设规划与设想1.实践教学条件应更新现有造价软件,跟上行业发展,引进新的造价软件,开拓学生视野,提升学生就业水平。
目前算量软件中的只有钢筋、土建及计价软件,需要购进安装算量软件、BIM算量软件,及相应课程配套的软件如建筑施工技术软件、钢筋平法识图与算量软件等,同时要进行实训室和实训基地的建设,争取与三家以上企业签订实训基地协议,校内建立建筑与装饰材料与构建实训室等。
2.师资力量目前校内专业教师只有2人,为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计划引进工程造价专业教师2~3人。
直接从行业一线聘任有专业理论基础和专业实践技能的技术骨干以及有着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的精英担任专业教师,有利于学校更好地传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有利于学校更好地了解业界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也有利于更好地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