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李白简介

李白简介


2.仗剑远游时期
——到李白42岁止。离开
四川开始漫游。他不屑 于参加科举考试,想采 取纵横家游说的方式, 希望凭自己的文章才华 得到知名人士的推荐, 一鸣惊人,从布衣一跃 而为宰相。漫游中,他 还曾和一些著名的道士 隐居,希望沿着当时已 成风气的那条终南捷径 来树立风气,直上青云。
3.长安三年
——从天宝元年到天宝三年, 李白44岁。天宝元年,李 白因人推荐被征召到长安, 高兴的狂呼:“仰天大笑 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 人。”但供奉翰林的闲暇 生活使李白感到失望,常 纵酒狂饮,最后被玄宗赐 金放还。近三年的长安生 活,使李白参与了现实政 治,感想和愤懑更多。
天然去雕饰” 。清赵翼《瓯北 诗话》说李白“诗之不可及处 , 在乎神识超迈 , 飘然而来 , 忽然 而去 , 不屑屑于雕章琢句 , 亦不 劳劳于镂心刻骨 , 自有天马行 空、不可羁勒之势。”
4、诗歌风格丰富多样。
朱熹说 :“李太白诗不专是 豪放 , 亦有雍容和缓 的”(《朱子语类》)。 其诗以雄奇飘逸为主要 风格 , 也有不少诗体现 一种清新隽永、蕴藉含 蓄的风格。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 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 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 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 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 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 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 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将进酒》内容和艺术欣赏

怀才不遇的狂放之情,悲而能壮; 奔涌跌宕的感情激流,大开大阖;
歌中有歌的包孕写法,鬼斧神工;
散中有整的铺排句式,疾徐尽变。
一往豪情,使人不能句字赏摘。盖他人作诗用笔想,太白但用胸口一喷即是, 此其所长。 (严羽《评点李集》) 读李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情,才是谪仙人面目。 (沈德潜《唐诗别裁集》)

风 吹 我 心 , 西 挂 咸 阳 树。……望望不见君,连山起 烟雾。(《乡送韦八之西京》 ) 杨花落尽子规啼,郎西。(《闻王昌龄左迁 龙标遥有此寄》) 梦绕城边月,心飞故国楼。思 归若汶水,无日不悠悠。
其次 ,当平常的事物不足以表现 他的澎湃的激情时 , 就用大胆的 神奇的夸张和比喻、象征的手法。 比如《秋浦歌》其十五:“白发三 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 又如《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 片片吹落轩辕台”。“黄土捧上 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载。” 《横江词》的“一风三日吹倒山” 等写得惊心动魄 , 而又不失于险 怪。
4. 句式灵活, 语言恣肆
诗以七言为主,而以
三、五、十言“破” 之,极参差错综之致 诗句以散行为主,并 以短小的对仗点染, 节奏有疾有徐。
酒文化的源远 流长
酒的起源(杜康、仪狄) 酒与文字(酩酊、酷、醋、 酬、酝酿、醒) 酒与文学(诗歌、小说· ) · · 酒与政治(肉林酒池、古罗 马帝国衰败、煮酒论英雄、 杯酒释兵权·· ·) 酒风与世风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2、 好剑术,任侠仗义,轻财好施
——他自称“十五好剑术”,且剑 术高超,常使“四座皆扬眉” 魏 颢《李翰林集序》说他“少任侠, 手刃数人”。他自己也说:“ 结发 未识事,所交尽豪雄。” “托身 白刃里,杀人红尘中。”


明,徐良画《太白骑鲸图》
再次,当现实生活不足
以表现他的思想愿望时, 他就借助幻想、梦境、 神话、传说等来构成各 种瑰丽奇特的艺术境界。 如《蜀道难》、《梦游 天姥吟留别》、《登太 白峰》等。
3、李白诗歌的语言清新明快 , 不受 格律的限制 , 不雕琢字句 , 一切归 于自然 , 一切服从内容、感情表达 的需要。 他自己所说其作“清水出芙蓉 ,
——轻财好施 :

曩昔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有 落魄公子,悉皆济之。此则是白之轻财好施也。 又昔与蜀中友人吴指南同游于楚,指南死于洞 庭之上,白禅服恸哭,若丧天伦。炎月伏尸, 泣尽而继之以血。行路闻者,悉皆伤心。猛虎 前临,坚守不动。遂权殡放湖侧,使之金陵。 数年来观,筋肉尚在。白雪泣持刃,躬申洗削。 裹骨徒步,负之而趋。寝兴携持,无辍身手, 遂丐贷营葬于鄂城之东。故乡路遥,魂魄无主 , 礼之迁窆(biǎn墓穴),式昭朋情。此则是白 存交重义也。(《上安州裴长史书》)
李白有一首诗《胡无人》:“云龙风虎尽交
回,太白入月敌可摧。敌可摧,旄(máo)头灭, 履胡之肠涉胡血。” 他毫不客气地自我炫耀,认为自己能够像太 白星侵蚀月亮一样,在“安史之乱”中痛击 乱军,李白自己也似乎认为自己是太白金星 转世哪。
1.读书和任侠时期。
——李白25岁以前,主要 在蜀中读书,受个性和 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任 侠好施。
三、李白的诗歌风格
1、李白诗歌具有高度的个性化 , 充 满着异常强烈的主观情感。
——从他的作品中 , 随处 可见诗人傲岸不屈、恣 意反抗、潇洒放旷、纵 情欢乐的为人和愤世嫉 俗、渴望建功立业、追 求个人自由的性格。
2、李白诗歌想象丰富奇特, 意象纷繁变幻。
首先,诗人感情太奔放强
烈,现实中习见的事物不 足以表现他的感情,于是 对现实加以奇特的想象。 比如写相思 、写离愁 :
强调追求个性的独立,自由人格, 独立人格。 四十岁以前上书州郡长宫,无半点 媚态,充满着自信与自傲。 杜甫《饮中八仙歌》:“李白斗酒诗 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 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他的 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也与众不同 , “常欲一鸣惊人 ,一飞冲天”。

