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猪肉价格问题对国计民生的影响程度,超过以往任何时候。

为了确保农民利益和副食品市场稳定,进而维护整个市场稳定和社会稳定,把猪肉和粮食一样看待,即作为略物资,由国家建立补贴、储备制度,非常必要。

从五月下旬开始,猪肉价格从6元/市斤起步,7元、8元、9元、10元、12元、14元,一路飙升到15元/市斤,并一直维持在15元/市斤的高价。

随着猪价格的上涨,城镇居民的心态也随之发生变化,开始大家都不以为然,因为每年有5—9月,都是生猪出栏的淡季,肉价都有不同幅度的上涨,想买就买,想吃肉就吃,并没有因肉价上涨而受影响,同时,牛肉、家禽、禽蛋价格基本没涨,且与肉价息息相关的粮价也岿然不动,大家认为涨价只是暂时的。

进入7月初,肉价突破了10块,涨幅也从1块提高到2块,牛肉、家禽、鲜蛋、鲜鱼也不甘人后,纷纷上涨,远远超出了城镇居民心理预期,心开始悬了起来,不过,大家还是寄希望于回落,因为粮价上涨并不多,只要粮价不大涨,肉价回落就指日可待。

可市场还是跟大家过不去,7月中下旬,猪肉价格上涨到15元/市斤后,一直坚挺没有半点回头的迹象。

每年的7、8月,是鸡、鸭出笼的旺季,价格都有小幅下调,可今年不仅没降,反而涨了不少,菜油、禽蛋、水产品、蔬菜等也紧步后尘,一天一个价。

虽然,肉价和副食品价格上涨是建立在公务员(财政供养人员)工资上调、城乡劳务市场工价上涨基础上的,但绝大多数城镇居民只有一种感觉——涨得太快了,都抱怨物价涨得比工价快。

价格上涨已直接影响城乡居民的正常生活消费。

本文以城镇住户调查资料为基础,对肉价上涨给城镇居民生活消费带来的影响进行粗浅的定量分析。

一、肉禽水产品价格上涨,居民购买欲下降,消费量减少8月份城镇居民肉禽蛋水产品消费与价格对比表肉类项目 8月消费量(公斤)价格2007年 2006年增减 2007年 2006年增减猪肉 0.75 1.82 -1.07 24.75 12.37 12.38牛肉 0.14 0.12 0.02 22.35 17.56 5.21羊肉鸡 0.6 0.74 -0.14 16.72 11.26 5.46鸭 0.69 0.5 0.19 14.34 11.28 3.06鲜蛋 0.52 0.53 -0.01 9.29 6.42 2.87鲜鱼 0.69 0.6 +0.19 11.26 9.77 1.49合计 3.39 4.31 0.92因肉价居高不下,城镇居民想吃肉,但舍不得买肉,从城镇住户调查常年记帐户的情况来看,从7月20日到8月20日一个月内,没有买过一次肉的居民户占1成,买过肉,但在一市斤及以下的户也占了一成,买肉的次数减少,每次购买量也大幅度下降,每次购买都在半斤左右,在一市斤以下的占九成。

过去只有买葱、买蒜论两买,今年,买肉也以两为单位,很多居民戏称买肉是买味精。

吃肉的少,卖肉的也少。

笔者所在县城精瘦肉价格上涨到15元/市斤,纯肥肉也涨到每10元/市斤,屠户到农户家收购猪肉价格出上年同月的5元/市斤上涨到10元/市斤,从价差来看,猪肉价格上涨,屠户利润空间更大,似乎更有利可图,但事实却恰好相反,由于猪肉价格上涨超过了居民承受观念,买的人少了,卖的人自然减少。

