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稳定碎石下面层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我段路线起点桩号为K44+300,止点桩号为K67+150,全长22.85公里,含平顶山,叶县互通立交通道。
工程地点位于叶县境内,项目经理部驻地、沥青拌和场位于K48+500右侧300米张集村。
本项目一般路段路基总宽28米,其中:行车道宽2*2*3.75米,中央分隔带宽3.0米,左侧路缘带宽2*0.75米,硬路肩宽2*3.5米(含右侧路缘带宽0.5米),土路肩宽2*0.75米;路面铺筑宽度11.75米*2。
主线路面:除收费站广场采用水泥砼路面外,其余采用沥青砼路面。
二、施工计划
沥青稳定碎石下面层的工程数量为:m2。
该分项工程计划于2004年5月12日开工,计划于2004年6月20日完工。
三、施工组织
我部计划将于2004年5月12日进行沥青稳定碎石下面层的铺筑工作,为了使铺筑能圆满成功,特设立沥青稳定碎石下面层铺筑领导小组:组长:刘文;副组长:林顺利、周清学;前场负责人:张鹏、徐建华;厚度检测:杨成;平整度检测及处理:马在平;离析处理:冯涛、何观龙;工程技术员:蒋泽兴、韩飞;温度检测:曹林容;后场负责人:杨德勇;试验检测负责人:敬君杰;前后场人员配备及机械设备配置见人员及设备一览表。
人员配置
机械设备配置
四、后场准备
(一)、配备的主要检测仪器(见附表)(二)原材料的要求
1、碎石、矿粉、沥青等各种材料均按规范要求作原材料试验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场,并按现场实际要求,分级整齐堆放。
2、碎石、矿粉等材料必须洁净干燥,无杂质。
3、中、粗集料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耐磨性,针叶片状含量不超过规范要求。
4、对矿粉采取遮盖措施,避免雨水进入原材料。
五、原材料检测及配合比设计、验证
(一)我部已对到场的原材料样品委送到长沙理工大学进行了原材料性能检测试验及配合比设计,其检测报告及配合比设计资料附后。
(二)根据目标配合比进行生产配合比的设计、验证。
1、根据目标配合比确定各种矿料的进料比例,经过加热烘干后进行二次筛分,然后取各种热料仓的料进行筛分、计算,得出生产配合比的矿料比例。
2、在集料级配合格的情况下。
将加热的沥青按目标配合比中的沥青含量及±%的含量分三组进行混合料的拌制和制件,并进行马歇尔试验,以确定最佳沥青含量的生产配合比。
(三)、注意事项
混合料在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控制相当重要,其主要控制范围:沥青温度控制在150~170℃,矿料加热温度控制在155~180℃,混合料出场温度控制在140~165℃。
六、前场施工准备
1、将已铺筑好的乳化沥青稀浆封层表面上的松散材料及尘土清扫干净,并对污染严重的封层进行粘层洒布。
2、清除方法采用强制高压吹尘清扫,必要时用清水冲洗或用钢丝刷刷除,再用空压机吹除。
3、对路缘石与沥青路面结合部位进行涂刷粘层油,要求涂刷均匀,以
使其相互连接紧密。
4、摊铺机具和压路机具就位,并对其各项性能进行认真的检修和维护,以保证施工中的正常使用。
八、施工要求
1、根据批准的设计配合比拌制混合料,且要求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块或严禁粗细料分离现象;混合料的温度应达到规范要求。
2、拌和工艺按照矿料干拌喷(加)沥青喷(加)矿粉
混合料拌和四个步骤进行:
(1)、矿料干拌:各种矿料混合后,先进行干拌,干拌时间不得少于5秒;
(2)、喷(加)沥青与喷(加)矿粉的时间间隔不少于5~10秒为宜;
(3)、矿料、沥青、矿粉全部混合后应进行充分的拌和,使所有矿料颗粒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每锅混合料的拌和时间(包括干拌在内)以20~30秒为宜。
3、摊铺机预热,用火点燃摊铺机的液化气预热装置,使之其熨平板的温度达到80℃以上;
4、混合料的运输:
(1)、要求采用篷布将其混合料覆盖,用以保温、防雨和防污染;
(2)、保证运至工地的混合料温度不低于120℃,当运距过长时,应采取适当的保温措施;
(3)、摊铺时在现场等候的卸料车不得少于5辆,卸料过程中,运输车在摊铺机前10~30cm处停车,要防止汽车的后轮碰撞摊铺机;
