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学校体育的功能与目标
问题:如何根据学生的身体形态特点合理安排?
2、根据学生身体机能发育特点,合理安排运动负荷(运动负荷的影响因素 有:运动项目、人的年龄特点、教学内容、运动性质)。如针对负荷比
较低的教学内容,如何提高运动负荷的强度?
27
二、学生心理发展特征与学校体育
教学目标:
1、了解青少年的心理问 题; 2、体育活动对青少年的 心理问题作用; 3、不同的体育活动的不 同作用
19
第二节 学校体育与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实例:有这样一节体育课
每个周末的下午,八中的“自然体育课”是学生们最 开心的时候,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出校门,开始野外 训练,内容有越野、爬山、骑车、划船、游泳、跳水、潜 水、滑冰、自救互救等活动。一位同学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从苹果园走回学校,有17.8公里呢……烈日当头,腿直 打软,但我喊着自己的名字,你要坚强起来!于是又挺着 走下去。到了学校,一种幸福感从心底油然而生,因为这 是我忍着艰苦用自己的又腿走回来的。这次我尝到了历尽 艰苦达到目的的幸福。”
20
他们的野外训练历经全国7个省、几十个县(市),
行程近3万公里,相当于从北京到广州的5个往返距离。每
一次到外面去“经风雨见世面”,同学们都是“满载而
归”,从大自然、乡村城镇、旅行经历中,得到许许多多 的过去没有的感受。这是一堂生动的综合课,学生们在感 受外界的同时,也感受自己在坚韧精神、集体互助方面, 还有被称作是“财政”、“交通”、“内务”、“外交”、
如培养学生的友爱、乐 观、同情等良好的 情感。问题:举例 说明体育活动中人 际交往的特殊 性?……与一般人 际交往的区别?
4、培养与形成健康的个性。
37
(二)学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育对学生心理发展的作用
1、促进智力与能力的发展
四 个 方 面
2、调节情绪,缓解心理压力
3、有助于情感的发展。
问题: ⑴为什么说体育活动能 形成健康的个性? 与其他活动的区别是 什么(游戏、麻将、 打牌)? ⑵个性与自由主义有区 别吗?
直接影响学校体育思想的确立、目标的确定及
其效应的评价。
那么学校体育有哪些功能?
7
(一)什么是学校体育的功能
1 2 3 4 5 6 7
教育功能 健身功能 娱乐功能
促进智力发展 促成优良品德 培养审美情趣
养成正确身体姿势,促进生长发育 提高技能水平 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 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2)社会适应能力及社会化:
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健康:指个体与他人及社会环境相 互作用、具有良好人际关系和实现社会角色的能力。它 与人的社会化程度有关。 社会化过程:家庭社会化——学校社会化——进入社会初 期的社会化——完全社会化
42
三、学校体育与学生社会适应
(一)认识社会适应及社会适应能力
二 个 方 面
30
(一)学生心理发展的具体内容
1、认识发展的特点
三 个 方 面
2、情感和意志发展的特点
3、个性发展的特点
⑴情感:小学生情感丰富、生动、 表现强烈,鲜明但控制能力差, 中学生情感强烈,容易冲动,情 感表现具有间接性。 ⑵意志:小学生意志的独立性,果 断性,坚持性和自制性比较差, 初中以后,学生的独立性和坚持 性迅速发展,自控能力加强,但 容易高估自己的力量,容易草率 决定与仓促行事。
促进个性全面发展功能 文化传承功能 社区体育的辐射功能 社会经济功能
8
(二)什么是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
一般认为:教育、健身、娱乐、
辨析:上述的三个本质功能是否是本质功能?
事物的本质是什么? ——某类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基本特质
9
(三)学校体育的健身功能
什么是体质?体能?体适能?
1、养成正确身体姿势,促进生长发育
四 个 方 面
2、调节情绪,缓解心理压力
1)中小学生有没有 情绪? (举例说明) 2)如何调节? 3)体育活动能调 节哪些情绪?
3、有助于情感的发展。
4、培养与形成健康的个性。
36
(二)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发展的作用
1、促进智力与能力的发展
四 个 方 面
2、调节情绪,缓解心理压力
3、有助于情感的发展。
28
(一)学生心理发展的具体内容
1、认识发展的特点
三 个 方 面
2、情感和意志发展的特点
3、个性发展的特点
29
(一)学生心理发展的具体内容
1、认识发展的特点
三 个 方 面
2、情感和意志发展的特点 ⑴感知:小学阶段感知能力比较差, 抽象能力比较差,模仿能力比较强。 中学阶段抽象能力比较提高,运动 知觉加强. 3、个性发展的特点 ⑵注意:小学生有意注意差,中学生有 意注意显著提高,注意范围扩大, 自觉性、灵活性有所加强。 ⑶思维
四 个 方 面
2、调节情绪,缓解心理压力 主要的作用是: ⑴改善促进智力发展的环境,如大脑的 供氧状况、神经系统的灵活性. ⑵对外环境的刺激的反应、对变化环境 3、有助于情感的发展。 的分析与综合能力、观察能力等.