县城朝阳市场和中心农贸市场屠桌空出了一半左右。

肉禽蛋水产品价格全面上涨,居民购买消费量普遍减少。

城镇住户调查资料显示,8月份,城镇居民猪肉购买价格上涨了一倍,人均猪肉购买量减少了一半以上。

猪肉价格上涨,居民消费应该转向禽、蛋、水产品,但由于牛肉、家禽、鲜蛋、活鱼价格普遍上涨,除鸭、鲜鱼购买消费量略以上升外,鸡、蛋消费量还略有下降,居民整体生活水平也因此下降。

价格上涨,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发生变化。

1—8月,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增加301.9元,其中粮油增加67.89元,肉禽水产品增加110.81元,蔬菜类增加17.53元,调味品增加2.87元,糖烟酒类增加27.34元,干鲜瓜果类减少5.09元,糕点及奶制品减少30.3元,其他食品减少0.48元,饮食服务增加106.35元。

粮油类、肉禽蛋水产类消费支出的增加,主要是价格上涨,其实物量消费都有不幅度的减少,蔬菜消费支出增加,既有价格上涨因素,也有消费量增加的因素,因肉禽蛋水产品价格全面上涨,居民菜篮子以蔬菜为主,部分居民为了减少支出,亲睐干菜、腌菜的越来越多,不仅直接购买量增加,还有部分能干的家庭主妇购买生鲜蔬菜加工干菜、腌制咸菜、酸菜等。

由于消费富含蛋白质的肉禽蛋水产品量减少,餐桌上以蔬菜为主,为增加口味,味精、酱油、鸡精等各种调味品比以往更受欢迎,购买量增加。

因主食价格上涨,喜欢干鲜瓜果、糕点及奶制品等零食和营养食品的城镇居民,不得不克制自己的喜好,削减购买计划,消费量比上年同期明显下降。

城镇居民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图方便、快捷,早餐基本上不在家做,一些工作地点离家较远的中餐也就地解决,学生中餐一般也在学校,随着肉价上涨,以粉、面为主的早餐,中餐、学生餐纷纷涨价,以早餐粉、面为例,去年同期一般是1—1.5元/份,今年市面上已找不出2元/份的粉面,中小学学生餐也从1.3元/餐涨到2元/餐,价格的上涨,使在外饮食支出增加,1—8月,居民饮食服务支出增加106.35元,在外饮食就增加104.98元。

由于物价上涨,支出压力增大,城镇居民在图方便方面也有所克制,如购买水饺、蛋饺、粉蒸肉等方便快捷半成品的支出呈下降趋势,购买活家禽在外加工的费用也在下降,家庭主妇们特别是中低收入的主妇们在高物价面前,一改大手大脚的毛病,重归精打细算、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

二、猪肉价格上涨,居民消费结构发生变化1—8月城镇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对比表单位:元生活消费类别 2007年 2006年 2007年比2006年增减生活消费支出 3413.54 3261.54 +152食品 1662.88 1360.98 +301.9衣着 276.62 336.56 -59.94居住 250.75 255.41 -4.66家庭设备及用品 209.58 319.56 -109.98医疗保健 371.22 285.54 85.68交通通讯 292.05 311.07 -19.02教育文化娱乐及服务 306.81 326.77 -19.96其他商品及服务 43.63 65.64 -22.01受高物价所迫,居民在力保食品、医疗两类最基本的生存型消费外,其他方面能省就省、能拖就拖,同去年同期相比,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八大类中,只有食品和医疗保健两类消费增加,其他六类都减少。

减少得最多的是家庭设备及用品,其次是衣着。

由于食品涨价,居民纷纷取消电冰箱、洗衣机、彩电、微波炉、空调、热水器、小家电、电脑、成套家具、床上用品等耐用品的添置、更新、升级换代的计划,家庭设备及用品购买支出明显下降。

