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南省十三五天然气规划11.24(排版)

河南省十三五天然气规划11.24(排版)

河南省“十三五”天然气发展规划(2016—2020年)(征求意见稿)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南省能源规划建设局2016年11月前言经过多年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拓展,天然气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清洁能源支撑。

“十三五”期间,天然气行业面临着经济发展新常态和能源结构调整的双重背景,国家将深化油气领域改革,市场化定价、管网设施公开准入和管道保护等措施将进一步吸引更多的市场主体进入上下游产业链,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此外,一带一路、中原城市群战略的实施、城镇化发展、大气污染治理强力推动,继续为天然气消费提供了强有力的发展动力。

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顺应天然气发展新形势,科学谋划我省未来五年天然气发展,对于保障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天然气发展规划(2016-2020年)》(国家能源局)和《河南省“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等,制定本规划。

目录第一章发展基础 (1)一、发展现状 (1)(一)气源供应日趋多元化 (1)(二)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1)(三)利用规模大幅增加 (2)二、面临的形势 (4)(一)面临的机遇 (4)(二)面临的挑战 (6)三、市场预测 (7)(一)需求量预测 (7)(二)供需平衡分析 (10)第二章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12)一、指导思想 (12)二、基本原则 (12)(一)坚持外引为主与自产为辅相结合 (12)(二)坚持整体规划与区域协调相结合 (12)(三)坚持保障供应与高效利用相结合 (13)(四)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13)三、发展目标 (13)(一)资源 (13)(二)利用 (13)(三)省内基础设施 (14)(四)天然气调峰 (14)(五)环境效益 (14)第三章重点任务 (15)一、统筹引进资源,夯实资源基础 (15)(一)积极引进外来资源 (15)(二)推进省内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 (15)二、完善基础设施,提高保障能力 (16)(一)加快天然气管网建设 (16)(二)支持天然气储备应急调峰设施建设 (19)三、拓展应用领域,扩大利用规模 (20)(一)不断扩大天然气消费区域,持续提升城市气化率 (20)(二)以调整能源结构和改善大气环境为目的,实现燃料升级 (20)(三)优化电源燃料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1)第四章保障措施 (22)一、加强组织领导 (22)二、强化规划引领 (22)三、加强管道保护 (23)四、深化市场体制改革 (23)附表1 河南省输气管道现状一览表 (25)附表2 河南省天然气在建长输管道一览表 (30)附图1 河南省天然气管道现状图 (32)附图2 河南省天然气管道规划图 (33)第一章发展基础一、发展现状发展至今,随着西气东输、榆济线、平泰支干线等国家大型输气管道的投入运行,我省的天然气供应条件大幅好转,刺激天然气行业快速发展,2015年,全省天然气消费总量达到65.7亿立方米,占全省能源消费总量的3.77%,形成了较好的发展基础。

(一)气源供应日趋多元化河南省利用区位优势,积极利用省外天然气资源,“十二五”末供应我省的天然气气源和供气量大幅增加,初步形成了以西气东输系统、榆济线等管输天然气为主和山西煤层气、义马煤制天然气、中原油田天然气等为辅的多元化供应格局。

(二)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十二五”以来,全省继续推进天然气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西气东输二线平泰支干线等国家干线管道河南段,并配套建成了博爱—郑州、中原油田—开封—薛店等省内支线管道。

中原油田文96储气库投入使用。

十二五期间,开工建设了南阳—信阳支线、开封朱仙镇—尉氏洧川镇-许昌鄢陵县天然气管道等一批省内支线管道,配合完成了西气东输三线、新粤浙管道(新疆煤制气外输管道)、中原油田文23储气库、平顶山盐穴储气库等一批天然气基础设施项目前期工作。

截止2015年底,河南省已建成天然气管道总里程5491.3公里,其中:国家干线总里程1108公里,国家支干线总里程766公里,煤层气管道总里程152公里,煤制气管道总里程196公里,已建成地方支线总里程3244.3公里。

全省18个省辖市均已通上管道天然气,除三门峡、南阳、商丘外,其余15个省辖市全部实现双管道或多管道供气,90%以上县已通上管道天然气。

全省形成了“三横两纵”通贯南北、纵穿东西的“井”字形国家干线网络。

(三)利用规模大幅增加2015年,全省天然气消费量65.7亿立方米,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3.77%,较“十一五”末,年消费气量增长80%,能源消费占比增长1.27个百分点。

全省用气市场进一步扩大,居民、公服、天然气汽车、工业等用户稳步增加,新增洛阳、三门峡、南阳、商丘4个通上管道天然气的省辖市。

全省18个省辖市全部用上管道天然气,通上管道天然气的县达到90%。

全省气化居民户581.4万户,气化人口1990.2万人,城市居民天然气气化率达65%,天然气发电装机共计156万千瓦。

消费结构方面:城市燃气用气量37.68亿立方米,约占57.35%,主要包括城市居民生活、商业、公共福利和燃气汽车用气;工业燃料用气量21.40亿立方米,约占32.57%,主要包括中铝河南分公司、安彩集团、舞阳钢铁公司、济源特钢厂等重点工业企业及一些中小型企业用气;天然气发电用气量4.12亿立方米,约占6.27%,主要包括郑州燃气调峰电厂2×39万千瓦机组、中原燃气调峰电厂2×39万千瓦机组用气;天然气化工用气量2.5亿立方米,约占3.81%,主要包括中原化肥厂、驻马二、面临的形势当前,中国经济已迈入新常态,能源消费整体增速放缓,2014年,中国天然气消费结束了连续十多年两位数的增长历史,消费增速下降趋势将持续存在,河南也进入调整期。

