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管理复习提纲
满意的因素有工资、监督、工作条件、公司政策、额外福利等。赫茨伯格把引起工作满意的 因素称作激励因素,把引起工作不满意的因素称作保健因素。 3、如何理解期望理论?P64
动机强度取决于效价、期望值,即动机=效价*期望值 M 高=V 高*E 高 M 低=V 高*E 低 M 中=V 中*E 中 M 低=V 低*E 高 M 低=V 低*E 低 4、强化的类型有哪些?P67 正强化:是指某行为之后伴有某种有利结果,如努力工作后得到一次晋升。 负强化:是指某一行为之后不再伴有某种不利结果,如努力工作后不再追究以前的过错。 惩罚:是指某一行为之后伴有某种不利结果,如偷窃他人财务后被拘留。 消退:是指某一行为之后不再伴有某种有利结果,如做好事后没有受到表扬。 5、公平理论的管理启示?P78 亚当斯认为,报酬的公平比报酬的种类和数量更能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与行为。员工判 断公平的依据是自己得到的报酬与投入的比率是否等于别人得到的报酬与投入的比率。如果 两个比率相等则感觉公平,否则会感到不公平。如果感觉自己得到的报酬过少,员工会:(1) 降低绩效水平;(2)高估报酬的价值;(3)要求增加报酬或跳槽;(4)改变参照对象。 6、为什么需要工作再设计?P78 赫茨伯格的激励——保健理论使人们意识到内部动机是员工的主要工作动机,那么要激 发工作动机就应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的因素,这引发了工作再设计的热潮。 工作再设计的途径?P78 工作再设计的途径主要有:(1)工作轮换。工作轮换是让员工从执行一项任务转移到执 行另一项任务,以克服工作的单调感。(2)工作扩大化。工作扩大化是指员工完成各项任务 的数目。(3)工作丰富化。工作丰富化是指增大员工计划、组织、控制和评估自己工作的自 主性和责任感。 第四章 1、态度和行为的关系为什么时强时弱?P95 费希本和艾赞认为,预测行为最佳的方法是关注行为意向,而意向取决于有关行为的态 度和规范。 2、认知失调理论 P97 费斯廷格认为,人们在经历认知失调后,会主动地驱使自己减少矛盾,恢复平衡。通常 的途径包括:(1)改变或否定其中一个元素;(2)降低一个或两个元素的重要性或强度;(3) 增加新的认知元素 3、什么是组织承诺?P102 组织承诺是指员工对组织的归属、认同、忠诚和投入的程度。 组织承诺的成分有哪些?P102 组织承诺包括三种基本成分:(1)感情承诺;(2)持续承诺;(3)标准承诺 第五章 1、压力和绩效之间的联系是什么?P124 压力和绩效的关系呈倒 U 型,中等水平的压力能使员工的工作绩效最高。 2、组织如何管理员工的压力?P129 各类组织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减轻压力的消极影响。1、识别、改变或消除压力源。主要措 施包括:(1)改善工作条件;(2)工作再设计;(3)重新分派工作;(4)结构重组;(5)改 变工作日程;(6)实行目标管理;(7)实施员工参与计划;(8)重新界定角色。2、减轻压
题型
一、名词解释 二、单选 三、多选 四、简答题 五、案例分析
2 分,8 个 1 分,20 个 2 分,10 个 5 分,6 个 14 分,1 个
组织行为管理
复习提纲
第一章 1、什么是组织行为学?P10+P11
组织行为是指各类组织的每位成员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出的所有行为。 宏观组织行为是指所有组织成员作为一个整体活动时表现出的行为,如组织结构、组织 文化、组织变革、组织发展、组织学习等。 2、什么是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关注的是人们在组织中做什么以及这种行为如何影响组织 的绩效。 3、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行为 4、组织行为的学科起源是什么?P12 组织行为学的独立却是在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标志是霍桑研究。 第二章 1、什么是能力?P37 能力是个体完成某一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2、什么是创造力?P42 创造力是个体为了一定目的,运用已知信息,展开思维与想象,产生独特、新颖的新思 想、新产品的能力。 3、什么是人格?P46 人格是个体独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方式与他人的差异。 卡特尔的特质理论观点是什么?P46 卡特尔的特质理论:(1)人格是由个体的特质组成的,特质是构成人格的基本单元,特 质决定个体的行为;(2)人格特质在时间上具有稳定性,在空间上具有普遍性;(3)通过对 人格特质的了解,可以预测个体的行为。 测量人格的方法?P48 人格测量的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量表法,另一类是投射法。 第三章 1、成就动机理论?P63 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认为,人有三种特别的需要:(1)成就;(2)合群;(3)权力 高成就动机者的主要特征?P63 第一,他们喜欢自己设置目标,不愿意被动接受目标。第二,他们回避选择极度困难的 目标,而偏爱中等难度的目标,以免目标太容易而不能获得满足,太困难而无法实现。第三, 他们渴望得到即刻反馈。 2、哪些是保健因素?哪些是激励因素?P64 引起工作满意的因素有成就、挑战性工作、责任感、成长、晋升、认可等;引起工作不