桃李园图(部分), 仇英作,(日)知恩寺藏 此图取材于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描绘四个文人 于桃李芬芳的庭园中秉烛而坐、饮酒赋诗的场面。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乘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将进酒》赏析
——李白、诗与酒
五主陈古钟与岑烹天人 君 君 与花人王来鼓君夫羊生生暮不不不 尔马何昔圣馔歌子宰我得成见复见 同 为时贤玉一,牛材意雪,回, 销千言宴皆何曲丹且必须。高。黄 万金少平寂足,丘为有尽 堂 河 古裘钱乐寞贵请生乐用欢 明 之 愁,,,,,君,,,, 镜 水 。呼径斗唯但为将会千莫 悲 天 儿须酒有愿我进须金使 白 上 将沽十饮长侧酒一散金 发 来 出取千者醉耳,饮尽樽 , , 换与恣留不听杯三还空 朝 奔 美君欢其愿。莫百复对 如 流 酒酌谑名醒 停杯来月 青 到 ,。。。。 。。。。 丝 海 ,
李白
(701~762)
一、李白生平
——李白(701~762),是紧接 着陈子昂把唐诗推上高峰的伟 大诗人。他的出现,促成了中 国古典诗歌第一个黄金时代的 到来。他把屈原开启的浪漫主 义诗歌传统推上了新的高潮。 ——其作品今存诗九百多首。
—李白的身世:
——最早记载李白家世的是李阳冰《草 堂集序》、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 士李公新墓碑并序》,说他是凉武昭 王李嵩(sōng)的九世孙,其先世在隋 末被窜碎叶的条支,神龙初回到陇西。 ——陈寅恪提出“李白为胡人,生于西 域”的说法。对“胡人说”郭沫若表 示反对,但他同意出身于西域的说法, 并认为此碎叶即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 克马克。但仍非定论。
李白书法
3、狂狷独立, 傲视权贵, 笑傲王侯
“天为容,道为貌,不屈己,不干人,
巢、由以来,一人而已。” ——高力士脱靴 “ 出 则以 平交王 侯 ,遁 则 以俦 视 巢 许。” 有人说“唐人言李白不能屈身,以腰 间有傲骨”。他自己也说:“安能摧眉 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将进酒
二、李白的思想与个性
1、天才横放,具有强烈的自 我意识 ,高度 的自信 、自 负, 自命不凡。
——“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 轩辕以来,颇得闻矣。常横 经籍书,制作不倦。”(《上 安州裴长史书》) ——“ 十 五 观 奇 书 , 作 赋 凌 相 如。”(《赠张相镐》)
——“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 抵卿相。虽身长不满七尺( 唐代,一尺合今 30.7cm ),而心雄万夫,王公大人许其义 气。”(《与韩荆州书》) ——“怀经济之才,抗巢由之节。文可以变风俗, 学可以究天人。”(《为宋中丞自荐表》) ——“诗人之文,犹山无烟霞 ,春无草树,李白 之文 ,清雄奔放,名章俊句,络绎间起,光 明洞彻,句句动人。”(《上安州裴长史书》)

他是中国文学史上少有的天才诗人,他的心灵 犹如一注滔滔汩汩流淌不尽的诗的源泉。 无论是山川风物,还是人事交往;无论是所见 所闻,还是所思所想,在他的笔底统统可以谱成 震撼人心的乐章。而且,永远是那样雄浑而清新, 具有高山大河般的力量、初日芙蓉般纯粹的美感。 ——冰心主编《彩色插图中国文学史》
5、与诗人豪迈不羁的性格相联系, 其 诗歌体裁主要运用古诗及乐府歌行 , 因为“歌行大小短长 , 错综开阖 , 素无定体 , 故极能发人才思”( 胡 应麟《诗薮》), 形式自由灵活 , 宜于表现丰富复杂的内容和他那错 综变化的情感。诗体的选择也体现 着诗人的个性。
四、李白的地位与意义
1、奋进精神 2、高大的人格 3、热爱生活 4、“多元一体”的思想

4、具有崇高理想、执着的理想信念, 乐观豪迈的精神
——“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 奋其智能,愿为辅弼 ,使寰区 大定,海县清一。” 然后功成 身退,泛舟五湖:“事君之道成, 荣亲之义毕,然后与陶朱、留侯, 浮 一五 湖 ,戏 沧 洲, 不 足为 难 矣。” ——他一生无论隐居、漫游,都在 追求这种政治理想的实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