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腹外疝病人的护理

腹外疝病人的护理

2分钟略讲
1分钟略讲
1分钟
3分钟略讲
3分钟详讲,举例
1分钟略讲
2分钟略讲
1分钟略讲
10分钟详讲 ,举例
图片
2分钟
2分钟
(二)术后护理
1、体位:取平卧位
2、饮食
3、活动
4、防止腹内压增高
5、预防阴囊水肿
6、预防切口感染
7、尿潴溜的处理
四、健康教育:
1、出后3个月内避免重力劳动
2、预防腹内压增高的因素
3、若复发及早诊治
五、小结
六、思考题
1、腹股沟斜疝与直疝的区别?
2、腹内压增高的诱因有哪些?
3、嵌顿性疝的处理原则?
图片、举例2分钟
腹外疝;腹内脏器或组织经腹壁的薄弱点或孔隙向体表突出。
二、病因
(一)腹壁强度减弱:属于解剖结构原因,是疝发生的基础
(二)腹内压增加
三、病理解剖
典型的腹外疝由疝环、疝囊、疝内容物和疝被盖四部分组成。
疝环是疝突向体表的门户
疝囊是壁层腹膜经疝门向外突出形成的囊袋
疝内容物是进入疝囊的腹内脏器或组织
疝被盖是疝囊以外的各层组织
三、临床表现和诊断
多见于年老体弱患者,腹股沟肿物在直疝三角,呈半球形突出,不进入阴囊,极少嵌顿。
四、与腹股沟斜疝的鉴别
五、处理原则
1、非手术治疗
2、手术治疗
疝囊高位结扎术、疝修补术、疝成形术
第三节 股 疝
一 、定义
二、直疝三角的解剖
三、临床表现和诊断
四、处理原则
第四节其他腹外疝
一、切口疝
1、定义
2、病因
2、预防腹内压增高的健康宣教
难点:腹股沟斜疝与直疝的区别
教学
方法
理论讲授
教学手段
及教具
多媒体课件
授课
提纲
一、概述
二、腹股沟斜疝
三、股疝
四、其他腹外疝:切口疝、脐疝
五、腹外疝病人的护理
教学主要内容及步骤
备 注
第一节 概述
一、定义
疝:任何脏器或组织离开了原来的部位,通过人体正常或不正常的薄弱点或缺损、孔隙进入另一部位
解剖因素;手术因素;腹内压增高;其他
3、临床表现和诊断
腹壁切口处有肿块出现。较大的切口疝有腹部牵拉感。伴食欲减退、恶心,便秘,腹部隐痛等表现
4、处理原则
第五节护理
一、护理评估
二、护理目标
三、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
1、消除腹内压增高的因素
2、休息
3、观察腹部情况4、灌肠与排尿5、嵌顿性及绞窄性疝的术前护理
2、难复性斜疝:疝块不能完全回纳,伴胀痛。滑动性疝还常伴有消化不良、便秘等症状。
3、嵌顿性疝:常在腹内压骤增时突出,疝块不能回纳,疝块增大,质地硬,伴有疼痛及触痛,如为小肠,有肠梗阻表现。
4、绞窄性疝:嵌顿物缺血坏死、感染、肠漏、腹膜炎、全身感染中毒症状。
(五)处理原则
1、非手术治疗
2、手术治疗
(1)传统方法:
内口即深环:是腹横筋膜上的卵圆形裂隙
外口即浅环:是腹外斜肌健膜上的三角形裂隙
前壁: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外1/3的腹内斜肌
后壁腹横筋膜和腹膜
上壁:腹内斜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
下壁:腹股沟韧带和腔隙韧带
(三)发病机制
(四)临床表现
1、易复性斜疝:腹股沟区可复性肿物,增加腹压时肿物突出,平卧或休息用手可还纳。还纳后压住腹股沟深环,嘱增加腹压时肿块不能突出。
详讲 3分钟 举例
3分钟详讲、板书、画图
5分钟 详讲板书、画图扩充疝嵌顿或绞窄后有三大主要症状
1分钟
2分钟略讲
5分钟详讲帮助理解腹股沟斜疝的定义。图片
2分钟略讲
5分钟详讲举例
2分钟,略
略讲
5分钟扩充手术名称的规范书写
3分钟详讲,举例
2分钟略讲 图片
2分钟略讲
3分钟详讲 图表
4分钟略讲
1分钟
2分钟略讲 图片
四、临床分类
1、可复性
2.难复性疝
3.嵌顿性疝
4、绞窄性疝
第二节 腹股沟疝
腹股沟斜疝定义内容物经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内环突出,向下向前经过腹股沟管,再穿过腹股沟外环,可进入阴囊。
腹股沟解剖
(一)腹股沟区解剖层次
皮肤、皮下组织和浅筋膜
腹外斜肌
腹内斜肌和腹横肌
腹横筋膜
腹膜外脂肪和壁层腹膜
(二)腹股沟管的解剖 通过对腹股沟管解剖的熟悉。
①疝囊高位结扎②疝修补的方法
(2)无张力手术;
(3)经腹腔镜疝修补术
3、嵌顿疝和绞窄性疝的处理原则
试行手法复位、手术探查
(1)嵌顿时间在3~4小时内、局部压痛不明显,无腹膜刺激征。
(2)年老体弱或伴有其他严重疾病估计肠袢未坏死者。
腹股沟直疝
一、定义
腹股沟直疝:疝内容物从直疝三角突出而形成的疝。
二、直疝三角的解剖
授课章节
腹外疝病人的护理
教师
授课对象
护理学本科2007
学时
2
时 间
2009-10-9
授课地点
教室
教 材
外科护理学
教学
目的
要求
了解
腹外疝的临床分类,脐疝、切口疝的临床特点。
熟悉
腹股沟疝的解剖、治疗原则
掌握
1、腹外疝的概念、病因。
2、腹外疝临床表现。
3、腹外疝护理措施。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1、嵌顿疝与绞窄疝的病情观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