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写作提高技巧中国传媒大学和平讲授*中国新闻奖电视消息参评标准:1、长度控制在4分钟内2、新闻要素完整、时效性强、角度新颖、内容充实、信息量大、结构清晰、语言文字精炼、报道准确。
3、连续性系列报道,主题鲜明。
第一部分:电视新闻写作基本规范一、写作前提:1、齐备的画面素材:A、看素材,记镜头地址和场记单,选择将使用的镜头;B、最先设计的是开头、结尾两个画面;C、注意画面表现的形象性和可视性;D、有画面表现和支撑的可能性。
(更实用的经验,先不忙扒素材,而是先沉淀,搭建全盘结构,精心构思。
)例:北京公交卡发行,第一个画面肯定是从小人物入手,邓大爷公交上使用的感受,市民的反应,街景等,而不是会场。
结尾要有提升和评论,不要虎头蛇尾.2、整体的声画思维电视新闻写作是电视传播过程中口语的撰写和组合。
声画思维——准确进行声音和画面的组合。
A、说到相应问题应有相应画面;B、让人物说与他身份相符的话。
例:“校车”司机说车辆的碰撞试验,检测性能如何好就不妥。
*电视新闻写作的内容构成单篇消息新闻节目1、导语1、开场白2、正文(解说、采访、实况同期声)2、串联词3、结尾3、结束语*电视新闻文本的特殊作用1、信息的传递与补充首要功能:交代新闻5要素和基本事实。
(有的要素只有解说词才能介绍清楚。
)注意:文字稿不要重复画面已经明确的信息,而应该补充、深化画面,告诉观众看不到的信息。
&先进人物报道例:巨晓林:陕西“小巨人”改写中国铁路电气化施工教科书(非常规高、大、全人物形象,有人性化、兴趣、爱好等。
后期加入音乐、动画,结尾用配乐诗朗诵。
)优点:对比式导语(1.6米个儿,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小巨人”),开头是用一个具体的事例(同期声)来说明人物,而不是空洞的文字解说,注意拍摄时抓细节,用工友同期声充当画面解说词,现场没有的画面,找当年的笔记本、照片等丰富信息的表达,调集过往资料补充。
缺点:标题太长,将小人物放得过大,标题中放入过于庞大、空泛的信息。
只说一件事,如:袁隆平超级稻突破900公斤。
观众只记得住不超过12个字的标题。
工长的采访空洞,对“小巨人”的发明带给工程的省时省工没有前后的对比和具体的佐证。
2、叙事的整合与过渡讲故事的艺术:叙事学内容,怎样铺垫矛盾,引发冲突、高潮,跌宕起伏。
文字稿在故事中艺术地安排叙事时间,使故事中的各个事件形成一个因果逻辑链,通过语义的逻辑力量将图像联接成一个整体,使文字与图像共同为传播同一新闻事实互相配合。
在结构上,艺术安排叙事时间,解说词承上启下,担负起蒙太奇的特殊作用。
取材于新闻发布会,经过策划,做出可视性很强的消息。
长标题停留时间应加长,除了主标题,还有子标题不断飞出,停留时间延长,大量背景音实况做铺垫(音量有控制),增强现场感,标题引发收视兴趣。
袁隆平报道标题不如改为“90后专家袁隆平怎样怎样”更吸引人。
3、多义的分辨与引导文字擅长表现间接信息,表现过去和未来,抽象的数字或心理体验。
电视新闻写作要发掘画面背后的深层涵义,揭示画面难以表达的信息,与画面相辅相成,达到声画结合的最佳效果。
电视新闻稿要求运用准确语言解说。
4、主题的揭示与深化运用文字概括性强、思辨性强的特点提炼新闻事实的价值和意义,用简短的语言在导语中把意义进行概括。
——言论立台(记者现场点评,记者的出镜是经过缜密的思考和策划的。
在信息传达之后阐明信息背后的价值,信息的价值是什么,是帮助大家去思考,是记者的工作。
通过理性的分析和思考,而不是空洞的口号进行主题的揭示和深化,增加节目的厚度与精彩,体现和彰显媒体的力量。
