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教学策略
禄丰县恐龙山镇小学文永明
[摘要]作文教学是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一直是我们教学中的难题。

现阶段的小学生绝大多数不喜欢作文,怕写作文,讨厌作文。

大部分学生写作文时“无话可说,无从下笔”、“无材料可写”。

即使写出了,也是篇幅短小、内容干瘪、词不达意、思维混乱的“文章”。

他们视作文为负担、包袱,甚至怕上作文课。

老师们更是无法教。

经过这几年作文教学的实践,我个人认为作文教学可以从这几方面着手:
[关键词]作文教学;兴趣;积累;分层;模仿;评价修改
一、激发兴趣
没有兴趣地去学习,不但浪费时间、精力,且也达不到好的效果。

如果满怀兴致地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学生的拓展能力、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习作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二、积累词汇
1、通过写日记积累
学生作文的源泉是生活,要在生活中体验、观察、感受。

学生有了习作素材,写作文才会有话说,才会有内容。

这就要学生多积累。

积累素材的好方法莫过于写日记。

每日一记至关重要,把平时的点点滴滴记入日记。

需要用时,就不愁没有素材了。

日记内容不一定非要写自己想到、听到、看到、做过的事,可以摘抄一些好词佳句、精彩段落等。

只要孩子愿意去记,写作文时就会有很多可写的。

2、从课文内容中积累
“重视文本”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在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有“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好词佳句”这样形式的练习。

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到语言文字的优美,并从摘抄中积累材料。

学生通过平时的积累为写作打下铺垫,写作时就不至于“无话可说,无从下笔”。

三、分层定段落
学生的资智不同,写出的作文也参差不齐。

有的整篇只有一段话;有的一个段落一两句话,一篇文章有七八段,甚至于有的十几段。

结构不清晰。

那么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层次,给他们定文章段落,每篇文章可分开头、中间、结尾三部分来写。

每次习作严格要求学生必须按规定的段落去进行习作。

可分为三种情况要求:学困生,要求他们最少写三段话,开头、中间、结尾各写一段话;开头、结尾各一两句话,中间多写;句子要写通顺,内容要表达清楚。

中等生,三至四段话;开头、结尾各写一段话,中间一至二段话;能围绕一个主线按一定顺序展开描写;优等生,段落不给他固定,开头一段点明中心;结尾一段可以总结与开头
照应,也可以写自己对事、物的理解与看法;中间围绕一个主线按一定顺序展开具体生动描写,采用一些修辞手法、关联词过渡、引用名人名言等,描写有详有略。

通过相应时间的练习,学生自然而然地养成了这种良好习惯,写出的文章段落结构就很清晰。

四、模仿练笔
我们可以教学生模仿文章的结构、表现手法、标题、题材等等。

作文章就像造房子,如果只是积累了材料,备齐了砖瓦木石是不够的,还得勾勒蓝图,搭好架了,才能盖起房子。

我们小学语文书中有很多课文可以作为事例来进行作文教学,让学生学会模仿文章的语言、结构、表达方法、写作顺序、修辞手法等等。

文学的基本材料是语言——是给我们的一切印象、感情、思想以形态的语言,文学是借语言来进行雕形描写的艺术。

语文课本中的选文都是语言文字好的范本。

教师可引导学生认真地、有针对性地模仿范文中的精美语句,是提高写作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也可引导学生模仿文章的结构,最好是模仿语文课本中范文的结构。

因为范文的结构既全面、千姿百态,又科学、规范。

模仿结构,可以学习全篇结构安排的特点,可以模仿局部的层次安排,还可以模仿范文的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

例如:教学《桂林山水》时,让学生用总分总的结构,采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来写一处风景。

教学《颐和园》时,就学习作者的游览顺序: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让学生模仿游览顺序写《记金华的双龙洞》:先写沿途所见的美景;继而写外洞的洞口、外洞;再写孔隙;最后写内洞。

采用了“移步换景法”。

按这样的顺序来描写双龙洞的美景,学生就会觉得,我也能像这些大文学家一样写出好文章,就不会害怕作文。

五、评价修改
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学生的作文水平有限,教师在修改时应尊重孩子的想法,尽量保留孩子的意愿,不大篇幅地进行改动,多给予鼓励。

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修改草稿的良好习惯,并根据每次作文情况讲解一些修改要点,修改方法等,逐步引领学生学会修改作文,提高文采。

所以我们唯有实现“教师——作文——学生”一体化,才能实现作文水平的提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