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比推理三大解题技巧
类比推理是国考的必考题型,主要测查的是报考者对词语概念之间关系的理解、比较和分析能力。
其题干和选项都以词语的形式呈现,字数少但时间也较短,所以考生的正确率不高。
近两年来,难度也加大。
因此,考生就需要通过系统的学习来掌握类比推理的解答技巧,提高解题的速度和正确率。
类比推理解题的核心关键是找词项间的关系。
上图所列三大技巧正是分析词项间关系的精髓所在。
造句找关系,可以帮助考生准确快速地确定两个或多个词项之间的关系;横纵反复对比,可以帮助考生找到更加本质的关系,并排除迷惑选项。
无论考试中出现什么样的新关系,都可以应付自如。
一、造句找关系
释义:
即利用语感对题干和选项给出的词组分别进行造句,通过句子可以更直观地看出词项之间的关系。
适用条件:
所给的词项之间的关系往往并不明显,很难直接判断,此时可以通过造句,取得词项间的关系。
小贴士:
运用造句找关系,通常需要引入其他元素将其联系起来,从而发现其中的关系。
【例题1】(2013·国家)
风险:规避:损失
A.保险:购买:赔偿
B.老人:关爱:长寿
C.锻炼:加强:肥胖
D.军队:保卫:战争
【解析】
1.对题干词组造句:
规避风险可以避免损失。
2.对选项词组造句:
A项:购买保险可以获得赔偿;
B项:关爱老人可以使老人长寿;
C项:加强锻炼可以避免肥胖;
D项:军队在战争中保卫国家。
只有C项关系与题干相同,故答案选C。
二、横看不行竖着看
释义:
当词项经过横向比较后仍得不出答案时,就要“竖着看”,纵向来查看题干与选项的关系。
适用条件:
有些题目的词项经过横向比较后,会发现选项中没有一项与题干词项的关系相符或不止一项与题干词项的关系相符,此时就要考虑纵向查看题干与选项的本质关系,以得出正确答案。
小贴士:
纵向对比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①词性(名词、动词、形容词)
②感情色彩(褒义、贬义、积极、消极)
③属性(某种类型、对象功能)
④词义(近义词或反义词)
⑤词的构成(主谓、偏正、动宾结构,或连绵词、复合词等)
⑥其他特性
【例题2】(2013·国家)
柏油公路:阳光大道
A.蔚蓝行星:美丽地球
B.纳米涂料:超级墙漆
C.双峰骆驼:沙漠之舟
D.液晶屏幕:璀璨荧屏
【解析】
1.横着看
柏油公路和阳光大道都与道路有关,且柏油是铺设柏油公路的材料;B、D两项符合。
2.竖着看
前者指具体事物,而后者是抽象概念,排除B项。
故答案选D。
三、反复对比来排除
释义:
有些题目横着看了排除不了,竖着再看还是排除不了,这时就需要再横着看看还有什么别的细微差别,反复对比寻找更多相同属性,直到只有一个选项符合为止。
适用条件:
有些难度较大的类比推理题目,通过横纵向对比仍无法直接得到答案,往往需要经过反复对比排除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小贴士:
这类题目在对比时,特别要注意选项间的细微差别,以排除错误选项。
【例题3】(2011·国家)
树根:根雕
A.陶土:瓷器B.纸张:剪纸
C.水泥:砚台D.竹子:竹排
解析:
1.横着看
树根是根雕的原材料,A、B、D三项都符合。
2.竖着看
根雕是艺术品,只有A、B两项符合。
3.再横着看
从根雕可以看出原材料是树根,B项符合,但A项从瓷器不能看出原材料是陶土。
故答案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