)图像通过文字的提升充满观念和思想的内涵,文字通过图像的生动感人使观念和思想变得具体、深入人心。
用纪录片方式提问:“你幸福吗?”真实纪录各种反应。
(测试)1995年,纪录片《北京的风很大》,让老百姓说话,打造了一片亲民风。
*电视新闻写作的人本要求1、讲究准确与客观(一切让事实、画面、同期声说话。
重要的事实、人名、地名、相关数字、涉及的概念要准确,写作时要注意“最”字的使用,要有限制范围,什么地方的“最”,要有权威部门认定。
)2、注重人文关怀(但不要在解说中加入过多的感情充沛的描述、诱导、感叹、赞美等主观因素来试图引导观众情感。
)3、简单通俗口语化(避免使用生僻难懂的词汇、注意语音清晰、尽量使用双音词、使用短句、写完朗读检验是否顺耳。
)4、做好数字化和术语的翻译5、控制使用被动句、倒装句、否定句第二部分电视新闻写作的提高技巧一、电视新闻写作突破的视角1、投身会议“逮”住好新闻。
是否一定要按照既定模式做新闻?可以跳出会议来做,抓住一点(亮点)来做。
例:《县委书记直陈统计数据漏洞》《野象肇事保险买单》《省委书记向官员支招如何与媒体打交道》《集装箱国标有了“中国声音”》(技术委员会第16次会议)《水费价格听证会上的“惊天一抛”》。
会议有没有百姓想看的内容?。
地市新闻联播要不要八成都是会议?。
会议新闻能不能和民生新闻嫁接?《荆州新闻联播》、《遵义新闻联播》11月8日报道18大对比。
荆/现场音做背景,开幕切入,接近性,从赴京的荆州代表切入,有荆州形象、声音,同时还有本地元素的挖掘,如十八大纪念邮票荆州设计者他的设计理念及其相关的介绍。
信息量大、节奏快。
主持人不仅是播报员,还要是信息联结员,要有承接、过渡、总结、提示、补充。
采访要找对对象(对象要有特点、张力、表现力),被采访者说的说的要有具体的东西。
记者采访设计问题一定要有针对性、要具体引导、要口语表达。
找到采访对象和自己的媒体或相关主题的关联来设计采访问题。
如作为铁道部记者采访青藏铁路通车,提前了解韩红演唱过《天路》,郭晶晶的爸爸曾是火车司机等背景资料,再设计问题。
标题有切实性内容,都有子标题,停留时间较长;。
要有提前策划,这是节目差异化的关键;。
要有背景资料铺垫,除会议新闻外有画面,都需要提前下功夫,提前完成。
什么样的背景环境能突显采访对象,为什么要选那么一个地点,关于那个地点的背景介绍。
如:十八大组合报道,荆州台选择的渔船、棉花地的高音喇叭、新村的新旧变化等。
——信息立台!(节目有章法、有构思、时政新闻唱短求精。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改革趋势(主流导向)1)亲民2)增加直播新闻评论员3)播音员语速由目前320字提高到360字/分如:“你幸福吗?”“寻人启事”2、领导报道“新式”风采录。
要不要领导每次出现都说全职?。
领导出席在消息的什么位置出现?。
领导出境都是文件摘要或空话?。
目前的固有形式领导真的喜欢吗?如:央视《胡锦涛视察汶川地震》,结束语胡锦涛鼓励女大学生说的一番话,画面落在一个小婴儿身上,看似对女大学生说的其实是对全国人民说的,画面语言很有寓意;“新疆台《张春贤“逛”夜市》抓住生动鲜活的画面、大量有具体内容、个性化的同期声、现场声,表现了省委书记的平和、亲民和“人味”。
3、逆向思维“挖出”新题材。
传统报道思路有时会走进死胡同。
变化角度能增加新闻的精彩度。
思维模式决定报道模式。
有些新题材实则是需要思维策划的例:上海台《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世界第一》、《交警来开会,高速路堵车》4、精妙细节“增色”价值点。
