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综
高等教育:精英教育 大众 合
教育
国
力
精神生活—文化生活的繁荣
提 升
绩优闯关
合作学习:衣、食、住、用、行为什么 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
原因: (1)改革开放后,国家政策的变化 (2)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人 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 观念不断更新
合作探 二、教育的普及与发展
究
阅读教材,回答中国的九年义务教育通过哪个法 律哪一年确立的?
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义务教育法》
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创新 能力,并最终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 兴衰成败. 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化人口大国为 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 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 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 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
三、文化生活的繁荣
改革开放以来:文艺创作空前活跃,成绩斐然
合作探 究 新世屋看书
国家京剧院“文化下乡”慰问演出
国家大剧院
是中国国家表演艺术的最高殿堂、中外文化交流 的最大平台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基地
小结: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改
物质富足——衣、食、住、
革
用、行变化巨大
开
放
,
教育发展—义务教育:全面普及
大型舞台剧:《丝绸花雨》剧照
《父亲》是当代画家罗中立于1980 年创作完成的大幅画布油画。现收 藏于中国美术馆。
该画用浓厚的油彩,精微而细腻的 笔触,塑造了一幅感情真挚、纯朴 憨厚的普通农民形象。即使没有斑 斓夺目的华丽色彩,也没有激越荡 漾的宏大场景,但作者依然刻画得 严谨朴实,细而不腻,丰满润泽。 背景运用土地原色呈现出的金黄, 来加强画面的空间感,体现了人物 形象外在质朴美和内在的高尚美。
一、 衣 食 住 用 行
变化
改革开放前
布票
蓝灰色的海洋
六十年代
七十年代
新三年,旧三年, 缝缝补补又三年
改革开放后
名牌服装争奇斗艳 着装打扮丰富多彩--更具个性
改革开放前
油票
粮票
食物匮乏、单调
改革开放后
食物琳琅满目,讲
究营养均衡、粗细
搭配、绿色食品, 健康食品。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居住宽敞明亮 装饰讲究
衣着日益丰富多彩, 服饰展示风度和个性。
人们不但能吃饱,还能吃好, 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住
居住条件差,多数是茅草房、 土坯房、大杂院。
行 步行、自行车、公交车。
居住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 居住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乘车、乘飞机、开私家车, 出行方式多样。
用
缝纫机、自行车、手表、 收录机是高档消费品。
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 手机、电脑在家庭中日益普及。
新课导入
畅所欲言:请大家举出身边几个例子来反映 我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如今刷卡消 费、电子支付已成为人们重要的消费方式。 那么,你想知道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的社会生 活是怎样的呢?其中发生了哪些变化?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重难点
重点:结合史实,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培养学生认识与分 析社会发展的能力 难点:结合人们衣、食、住、用、行和教育 方面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引导学生认识改 革开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中国的九年义务教育哪一年在全国所有县级行 政单位全面普及?
2011年底
合作探 究
2002年,高等教育毛人学率达到了15%,完成了 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跨越
合作探 究
全国高校2015年全国招生达737.85万人, 毛入学率为40%。
合作探
究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越来越成为提 高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基础,教育水平 的高低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
公寓 别墅
社区住宅楼
农家乐
改革开放前的最高追求
改革开放前:旧四大件(“三转一响”)
改革开放初: 新四大件
如今: 新新四大件
合作探 究
改革开放前
合作探 究
改革开放后
衣食住行用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衣 数量有限凭票供应,色彩样式
单调,只有中山装和解放装。
食
食物匮乏、单调,凭粮票供应, 许多人温饱不能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