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感悟1、平淡无味,润物细无声。
老师就是从上好每一节课,改好每一本作业,写好每一次板书中,时时处处给学生启蒙。
水至柔至弱,滴水能穿石。
老师就是从一次谈话,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中,点点滴滴教学生做人。
2、每一位为人师者,放弃了一个学生,可能会减少你的工作压力,可能会提高你的教育质量,可能会给你赢得荣誉,但你放弃的却是一个孩子的美好前程,放弃的是一个家庭的希望,留给自己的也将是一个永远的遗憾!!不论现在或是将来,我们都有为人父母的一天,如果换做你的孩子由于某些原因受到他(她)老师不公平的对待或是被老师放弃了,你又做何感想呢3、宽容体现一个人的修养和气度。
我们常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而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心怀。
可我们有时候,又为什么容不下一小点沙粒和微尘!一个人的胸襟能容多少物,每个人的表现是不同的。
心理学者研究表明:学养+见识+气质+品质=容量。
宽容,能使人与人的关系如沐春风、如饮甘露;狭隘足以让人的心灵流血、两败俱伤。
心不容物会失去英才,海纳百川沃野娇秀,大肚能容天高地阔。
4、对大多数老师来说,工作就是这样琐屑而平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既不会有可歌可泣的闪光事迹,也不会有悲壮辉煌的精彩瞬间。
师德,就融入在平平淡淡的工作中,体现在点点滴滴的小事中。
平平淡淡才是真,点点滴滴皆育人。
“学无常师,惟德所在”,师德不就平淡如水吗? 如果有人想诠释师德的内涵,我会说:师德如水,而真水无香。
5、对于一个优秀的教师而言,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是丰富精彩的生活本身!教师的一生也许终不成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他应像山间的小溪,以乐观的心态一路欢歌,奔向海洋;当如馨香的百合,轻展带雨的花瓣儿,聚合摇曳的身影;当如灿烂的星辰,甘于在静寂里守望天空。
只有这样,他才会在付出青春韶华,付出苦汗心血的同时,收获桃李芬芳,实现人生自我。
6、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子女一样来爱护,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学生一视同仁,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相互理解和尊重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7、一个爱岗敬业的教师,不会满足于仅仅依靠经验教育人,他会着力教育,发现并按教育规律的要求科学施教。
教师不应拘泥于前人,无论是备课、上课,还是批改作业,管理班级,都应将自己的教育行为置于科学认识的洞察之中,在教育规律限定的范围内科学地规划、组织、实施,因材施教。
8、人的一生中会遇到不顺心的事,会碰到不顺眼的人,如果你不学会原谅,就会活得痛苦,活得累。
原谅是一种风度,是一种情怀,原谅是一种溶剂,一种相互理解的润滑油。
原谅像一把伞,它会帮助你在雨季里行路。
9、古人云:“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林;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塑造灵魂这一神圣的使命是金钱所无法衡量的,教师——这个阳光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虽然我们很清贫,但是我们也是最富有的,因为,我们是春天播撒种子的人,我们心中有着秋收的期盼;我们也是清晨的一缕阳光,我们有着勇往无惧的精神,是任何乌云也挡不住的;我们还是夜空中的启明星,我们有着奔向光明的执着!勇往直前吧朋友10、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
热爱学生,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同情学生的痛苦与不幸,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
11、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
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
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
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
教师爱学生体现在“严”和“慈”上。
常言道:“严师出高徒。
”又说:“严是爱,宽是害。
”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不严格训练,是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
12、勤业,就是勤奋地从事自己的工作,这是尽职尽责的态度在日常工作中的具体展现,也是人的生命价值在平凡的点滴的具体事务中实现的惟一途径。
学校无小事,教育无小事。
每一个教案,每一堂课,每一次作业,都需要去认真对待;学生上学、放学,课间活动,午间休息,都需要去密切关注;思想、心理、学习、身体、个性发展,都需要去全面关心。
13、家长是一支蕴藏着巨大教育潜力的队伍,他们中间很多人的素质并不低于教师,教师只有放下架子,经常虚心地听取家长的批评和建议,才能调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的积极性,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
从天堂到地狱到底有多远?天堂,多么令人心驰神往的字眼!那是众望所归的美好境界。
那里没有世俗没有功利,没有喧哗没有吵闹,却多了一分一淡泊一分祥和一分宁静一份和谐。
相反地狱,则意味着黑暗恐怖和残忍,那里到处生杀予夺,血肉横飞,处处肃杀逼人。
那么,天堂到地狱的距离有多远呢?是遥不可及还是近在咫尺呢?这倒让我想起了一则从朋友那儿听来的一则小故事:一天,一位哲人向上帝提出了天堂与地狱的质疑。
上帝对这个人说:“来吧,我让你看看什么是地狱。
”于是他们进进入了一个房间,一群人围着一个大锅汤。
每个人看来都面黄肌瘦,流露出绝望的神色。
仔细打量,才看见每个人都拿着一只可以够到锅里食物的汤匙,但汤匙的柄比他们的手臂长,没法把东西送进嘴里,他们个个很是悲苦而又无奈。
上帝又对这个人说:“来吧,我再让你看看什么是天堂。
”于是上帝领他们进入了另一个房间,这个房间和第一个房间没什么两样:一大锅汤、一群人、一样的长柄汤匙。
但每个人津津有味地吃着他人送到嘴边的食物, 都很快乐,当然他也没忘记将食物一勺一勺的喂养他人。
看了这样的情况,这个人不解,“为什么这里的人个个喜形开色,而另一个什么都一样的房间中人们却活得那么凄惨?”上帝微笑说:“其实很简单,在这儿他们会去喂别人。
