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业简析
一、行业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2)
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2)
2、主要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 (2)
二、行业概况 (3)
三、上下游产业链结构 (4)
四、行业竞争格局 (5)
五、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6)
1、有利因素 (6)
(1)国家产业政策支持 (6)
(2)通用机械行业的巨大需求 (7)
2、不利因素 (8)
(1)行业标准欠缺、多为非标准化产品影响产业发展 (8)
(2)通用机械行业转型升级的挑战 (8)
六、市场需求及变动趋势 (8)
1、市场需求情况 (8)
(1)各行业技术改造带来的需求 (9)
(2)国家政策及技术进步支持带来的需求 (9)
(3)供需不对称带来的需求 (9)
(4)传统产业的竞争带来的新需求比如汽车行业的带动 (10)
2、行业市场容量及其变动情况 (10)
七、行业风险 (12)
1、宏观经济风险 (12)
2、下游行业需求变化风险 (12)
一、行业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专用设备制造业的监管单位是工信部及其下属分支机构,该部门侧重于行业宏观管理,目前该行业尚未设立行业协会。
公司产品不涉及须取得主管政府部门专门许可的项目。
2、主要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
(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
鼓励类:“十四、机械”之“4、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工业自动检测仪表与传感器,原位在线成份分析仪器,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低功耗智能传感器,电磁兼容检测设备,智能电网用智能电表(具有发送和接收信号、自诊断、数据处理功能),光纤传感器”
(2)《“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之“三、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之“(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5.智能制造装备产业。
重点发展具有感知、决策、执行等功能的智能专用装备,突破新型传感器与智能仪器仪表、自动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等感知、控制装置及其伺服、执行、传动零部件等核心关键技术,提高成套系统集成能力,推进制造、使用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支撑先进制造、国防、交通、能源、农业、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发展和升级。
”
(3)《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之“四、重大工程与
区域发展重点”:“5. 智能制造装备创新发展工程。
围绕智能制造过程中的感知、决策、执行三个关键环节,突破新型传感、高精度运动控制、故障诊断与健康维护等关键技术,大力推进智能仪表、自动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关键执行和传动零部件的开发和产业化,开展基于机器人的自动化成形与加工装备生产线、自动化仓储与分拣系统以及数字化车间等一批典型标志性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推进智能制造技术、智能测控装备和智能基础制造装备在石油化工、煤炭开采、发电、环保、纺织、冶金、建材、机械加工、食品加工等典型制造领域中的示范应用。
到2015年,智能制造装备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建成,具有知识产权的智能测控装置及关键执行和传动零部件研制能力显著增强。
”
二、行业概况
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业的主要产品是对生产过程进行自动检测与控制的基础手段和设备,是国家重大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工业现代化、信息化及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实现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
20世纪70年代初,在国内自动化刚刚开始被接受,80年代控制系统、仪器和企业系统整合趋势和需求不断发展,在90年代出现了爆发式增长。
20世纪80-90年代,该行业在国内形成了三大生产基地和八大骨干企业。
三大生产基地分别为重庆、上海和西安,八大骨干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