冲突是指一方(包括个体、群体或组织)认识到另一方正在或将要采取阻碍、危害自己 实现目标的行动的过程。
冲突的类型?P240 分为建设性冲突与破坏性冲突。建设性冲突是指对组织有益的冲突,冲突的解决会给组 织带来一些积极的变化;破坏性冲突是指对组织有害的冲突。 3、如何解决人际冲突?P242 人际冲突的解决方式:竞争(不赢即输)、合作(双赢)、折中(相互让步)、回避(忽视)、 妥协(一方牺牲成全另一方) 第十章 1、组织环境的分类?P258 组织的外部环境可分为一般环境和具体环境。(一般环境是指宏观的,大的环境,如经济 环境、法律环境,社会环境等) 2、组织结构的变革趋势?P263 专门化、部门化、扁平化、分权化、矩阵式 3、扁平化组织的特点? 管理层次减少,幅度加宽,决策更快,成本降低
职位权力 第九章 1、权力的类型?P231
1、职位权力。(1)合法权。这是指由于拥有其他个体或群体认可和接受的正式职权而产 生的权力。(2)报酬权。这是指一个人拥有的给予他人报酬的能力。(3)强制权。这是指个 人操作惩罚手段的能力。2、个人权力。(1)专家权。这是指由于具有他人承认的知识、技 能而产生的权力。(2)参照权。这是指由于具有他人喜欢、仰慕的人格特质而产生的权力。 2、什么是冲突?P240
力带来的不良后果。主要措施包括:(1)团队建设;(2)行为塑造;(3)事业咨询;(4)帮 助员工处理精神衰竭;(5)实行放松训练;(6)提供健康项目。 第六章 1、群体的类型?P144
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命令群体和任务群体;非正式群体:兴趣群体和友 谊群体。 2、什么是团队?P151
团队是由数名知识与技能互补、彼此承诺协作完成某一共同目标的员工组成的特殊群体。 群体和团队的区别?(理解) 群体:个人目标的实现(1+1=2);团队:大家的能力、结构互补,有共同目标(1+1>2) 3、群体的动力有哪些?P146 群体动力的主要维度有角色、规范、地位和凝聚力四方面。 4、什么是从众?P149 在群体规范的压力下,个体会改变自己的态度与行为,从而与其他成员保持一致,这就 是从众。 5、什么是跨职能团队?P152 跨职能团队把各种工作领域具有不同知识、技能的员工组合起来识别和解决共同的问题。 第七章 1、沟通的类型? 按沟通的媒介:口头沟通、书面沟通、非语言沟通 按沟通的方向: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平行沟通、斜向沟通 按沟通渠道的性质: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 2、分析沟通失败的原因之一知觉偏差 P180 受知觉者、被知觉者、知觉情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知觉常常发生偏差。常见的偏差有: 1、晕轮效应。当知觉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印象后,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 特征,这就是晕轮效应。2、刻板效应。是指人们对某个群体中的人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 的看法。3、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人们根据最初获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不易改变,甚至 会左右对后来获得的新信息的解释,这就是首因效应。4、宽大效应。个体在评价他人时, 往往更多地对他人作出积极的、肯定的评价,即评价他人时总有一种特别宽大的倾向,这就 是宽大效应。5、投射。是指个体把自己所拥有的特质推而广之到他人身上的倾向。6、证实 偏差。人们既有的观念或期望会影响其社会知觉和行为。 第八章 1、领导者与管理者的区别?P203 领导与管理在类似活动上的侧重点各不相同。例如,管理意味着操纵事情、维持秩序、 控制偏差;领导意味着前进、指挥、带领跟随者探索新领域。管理者通过计划与预算处理复 杂问题,设置目标,确定完成目标的方法,分配资源以实现目标。相反,领导者首先规划组 织的愿景以引导下属的行为。 2、领导行为理论——管理方格?P206 表格 8-3
1.9 型 乡村俱乐部管理 9.9 型 团队管理理想领导方式 1.1 型 贫瘠管理 9.1 型 任务管理 5.5 型 中庸之道管理
高 9 1.9
9.9
8
7
关6
心5
5.5Biblioteka 人432低 1 1.1
9.1
123456789
低
关心生产
高
3、领导权变理论(LPC 理论)P207 情境控制度与下述三种情境因素的状况有关:(1)领导者-成员关系;(2)任务结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