4、培养与形成健康的个性。
35
(二)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发展的作用
1、促进智力与能力的发展
32
结合案例,根据中小学生年龄特点,总结 中学生心理要点
? ? ? ? ?
33
(二)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发展的作用
1、促进智力与能力的发展
四 个 方 面
2、调节情绪,缓解心理压力
3、有助于情感的发展。
4、培养与形成健康的个性。
34
(二)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发展的作用
1、促进智力与能力的发展
得益于您的自然体育教学。” 4、“我为曾是您的学生而自豪,为接受过您的训练而骄傲!我感到我 的体力在现在同学中是出类拔萃的。”
22
讨论的问题:
1、自然体育课在许多地区实 施可能吗? 2、回忆让自己记忆深刻的一
位体育老师及一件事?
3、体育活动能做什么,不能 做什么?
23
一、学校体育与学生身体发展
(一)认识学生的身体发展 1、学生身体发育的主要特点 ⑴表现形式:长度、围度、重量及相互关系 ⑵影响因素:遗传,后天环境。 ⑶特点:波浪式,阶段式;不均衡性“身长体轻” 2、学生身体机能发育的主要特点 ⑴神经系统 小学阶段------神经活动第一信号占主导,抽象能力比较差 初中阶段------抽象能力提高,两个信号系统关系开始协调 高中阶段------大脑结构基本达到成人水平.
3、学生体能发展的主要特点(见书27页)
25
(二)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作用
(1)促迚身体形态正常发育,养成
正确身体姿势;
(2)提高身体机能水平,全面发展 体能;
(3)全面发展学生的体能;
(4)提高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26
(三)学校体育中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基本要求
1、根据学生生长发育规律,合理安排各项体育活动。
3)调节情绪(运动宣泄)
4)缓解疲劳
15
(五)学校体育的其他功能
1、文化功能
掌握体育运动的科学、文化知识,继承和创造运动文化,营 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
2、辐射功能
竞技体育、社区体育、家庭体育的辐射作用。
3、经济功能
1)学校体育俱乐部的商业活动。
2)改善和提高未来劳动力的素质。
16
第二节
学校体育与学生身心的和 谐发展
没自信心、傲慢、 孤独、排斥大集体 的小集体 任性、不适当的自 由性倾向、散漫的 行为
39
(三)在学校体育中提高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基本要求
(1)把心理发展渗透到学校各项体育活动中
四 个 方 面
(2)激发运动动机,培养运动兴趣,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3)认识与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
40
三、学校体育与学生社会适应
心理的锻炼
勇敢的行为、挑战的课题、冷 各种各样体验的内容, 静的思考、努力的过程 如:体操、游戏、极 限运动、心理素质训 细心的检点、倾听的态度 练 自信、关心他人、谦虚、服从 集体 特殊的行为规范,要求对行为 的限制 在体育习得中进行正 确的评价以及学习集 体的形成 规定、要求
集体心理改 善 行为的规范 性约束
17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学生是学校体育的主体,只有正确 认识、理解并充分尊重学生的身体、心
理和社会适应发展的特点,才能更好地
设计与实施满足学生体育需要的课程教 学内容。
18
第二节 学校体育与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学习目标 :
1. 认识与理解学校体育在学校教 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2. 了解体育活动对发展学生身体 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 发展的具体作用与要求。
4、培养与形成健康的个性。
38
体育教材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心理健康 针对的心理状态 的目标
心灵的陶冶 麻木的心态、低调 的举止、较封闭的 人际关系、木然的 表情 懦弱、恐惧、回避、 烦躁、粗心、任性
途径
激动而亢奋的心情、更加活跃 的举止、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沟 通与交流,挑战的胜利
对应的教材
激烈的比赛、需要良 好的配合的集体活动 (热血运动和比赛)
第二章
学校体育的功能与目标
1
(复习)
运动认知是人认识世界
的三大认知之一
概念认知 感官认知 运动认知
2
第二章
学校体育的功能与目标
教学目标: 1、了解学校体育的的功能; 2、明确学校体育的目标; 3、掌握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途径;
3
第二章 学校体育的功能与目标
第一节 学校体育的功能/21
自我认识智能
11
促进智力的表现
① 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
② 改善运动感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