虽然服装、服装材料、鞋类等价格并没有上涨,但由于食品价格上涨,爱美的城镇居民不得不捂紧口袋,打紧开支,在缩食的同时节衣。

1—8月,人均购买服装及服装材料支出56.98元,不到上年同期的四分之一,人均购买鞋类支出33.33元,不到上年同期的一半。

同时,居民在通讯工具更新、通讯消费、外出旅游、购买文化娱乐用品、参加娱乐性消费、购买化妆品、金银珠宝手饰等方面更趋于理智和克制,力求减少支出,增加积蓄,以防食品价格的再度上涨而手足无措,做到手中有钱心不慌,教育文化娱乐及服务、交通通讯、其他商品及服务支出因此而减少。

居民消费结构的次序也由上年同期的食品(41.73%)、衣着(10.32%)、教育文化娱乐及服务(10.02%)、家庭设备及用品(9.8%)、交通通讯(9.54%)、医疗保健(8.75%)、居住(7.83%)、其他商品及服务(2.01),改变为:食品(48.71%)、医疗保健(10.87%)、教育文化娱乐及服务(8.99%)、交通通讯(8.56%)、衣着(8.1%)、居住(7.35%)、家庭设备及用品(6.14%)、其他商品及服务(1.28%)。

衣着由第2位后退到5位,家庭设备及用品由第4位后退到第7位。

由于物价上涨,代表生活消费水平高低的因格尔系数(食品消费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41.73上升到48.71%,上升6.98个百分点。

三、低收入家庭生活雪上加霜按收入五等份分组,1—8月份,20%的低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494.21元,比上年同期减少373.99元,减少的原因主要是这部分家庭有相当一部分是依靠子女赡养或父母兄弟姐妹赞助的家庭,由于物价上涨,子女、父母兄弟姐妹家庭支出压力加大,出手欠大方,其收入随之减少。

低收入家庭面临收入减少、物价上涨双重压力,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与中间家庭和高收入家庭的差距更进一步拉大,部分在温饱线上下徘徊。

1—8月,20%的低收入家庭人均食品支出853.18元,只比上年同期增加了7.3元,价格大幅上涨而支出几乎没有增加。

低收入家庭人均购买猪肉6.67公斤,同比减少3.49公斤,人均消费牛肉1.31公斤,同比减少1.16公斤,人均消费羊肉0.07公斤,同比减少0.36公斤,人均消费鸡2.45公斤,同比减少1.17公斤,人均消费鸭2.1公斤,同比减少0.28公斤,人均消费鲜蛋3.42公斤,同比减少0.72公斤。

特别是8月份,低收入家庭大多没有购买猪肉或很少买肉,过着亲菜伴白饭的日子,个别特困家庭以辣酱伴饭,以盐菜汤佐餐。

1—8月低收入家庭肉禽蛋水产品消费对比表品种 2007年 2006年20%低收入户全县低收入户占全县平均水平的% 20%低收入户全县低收入户占全县平均水平的%猪肉 6.67 16.46 40.52 10.16 14.98 67.82牛肉 1.31 2.47 53.04 1.95 1.83 106.56羊肉 0.07 0.77 9.09 0.43 0.53 81.13鸡 2.45 4.95 49.49 3.57 5.07 70.41鸭 2.1 3.97 52.90 2.38 2.74 86.86鲜蛋 3.42 4.32 79.17 4.14 4.9 84.49鲜鱼 4.32 5.57 77.56 3.24 4.69 69.08通过上表不难看出,由于物价上涨,拉大了低收入家庭与全县平均水平的并差距,除鲜鱼外,低收入家庭与全县平均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肉禽蛋水产品价格上涨,根源是猪肉价格上涨,为抑制肉价上涨,国家采取了很多措施,如对母猪饲养进行直接补贴,并负担部分保险费,为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生活困难,国家也采取了相应措施,如城镇低收入家庭每人增发低保金不低于15元,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等,这对抑制肉价上涨,维持城镇低收入家庭起码生活标准将起到积极作用,目前,笔者所在县城,猪肉价格稳定在14元/市斤,将近一个月没有再上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