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拉大手,文明伴我行”专题活动实施方案
一、活动宗旨
为了落实市、县及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学校文明窗口的作用,带动家庭、社会文明建设,使我校学生自觉养成知礼仪、守公德、讲卫生的良好习惯,进一步加强我校青少年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校园文明水平,现结合我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礼仪伴我行”专题活动。
二、领导机构
成立飞龙中学“小手拉大手,文明礼仪伴我行”专题活动领导小组,组成如下:
组长:
成员:XX XX XX 各班主任。
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由XX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落实此次专题活动的组织工作。
三、活动主题:“小手拉大手,文明礼仪伴我行”
各班将以“文明礼仪伴我行”为主题,以知礼、学礼、行礼为主要内容,结合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环保教育进课堂、法制教育进学校等活动,培养学生理解、宽容、谦让、诚实的待人态度和庄重大方、热情友好、礼貌待人的文明行为举止,并通过学生带动家庭及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之风。
四、活动时间:2014年3月——2014年12月
五、活动人员:飞龙中学全体学生
六、实施步骤
(一)宣传礼仪,学习礼仪(2014年3月)
开展启动仪式,明确活动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1、订购、阅读《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读本》。
2、观看青少年文明礼仪影视教材,各校组织学生利用班队课观看,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校园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等方面的知识。
3、结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活动月”,大力宣讲《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中小学生守则》等养成教育内容。
4、开辟文明礼仪宣传教育专栏,利用广播、黑板报、宣传栏、横幅标语等宣传文明礼仪,营造“创建文明学校,争做文明学生”浓厚氛围,力求达到借助多途径宣传触动学生心灵的效果。
5、结合家长学校建设开展家庭文明礼仪相关培训,学习家庭文明礼仪规范,切实发挥学生在家庭文明礼仪教育、家长文明素质提高方面的作用。
(二)走进生活,实践礼仪(2014年4—6月)
开展学生观察身边同学文明礼仪表现及文明礼仪进家庭、文明礼仪进社区宣传文明礼仪活动,使学生深刻认识实践礼仪之必要。
1、让学生走进生活,用发现的眼光搜寻“不文明之举”和“文明之举”,用心搜寻,并用笔和照相机记录下“不文明之举”、“文明之举”及内心的触动,突出宣扬“文明之举”。
2、学校摄影小记者搜集校园文明之举,并以个人摄影展的形式进行全校展示。
3、通过家长学校和培训文明礼仪宣传员,面向家庭、社会进行礼仪知识的宣传,营造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和谐社会的良好氛围。
(三)展示礼仪,树礼仪榜样(2014年7—9月)
通过开展“走近文明礼仪榜样”的主题班会及文明礼仪手抄报展示、文明礼仪进家庭大调查等活动促进学生及家长改变不良文明礼仪习惯,树立身边的文明礼仪榜样,强化文明礼仪意识。
1、借助各媒介搜集文明人物先进事迹,以“走近文明礼仪榜样”为主题的班会课,引领学生通过学习文明榜样的先进事迹,树立心中的文明形象。
2、整理、反馈用照相机记录下的“文明之举”,并制作成“文明在心中”为主题的手抄报,并以中队为单位进行个人、集体展示。
3、家庭文明调查:家长列举孩子的文明之举后,写上自己对孩子的文明寄语。
并通过此调查促进家长成为孩子文明的监督员的同时,还成为孩子学习文明礼仪的好榜样。
(四)内化体验,塑造文明(2014年10—11月)
充分利用德育各阵地,开展各项文明礼仪教育,强化学生的文明礼仪意识,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
1、组织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中的“礼伴我行”、“诚信待人”、“读名著、颂经典”“关爱留守儿童,共筑爱心彩虹桥”、“争当爱心小天使”、“榜样在我心中”、“争当校园之星”、“安全警钟时时敲”、“法伴我成长”、“送温暖,献爱心”、“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等主题系列活动,并有机融入文明礼仪的要求,让广大学生的日常言行都体现文明礼仪,并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养成讲文明、懂礼仪的行为习惯。
2、组织开展“文明礼仪日记展”、“文明礼仪漫画展”、“文明礼仪进家庭、进社区服务”等相关活动,强化学生的文明礼仪意识,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
(五)实践体验,检验礼仪(2014年12月)
通过开展文明礼仪社会实践体验活动、评选校园“文明礼仪之星”等活动检验学生文明礼仪素质,巩固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
1、组织学生开展文明礼仪社会实践体验活动,在各项校外教育活动中体现新时代学生的文明风尚,将学校文明带进社区、带进家庭,发挥学校文明窗口的作用。
2、分别向学生家长发放《大埝乡中小学生在家庭和社区文明礼仪表现调查问卷》,了解活动前后学生文明礼仪行为的变化,掌握文明礼仪教育实效。
3、根据学生和班级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情况,依《文明礼仪教育读本》中的竞赛内容,组织学生参加“全校青少年文明礼仪竞赛活动”,结合竞赛、调查表反馈等情况组织评选“文明礼仪之星”,树立典范,提高文明礼仪教育实效。
二O一四年三月二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