细节是让观众记住报道的关键。
选取特别之处作为新闻的细节。
新闻价值靠细节表达升华增色。
你能回忆起你曾使用过的细节吗?例:新闻特写《长城上的保洁员》,清扫两块砖要弯8000次腰,背上垃圾要两个人拉着才起得来,记者体验背垃圾,给记者的肩部垫矿泉水瓶……《致敬抢修哥》,跳粪坑、红短裤、手臂上的蚂蝗……《买买提的心愿》废旧保险箱,卷成细长条塞进去的钱币……5、以小见大唱响“主旋律”。
华尔街日报体给电视新闻写作的启发(适用于非事件类题材的叙述,以具体事例、小人物、小事件、小细节开头,自然过渡进入新闻主体,再将要传递的新闻大主题、大背景和盘托出,集中力量深化主题,结尾呼应开头,回归开头人物进行主题升华,从小处落笔向大处扩展,感性生动。
)例《李百祥搬家》小人物大主题《赵希海18年“还债”18万棵树》(环保主题)《庄稼汉情注国家》(能源法)《农民何金荣和他的三代车》。
小人物的电视刻画要紧贴主题旨意5、严密结构“成就”好新闻。
写作前思考这篇报道行文。
电视新闻有哪些巧妙结构。
创新电视新闻的结构表达。
好的结构是获奖的加权数例:广播评论《田》(对“田”字进行说文解字,剖析农民的土地问题。
构思精妙、选材好、结构好)《安徽沿江“屠龙记”》(烟囱改造)有力度的语言文字(将工业污染形象生动比喻为“乌龙”、“黄龙”、“火龙”,靠点评功夫、评论思维。
)《追光逐影武汉迎送日全食》(结构:日事前——日食中——日食后。
日食前,采访天文爱好者、市民心情、准备;日食中,描述动物的反应,用生活化语言表述动物,而不是念说明书。
全黑时巧妙采访动物反应是高潮,升光时回到人的采访,即日食后谈观后感。
有交叉、跳跃感、有张有弛。
出镜记者兵分九路:112指挥中心、江边第一观测点、中科院、机场、水族馆、动物园等9地采访报道,统一着装、标志,吸引眼球,采访对象一中一外,均衡采访,采访同期声运用不就事论事,有提升,到一定高度,大气。
现场出镜,接力报道,统一编串,将兵分九路的简练报道有机结合,很厚重,报道出寻常百姓不知道的事实,而不是浮在表面上。
多角度、多机位、注意采访对象、地点的选择。
字幕提示,如8点14分初亏等。
但缺失天全黑时现场惊叹声、欢呼声。
《万亿元投资“加减乘除”》浙江台投资应对金融危机,用“加减乘除”的精妙构思,报道形象、生动、惟妙惟肖。
*民生新闻——以民众“身边事”、“麻烦事”、“稀奇事”、“关心事”为主要报道题材,通过记者现场调查、跟踪报道、嵌入式、体验式等灵活多样的采编方法,反映具有实用价值、娱乐价值、情感价值的报道。
推荐看《舌尖上的中国》、《信仰》科教片、党建(怎样将枯燥题材变生动,从老宅子讲起,红色人物、讲故事)例:老城杨柳街惊现迷路猴(遵义台)导语缺乏最具核心价值点,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某某猴缺乏背景介绍。
电视文本要考虑逻辑顺承关系。
*荆州《江汉风》与《直播遵义》比较时间:10月7日史上最长黄金周前者线性播出后者散点(没有逻辑链接)图片新闻(有图说事,群众参与)有活生生的人物(民生新闻不仅是鸡毛蒜皮,有人物的生活、喜怒哀乐、个人魅力。
如登山爱好者,荆州人的故事,向上的志向,从人物身上看到一种荆州精神,彰显力度、触及心灵、精神内涵。
)不仅学一种模式,注意写作时的着力点,着墨精当。
“我的微电视”,荆州方言配音,网友提供视频。
观众发来画面,贴近性,观众看到自己的主张、观点、形象。
遵义台《超级稻》缺乏背景交代,都是静态画面,没有使用电视多种手段。
要将民生新闻往大主题上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