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综合布线说明

综合布线说明

综合布线设计方案
设计目标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是一个模块化的,并且是灵活性极高的建筑物电信网络,它使话音和数据通信设备、交换设备和其他信息管理系统彼此相连,也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络相连。

结构化布线正是利用它的特点来满足网络使用者不断变化的需要。

网络系统在设计、规化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学校现有所有业务的需求和未来的需求,应该考虑到所建的信息通道对不同网络互连设备、主机、终端以及外设的要求,有足够扩展能力,对外可通过INTERNET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和传递,内部网用于内部信息处理,组成全方位信息互访系统。

也就是说,学校的结构化布线,既要适应当前信息处理的需要,又要充分考虑到信息系统未来的趋势。

综上所述北京市东方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室项目在设计结构化布线系统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实用性:据计算机教室的使用性质和实际需求,按照先进、合理和经济
的原则上设计和实施后的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具有国际标准的通讯接
口,能使用户很容易地连接网络计算机系统、会议电视系统、电话系统和
视频监控系统等设备,以实现数据通讯、语音通讯、图形图像通讯,且
具有良好的用户使用界面。

●灵活性:系统中的任一部分之连接都应是灵活的,可根据部门的具体要
求跳接成不同的拓扑结构,从物理接线到数据通讯、语音通讯、自动控
制设备之连接都不受或极少受物理位置和这些设备类型的限制。

做到即
插即用。

●模块化:所有用于连接设备的适配件都是积木式标准件,便于设备的连
接与调整。

●可扩充:由于所有基础设施(材料、部件、通讯设备)都采用国际标准,
因此,无论计算机设备、通讯设备、控制设备随技术如何发展,将来都
可以很方便地将这些设备联到系统中去。

●可靠性:布线系统中的各个环节都采用高质量的材料、组部件设备实现,
从而保证系统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布线系统设计
本方案选用了灵活的星型物理结构,它可以通过不同的适配器或网络设备构成不同的逻辑结构,以满足不同系统的应用需求。

方案设计说明
北京市东方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室的综合布线系统可划分为3个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
●水平干线子系统
●垂直干线子系统
下面分别对整个布线系统的各子系统进行逐一描述:
工作区子系统
工作区布线子系统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连线(或软线)组成,它包括装配软线、连接器和连接所需的扩展软线,并在终端设备和I/O之间搭桥。

根据学校的要求,设计如下:
1、工作区中信息插座数量
根据用户所提供的不同工作区的具体需求来确定信息点的个数和性质。

具体信息插座的支持对象为数据。

2、工作区中信息插座位置
信息插座的位置视房间布局而定,一般放在侧墙的中间。

水平垂直距地30cm
(注:信息插座与电源插座水平间距15cm )。

3、 信息插座的选用
信息插座是工作区子系统和水平子系统之间的一个管理点。

它承担着语音,数据以及其它通信器件的连接点的作用。

本方案选用的信息插座为非屏蔽五类信息模块。

水平布线子系统
水平子系统是指从管理区子系统到工作区子系统的连线。

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特点,从路由(线)较短,造价较低,施工方便,布线规范,外形美观等几个方面考虑。

设计如下: 1、系统布线的距离
工作区子系统与管理子系统最大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94米,电缆长度等于配线间或配线间内互连设备端口到工作区信息插座的电缆长度,从插座到工作区允许有另外3米的距离。

2、水平子系统布线的路由
由4层主机房引出,沿着楼内主要走道吊顶内吊挂敷设金属全封闭线槽。

型号为200x100(mm)。

由线槽到房间内信息插座处采用明装PVC线管/槽。

线管/槽的直径视线缆的多少而定。

所有PVC线缆槽道采用明装方式,但要尽量保证大楼的美观。

3、线缆的选择
水平线缆选用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

其优点如下:
●平衡传输,避免了外界干扰;
●将串扰减至最小;
●可支持高速数据的应用;
●通过EMC测试;
●适用于具有开放性的结构化布线系统。

垂直干线子系统
垂直干线子系统是指由各个分布节点到主机房的光缆及各层布线金属桥架之间的电缆。

●垂直子系统布线的路由
沿着楼内主要走道一侧上下敷设金属全封闭线槽。

型号为200x100(mm)。

设备间子系统
设备子系统是整个布线系统的管理中心,位于四层机房及各计算机教室内,由主配线设备的电缆、连接器和相关支撑硬件组成,它把公共系统设备的各种不同设备互连起来。

本方案主配线架选用24口超五类铜缆配线架对布线系统进行统一管理,使安装维护变得极为简便易行。

根据学校的现状我公司将免费为原来学校没有上到配线架的网线末端配置配线架,将之前不通的信息点修复,并将原有配线进行整理。

新建和整理后的配线架应整洁清晰。

效果如下图:
线缆保护与防止干扰
干扰问题主要产生在铜缆线路中。

干扰源一般有以下几种:
1、内部
●配电设备和配电网
●大功率电动机运转时电火花产生的谐波干扰
●荧光灯管及其启动器
●开关电源
●电话网的振铃电流
●各种信息设备产生的脉冲
2、外部
●无线电发射设备(包括雷达)
●移动电话基站
●高压线路
●电气化铁路
●雷击区
如存在以上干扰源,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消除干扰源、采取隔离、接地屏蔽措施、保持足够距离等。

对距离规定见下表。

布线系统管理 信息点编号规则
此布线系统中我们采用如下信息点编号规则,每个编号唯一地标识一个信息点,与一个插孔对应,也与一条水平电缆对应。

其中层号为26;设备类型码有两种,D 表示计算机,V 表示电话;信息点层内序号为每层内的信息点统一顺序编号。

例如:2D13表示2层第13台计算机。

此编号在下列地方用到:
1、在布线系统平面图和其他一些文档中,都用上述的编号来标识信息点。

2、每个信息盒面板的插孔下方贴以写有上述信息点编号的标签。

3、在配线架的标签条上用上述编号标明相应位置对应的信息点编号,并登记注册。

4、穿线工程中,每根4对芯电缆的两端都按上述规则标号。

布线系统管理文档
我们提供的布线系统文档包括: 1、《布线系统系统图》
用于查各级配线架、水平电缆、垂直电缆的连接关系,水平子系统、配线架和主干电缆的器件数量、种类等。

2、《配线架电缆卡接位置图》
用于查找配线架各位置上卡接的电缆所对应的信息点编号,此图与配线架标签上的标号是一致的。

配线架上卡接的水平电缆一般不会改动,
所以此表一般不
会改动;但如果信息点有增加,则此表要更新。

3、《信息点跳线路径表》
这是布线系统中要经常更新的文档,每次跳线修改活动都要仔细记录在此表上,此表更新不及时必将导致布线系统的混乱。

如果已造成了混乱则要进行全面的测试,重新生成此文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