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实验开启智慧之门
奇台四中李晓辉叶淑娟物理学是一门立足于实验的学科,许多物理知识都是从实验中得出的大多数的学生对物理实验有天生的喜欢和莫名的兴奋。
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上物理课,爱物理,最终能学好物理的关键就是实验教学。
在教学中我尽量改进和补充一些小实验,提高课堂实效。
好奇心人皆有之,中学生更喜欢有趣,新奇。
在物理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进入到多彩有趣的物理世界。
当物理知识以可听可见可闻可感的形式出现在他们的面前,他们一定会爱上这门学科。
在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虚像是一个教学的难点,我设计了一个小实验,在像的位置放置一个空玻璃杯,透过玻璃板,看到杯中有一支点燃的蜡烛,向杯中加入水,观察像是否被淹灭。
这是一个非常有
趣的实验,当学生看到杯中的蜡烛并没有被水淹灭,实验的惊喜一定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能力是在活动中才能得到提高和锻炼。
在物理教学中可以创设多层次多方位的活动,让学生动手动脑参与到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我在教学中采用的方式是增加学生的
探究活动,利用身边的物品把尽可能多的演示实验变成学生探究活动。
九年级课本中有一个滚摆的实验,如图1,要揭示的是“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这是一个传统的实验,并且易于操作,可
是我总觉得它很生硬,能量的转
化是生活中很常见的现象,课本
中以一个很纯粹的实验来引入这
个知识,我觉得不合适感觉和生活脱了节。
小小的悠悠球是很多人的掌中宝,大人小孩都喜欢玩。
当你绕好线后,一松手球下降了,而且
越来越快,当到底端时,又会上升,如图2,如果用悠悠球作为课堂上的实验,不是也能很好的说明问题吗?而且采用悠悠球作为实验器材,还可以把这个试验由演示实验拓展为学生实验。
小小悠悠球也会成为课堂中的一个亮点。
在初中的物理课堂中,气球可以为电荷服务。
气球可以很称职的完成几个小实验,带电的物体可以吸引轻小的物体,用摩擦过的气球可以吸引头发,水流,纸屑。
当用摩擦过的气球吸引纸屑课堂效果非常好,最可贵的是我们还可以观察到被吸引的纸屑很快向外飞出,它说明了接触也可以带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课本中的实验由于受湿度,人导电等因素影响不易成功,用气球设计“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这个实验会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如图3,两个气球与毛皮摩擦后,当它们靠近时相互排斥,实验现象非常明显。
对于“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这个实验在讲明摩擦起电的实质,相互
摩擦的物体带异种电荷后,也可以用气
球设计实验,气球与头发,毛衣摩擦后
会“粘”在上面,不会掉下来。
只要我们在生活和教学中,时刻做
有心人,充分利用身边的生活资源,常见的物品可以成为课程资源,这本身就是创新的体现,因此我们要努力开发和有效利用生活资源,来为我们的课堂服务。
总之,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灵魂,我们如果能更大限度的发挥实验教学的魅力,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而且能够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让物理教学能为提高公民科学素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