另一方面,天然气是优质高效清洁的低碳能源,一带一路、中原经济区、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等战略的实施、城镇化发展,全社会节能减排、大气污染治理强力推动,给天然气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十三五”期间,河南天然气行业机遇和挑战并存。

(一)面临的机遇国家明确我国能源发展要推进能源消费、供给、技术、体制四个革命,为我省加快转变天然气发展方式、深化天然气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天然气健康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1、能源消费革命提升天然气需求在经济增速换档、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新常态下,能源绿色转型要求日益迫切,能源结构调整进入油气替代煤炭、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更替期,优化和调整能源结构还应大力提高天然气消费比例。

2015年,中国天然气消费占一次能源比重达到5.9%,河南省占比3.77%,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4.58%。

2015年,河南省经济增速8.3%,高于全国1.4个百分点,“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速8%,经济增长将带动天然气需求上涨,提升我省天然气消费比重是优化我省能源消费结构、实现我省能源消费革命的重要抓手。

2、大气污染防治倒逼天然气利用大幅增加我省紧邻京津冀地区,属于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区域。

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随后河南省政府印发实施《河南省蓝天工程行动计划》、河南省发改委、环保厅等十厅局联合印发《河南省天然气替代煤专项方案》,以上方案提出将积极实施清洁能源替代工程,削减和控制煤炭消费总量,不断扩大天然气代煤使用量,减少大气污染排放,这为我省天然气市场发展提供了机遇。

3、新型城镇化进程为天然气发展提供新动力新型城镇化将改变传统的能源消费模式,提高天然气消费量。

2015年河南省城镇化率约47%,十三五末我省城镇化率目标为56%。

随着我省城镇化深入发展,城镇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对天然气的需求也将日益增加,我省天然气消费比重将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4、油气体制改革推进现代化天然气产业发展十三五期间国家推动的油气体制改革将在放宽市场准入、完善管网建设运营机制、落实基础设施公平接入、形成市场化价格机制、完善行业管理和监管等方面深入推进。

依据国家改革总体部署安排,河南省将不断理顺体制机制,充分引入各种主体参与市场竞争,加快规范省内价格机制,加强监管力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逐步形成公平竞争开放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推进天然气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面临的挑战1、经济新常态下天然气消费增速放缓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呈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特点。

我国天然气消费结束了连续十多年两位数的增长历史,增幅大幅回落至5.9%,天然气在工业燃料、发电、化工和交通领域的利用受到抑制。

2015年全国天然气实际消费量1932亿立方米,远低于国家发改委在《天然气“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2300亿立方米目标。

河南省天然气利用属于起步较早的省份,初期有一定发展,2014年、2015年全省天然气消费增速大幅下降,与周边省份相比近几年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比重较低。

预计未来宏观经济发展对天然气消费的驱动力减弱,大幅提高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存在困难。

2、定价机制不完善对行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总体上讲,我国天然气定价是政府定价、消费者被动接受的局面,输配定价机制不够完善,市场化程度不高,尽管“十二五”末,国家在价格改革方面进行了一些工作,价格市场化改革的趋势开始出现,但定价机制仍不完善,对天然气行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河南省虽属经济大省,但人均生产总值不高,非居民用天然气基准门站价格水平却高于北京、天津、山东等经济较发达地区,天然气利用价格相对较高,导致对于气油煤性价比敏感的工业燃料、天然气化工、车用、发电等行业用气积极性减退,不利于大幅提高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势必影响全省天然气利用规模。

3、管道保护工作任务日益艰巨随着城镇化率逐年提高,我省城乡用气量快速递增,天然气管网分布越来越密,城市规划区范围不断扩大,管道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与城乡规划的矛盾时有发生,管道建设难度增加。

同时,“十三五”末全省天然气输送管道长度将超过7000公里,管输业主主体众多、管道标准不一、个别管道老化严重,加大了管道保护的监管、协调难度。

三、市场预测(一)需求量预测随着全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十三五”期间河南省经济年均增速将保持8%,继续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力度,“十三五末”天然气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7.5%。

结合全省天然气利用现状,本规划预计2016年全省天然气需求量为71亿立方米,2020年全省天然气需求量为150亿立方米。

十三五期间,年递增20.6%。

在天然气消费结构中,以城市燃气和工业燃料应用为主,预计到2020年,将占到用气总量的60%以上。

“十三五”末全省天然气需求量预测见下表:(二)供需平衡分析根据“十三五”期间,国家主干线规划建设情况及与上游气源单位对接情况,全省天然气资源供给情况见下表:根据天然气需求预测和资源条件分析结果,预计2016年全省天然气需求量70.85亿立方米,可利用的资源量71亿立方米;2020年需求量150亿立方米,可争取利用的资源量157亿立方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