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国有林场改革的指导意见》(府发**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市府发〔2011〕*号)、**省国有林场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省2014年国有林场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林场改办字〔2014〕*号)及《关于**县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的批复》(林场改办字〔2014〕*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国有林场基本情况全县现有**个国有林场,即:**林场、**林场、**林场、**林场,……..均隶属于县林业局管理。
(一)经营体制情况**林场、**林场、**林场个林场属企业性质的营林林场;**林场、**林场、**林场、**林场、**林场、**林场、**个林场属自收自支事业性质的营林林场。
**林场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县级自然保护区及城区饮用水源所在地。
**是科研单位,属“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省级保障性苗圃”。
县森林苗圃属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于1999年9月并入**林场,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经营体制。
(二)人员及社会保障情况全县国有林场现有在册职工总人数为**人,其中在职职工**人,离退休职工**人。
历年累计已置换身份职工**人。
全县*个国有林场在册职工*人均已参加了养老保险;有**人(在职**人,离退休**人)参加了医疗保险。
(三)森林资源情况全县国有林场经营林地总面积***万亩,其中:国有8**万亩,联营**万亩。
区划生态公益林面积为***万亩,占林场总面积的33.33%。
(四)资产债务情况除山林资产外,全县**个国有林场总资产***万元,总债务***万元。
二、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一)基本原则按照“以人为本、转型定位、稳定权属、解决社保、化解债务、整合资源、做大做强”的总体思路,以促进林业公益事业发展为目的,坚持国有林场改革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相结合,坚持解决国有林场历史遗留问题与创新机制相结合,坚持维护生态安全与促进林业事业发展、做大做强国有林场相结合,坚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均衡性与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相结合,坚持分级负责与部门支持相结合。
(二)改革的总体目标全面深化国有林场改革,切实做到“三增长、两建立、一确保”,即:资源增长、职工增收、林场增效;全面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尽快建立符合现代林业发展要求的国有林场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积极稳妥推进国有林场改革,确保职工队伍稳定和林区社会的和谐安定。
三、改革对象和完成时限(一)改革的对象本次改革对象为**林场、**林场、**林场、**林场、**林场、**林场、**、**林场、**林场、**林场**个国有林场及其现有正式职工。
(二)改革完成时限2014年10月份全面完成我县的国有林场改革工作,11-12月通过省级验收。
四、改革的主要内容(一)整合国有林场,实行分类管理按照分类经营、分类管理、规模经营的要求,将全县**个国有林场整合重组为*个生态公益型林场和*个商品经营型林场,改革后保持原有隶属关系不变。
具体整合重组办法另行制定《**县国有林场改革重组工作方案》(见附件1)执行。
1、**县林场(生态公益型)。
为强化我县林木良种科研基础地位,提升**水平,做大做强“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和“省级保障性苗圃”,以林木良种基地为依托,将原**和**林场整合为“**县林木**中心” 。
下设**和**林场2个分场,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其人员和机构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核定财政全额拨款事业编制**名。
2、**县**林场(生态公益型)。
以国家级森林公园、县级自然保护区及城区饮用水源所在地**林场为依托,将原**林场和**林场整合为“**县**林场”,下设**林场和**林场2个分场,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其人员和机构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核定**林场财政全额拨款事业编制*名,**国家级森林公园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财政全额拨款事业编制5名。
3、**县**林场(生态公益型)。
将原**林场、**林场、**林场整合为“**县**林场”,下设**林场、**林场、**林场3个分场,属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其人员和机构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核定财政全额拨款事业编制*名。
4、**县**林场(商品经营型)。
将原**林场、**林场、**林场整合为“**县**林场”,下设**林场、**林场、**林场3个分场,属经营型国有林业企业,实行企业化管理,按市场机制运作,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二)职工安置改革后的林场全面建立以事业单位聘用制度和企业单位劳动合同制度为基础的新型聘用(劳动)关系,生态公益型林场实行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商品经营型林场实行企业单位劳动合同用工制度。
具体安置办法另行制定《**县国有林场改革职工安置工作方案》(见附件2)执行。
1、纳入改革人员范围。
全县纳入改革范围的10个国有林场的现有正式职工。
2、人员安置办法(1)竞聘全额拨款事业编制。
认真执行上级文件精神,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对核定为公益型林场的全额拨款事业编制,在原属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在编正式职工中,通过考试考核的办法择优聘用。
纳入全县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龄连续计算。