(4)、卸料过程中运输车应挂空挡,靠摊铺机推动前进。
5、混合料的摊铺:
1)、控制方式:采用走基准线控制高程的方式,首先应沿路线方向
每5~10m将钢钎固定在路缘石外侧10cm处,按照路线设计高程敷设好挂线钢钎的基准高程,其次用紧线钳将基准线按100m的长度紧固,并使其钢丝线的拉力不得小于100KN,最后将找平纵坡仪支撑杆放在基准线上,调节电脑,使之达到使用中的平衡状态。
2)、根据试验路段测定的松铺系数,确定松铺厚度,用木块或铁板将熨平板垫至松铺厚度,用水准仪控制摊铺机启动时熨平板的标高,垫木调整准确后,将熨平板放在垫木上,固定牢固,调整摊铺机,使之达到正常摊铺状态;
3)、采用两台摊铺机联合作业,其摊铺机作业宽度组合为6+5. 5m,其纵缝重叠宽度保持在10~15cm,其前后相距5~10m。
4)、在摊铺机料斗中洒入少量防止粘料用的柴油,当摊铺机预热温度达到要求时开始启动输料器,待螺旋输送器横向送料槽中贮存的混合料达到输送轴高度2/3以上时,调节好摊铺机的夯锤值,开启找平装置,以1~2m的速度匀速摊铺;
5)、摊铺不得中途停顿,摊铺好的沥青混合料应紧接着碾压,如因故不能及时碾压时应停止摊铺,并对卸下的混合料覆盖保温;
6)、正常施工摊铺温度不得低于110~130℃,但不得高于165℃;低温施工时不得低于120~140℃,也不得超过175℃;
6、混合料的碾压:
(1)、压实原则按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进行碾压。
(2)、初压应紧随摊铺机后,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初压的温度控制在120~130℃为宜,采用DD-110轻型双钢轮压路机碾压,以前进方向静
压,后退微振方式碾压一遍为宜。
碾压时从外侧向中心进行,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3~1/2轮宽,及时检测平整度、横坡,必要时予以适当修整,初压的终止温度不低于120℃;
(3)、复压应紧接在初压后进行,采用DD-125 双钢轮压路机前轮静压后轮振动的方式碾压二遍,XP260胶轮压路机碾压三遍,以达到要求压实度,并无明显轮迹为准,复压温度控制在110~130℃为宜;
(4)、终压应紧接在复压后进行,采用DD-110双钢轮压路机碾压,碾压遍数2遍,并无轮迹,沥青稳定碎石下面层的终压温度控制在90~115℃为宜,终压工作的终止温度不低于90℃。
(5)、压路机应以慢而均匀的速度碾压,并遵守从外侧向中心、从低向高的碾压原则;
(6)、当碾压靠路缘石边缘时,压路机轮迹应距路缘石预留10cm左右,待复压完毕时再碾压。
(7)、碾压时应将压路机的驱动轮面向摊铺机,碾压的线路及方向应保持一致,不能转向,否则将导致混合料产生推移,形成壅包;
(8)、压路机的折返点应成阶梯状,且每一碾压工作段的折返点都不能重复。
(9)、压路机起步时应缓慢而行,停止是应挂空挡自然停止,不能踩急刹车;
(10)、不能在未碾压成型并冷却的路段上调头或停车等候,振动压路机在已成型的路面上行驶时应关闭振动。
九、质量管理措施:
(1)、贯彻落实质量意识,加强质量教育,做到施工前有技术交底会,对施工处及作业班组进行设计图纸、施工工艺流程、关键工序、技术难点、注意事项、检测方法、规范要求等内容进行详细的书面技术交底,讲解清楚。
施工后有总结会,不断总结,不断提高。
(2)、施工处对分项工程施工全过程、各工序进行严格把关,质检员要在现场把守,做到哪里施工,哪里就有质检员。
(3)、上一道工序合格才能进行下道工序,经理部对每道工序实行监督控制,采取不定期、不定时的现场专检作保证。
(4)、做到工程质量“三”落实:
①、落实以工程质量为中心的项目经理承包制。
②、落实每位职工对工程质量责、权、利的运用。
③、落实职能部门的岗位责任制,特别突出优良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
(5)、以QC小组为中心,随时分拆质量动态,执行三检查(自检、互检、专检)制度,不断改进。
十、外观控制
组织2~3名普工对沥青稳定碎石下面层外侧线型不够顺畅的部位,在保证路面设计宽度的前提下将其线型挂线修整顺畅。
十一、交通管制
沥青砼面层摊铺过程中严禁一切车辆通行,待摊铺面层完全自然冷却,混合料表面温度低于50℃后,方可开放交通,如需提前开放交通时,应洒水冷却以降低混合料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