”由张厅长所提及的“天堂·地狱“这个话题,我不仅想到了眼下正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夹缝中行走的中国教育的尴尬困境。
我想,素质教育的推行是众望所归,也应该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身体力行的自觉行为,而不能单凭教育行政部门铺设的一道道高压线来约束来规范。
当我听得一位身居要位的教育行政领导义正辞严地再三重申“眼下我们宁可不要质量也得要规范”时,我品出了他心中的苦楚与无奈。
什么是素质教育?按照国家教委朱开轩主任的话说,“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往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的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什么是应试教育?所谓“应试教育”,是指在我国教育实践中客观存在的偏离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倾向。
在教育官员、教育局长、各个校长的口中,在学者教授文人墨客的笔下,素质教育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素质教育的蓝图描绘的天花乱坠。
然而,时至今日,素质教育对我们而言,也只能说是海市蜃楼可望而不可及。
全国有上万所大中小学,有哪一所学校敢理直气壮地站出来说“我实行的是素质教育”?但面对神圣的中考高考,无论是初中教师还是高中教师还得崇拜得五体投地。
我想,如果我们的教育改革不能再这样存在两张皮了,教学环节再花哨,考试还是原来那样,所有的努力都是白费。
没有素质考试哪来的素质教育?!理想的素质教育的好处是众所周知的,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坏处也众所周知的。
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今天,应试教育在学校包括普通学校和重点学校仍然大行其道,值得世人深思。
这倒让我想到了这样一个从朋友那儿听来的教学案例:一份小学的语文试卷上有位教师出了这样一个阅读问题:“雪融化了是:___?”大多数学生的答案是:水,这个标准答案赢来了老师的喝彩,老师也给了学生一个满分。
但是有一个女孩却因为答案是“春天”而被老师无情地判为零分。
“雪融化了是春天”,这是一个多么奇妙的想象,这是一个多么富有创意的答案,可就因为与标准答案相悖,这答案就被老师视为离经背道异想天开而失分。
老师就是这样无情的剪断了学生想想的翅膀,并将学生求异思维的火花残忍的熄灭。
我们必须承认,要推进素质教育,我们的教育行政领导要面临多重的压力,一是来自社会评价、家长观念等方面的压力,二是目前教师素质、教育投入等现实条件的制约,三是一些教育工作者对于素质教育的理解和认识的浮浅也偏差。
奋战在教学第一线的老师,他们其实是教育行业里最可怜的人。
领导天天在上头高呼“素质教育”,而学生及其家长天天在下面要成绩。
这实在是让一线的老师们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
因此,在素质教育口头上大受欢迎、应试教育必须顺从的大气侯下,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夹缝中生存的一线教师真的是处于小老鼠钻风箱两难的境地。
无论我在教学中多么努力地尝试新教法,考试一到,还科凝心聚力,一切都要为考试让路。
一如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素质教育既是一种理想追求,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推进素质教育贵在务实,重在落实。
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已经遭遇到了各种难题,而且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解决,但这不等于可以无所作为或是勉为其难。
当前最重要的是找准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依据客观条件的成熟程度,稳步扎实地推进。
欲想缓解和减轻“应试教育”造成的负面影响,进一步促进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各级教育行政领导必须求真务实。
一是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采取务实措施落实素质教育。
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消除教育部门、学校、教师抓素质教育的顾虑和担心,才能使他们不至于瞻前顾后缩手缩脚,才能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完善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
二是教育部门要区域教育实际,创造性地抓好政策落实和素质教育实施的指导工作。
要强化学生德育和行为规范教育,从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出发,强化养成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以学校为主阵地,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学生德育体系,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深化教学改革,以课程改革为重点,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规范办学行为,开全开足课程,创新课堂教学评价,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要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着力建设具有素质教育理念的精神文化,构建起人本管理模式,真正让学校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花园家园和乐园。
让教师视教书育人为一件赏心悦事。
三是改革对学校、校长和教师工作业绩的评价制度,及时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要制定素质教育评价标准,定期对学校、校长和教师落实素质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估,并把评估结果与学校、干部和教师政治经济利益直接挂钩。
素质教育其实是每个合格老师心目中的教育理想,然而理想和现实往往是存在差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