(2)除被聘用为全额拨款事业编制的人员外,其余人员按《**省2014年国有林场改革工作方案》(林场改办字〔2014〕1号)文件精神,采取提前退休、内部退养、解除劳动关系、重新签订聘用(劳动)合同等方式安置。
3、完善社会保障。
遵循改革要“解决国有林场历史遗留问题”的原则,积极筹集足额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性资金,列入改革成本,对于拖欠林场职工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费及预提退休人员(含内退人员)的医疗保险费,在本次改革过程中一次性解决。
(三)转换经营机制在整合重组的基础上,积极引进有实力、符合林场经营发展方向的林业战略投资者参与国有商品经营型林场改革,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增强林业企业活力,做大做强林业产业。
(四)剥离办社会的职能全县国有林场办社会的职能在改革前均已剥离。
(五)资产和债务处置在林场整合重组的同时,认真做好改革前后各林场的清产核资、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工作,严格按法律法规要求进行资产、债务和森林资源的合并接管。
具体资产债务处置与管理办法另行制定《**县国有林场改革资产债务处置与管理工作方案》(见附件3)执行。
对不良资产的核销、应收账款、呆死账的处置,由整合重组后的林场盘点、清理后,报经林业局、财政局、国资办核准,按照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
五、改革成本预算和筹资渠道1、改革成本预算。
本次国有林场改革总成本约需****万元。
其中:职工安置补偿等费用***万元;偿还涉及职工医保等各项债务***万元;改革期间评估交易相关费用、工作经费及不可预见费用共计****万元。
2、筹资渠道。
设立**县国有林场改革资金专户,多渠道筹集资金用于国有林场改革。
一是中央、省级财政国有林场改革补助资金;二是通过变现不适合林场发展的可利用闲置资产筹措改革部分资金;三是整合有关项目资金;四是由政府统筹解决部分资金。
六、改革实施步骤和时间安排(一)调查摸底阶段(2014年2月底前)。
认真开展调查摸底工作,全面摸清人员结构、社会保障、森林资源资产、债权债务等基本情况;积极开展调研活动,广泛征求职工对改革的意见和建议,分析梳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认真测算改革成本,为有序推进国有林场改革提供保障。
(二)完善上报实施方案阶段(2014年3月底前)。
按照省政府《关于推进国有林场改革的指导意见》(府发〔2011〕*号)和省国有林场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省2014年国有林场改革工作方案》(林场改办字〔2014〕1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完善上报《**县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按程序报市、省审批。
(三)制定具体工作方案阶段(2014年6月底前)。
根据省国有林场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县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的批复》(*林场改办字〔2014〕22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分别制定林场重组、职工安置、资产处置与财务管理和维护稳定等具体工作方案,按程序提交职代会或职工大会讨论通过和县政府批准。
(四)组织实施阶段(2014年10月底前)。
按照批准通过的改革方案有序推进改革工作,认真做好林场整合、职工身份转换及人员上岗聘用等工作,做到环环相扣,统筹协调,有序推进,确保稳定。
(五)认真总结,迎接检查验收阶段(2014年11月底前)。
在2014年9月底完成改革主要工作的基础上,加强对改革情况的跟踪调查和机构人员的稳定运行工作,做好查缺补漏和扫尾总结工作,迎接省、市检查验收。
七、组织保障措施(一)组织领导。
一是成立由县人民政府县长**任组长,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任副组长,县政府办、监察局、林业局、发改委、信访局、财政局、审计局、国土资源局、编委办、人社局、规划建设局、民政局、公安局、总工会、维稳办、中国人民银行**支行、法制办、国资办、社保局、医保局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国有林场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县林业局长***任办公室主任;二是成立国有林场改革综合协调组、林场重组组、职工安置组、资产债务处置与管理组和维护稳定组,成员由领导小组相关单位人员组成;三是实行林业局班子成员挂点联系林场制度、包干负责挂点林场改革和稳定工作。
各国有林场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承担改革组织、宣传与推进的责任,确保改革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顺利实施。
(二)宣传引导。
采取多种形式向国有林场职工广泛宣传改革的历史背景、重要意义、改革政策和目标要求,使广大职工打消思想疑虑,增强改革信心,努力营造积极支持和参与国有林场改革的浓厚氛围。
(三)规范操作。
坚持把维护职工正当利益、维护职工利益公平放在首位,充分发挥林场管委会和职代会作用,坚持依法操作、民主操作、阳光操作,切实保障职工在改革中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特别是要注重做好维护职工利益的政策引导,切实关心国有林场职工在改革过程中的利益得失和情绪波动。
国有林场筹集的改革资金,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政策规定,优先用于职工的经济补偿,偿还拖欠职工应发未发的工资和欠缴的社保费用等,禁止挪作与改革无关的方面使用。
(四)维护稳定。
国有林场改革直接涉及职工的切身利益,要对国有林场改革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要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认真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对职工提出的符合政策的合理要求要及时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要说明情况做好解释工作;对不符合政策规定的要求,要耐心细致地做好说服教育工作。
不能回避矛盾,要防止简单粗暴、激化矛盾,确保国有林场改革积极稳妥地实施。
具体措施按《**县国有林场改革维稳工作方案》(见附件4)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