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建筑
京师大学堂藏书楼 1899
京师大学堂-北大红楼 1918
北大三院 1918
中国建筑师探索民族形式的前奏
1925年,吕彦直在南京中山陵设计方案竞赛 中获得大奖,1926年在广州中山纪念堂设计 方案竞赛中梅开二度,再获大奖,这两项 建筑作品获奖后立即得以实施,开中国建 筑师创作民族形式建筑的先河,它们的诞 生奏响了中国建筑师群体探索民族形式建 筑的前奏曲。
华西协合大学合德堂
华西协合大学万德堂
华西协合大学钟楼
华西协合大学懋德堂-图书馆
华西协合大学懋德堂 中庭原始设计图
华西协合大学懋德堂中庭仰视
南京金陵大学建筑群,1913-
金陵大学东大楼西大楼
金陵大学 北大楼
1919
福建协和大学 1924-1927
南京金陵女子大学主楼 1921-1923
北京交通银行立面图 杨廷宝 1930-1931
中央体育场 基泰工程司 1929-1933
简约仿古
上海中国银行 陆谦受1937
早期创新
南京中山陵园音乐台 杨廷宝 1932
南京中央医院 杨廷宝 1931—1933
北京仁立地毯公司铺面改造 梁思成林徽因 1932
原型
北京燕京大学办公楼 1920设计1927建
燕京大学大门
燕京大学外文楼
燕京大学南北方阁
燕京大学水塔
广州岭南大学 哲生堂陆佑堂
1931
南京国民革命军 阵亡将士纪念塔
1931
官方建筑全盘西化
清末的最后十年以及辛亥革命后的最初几 年,大约在1901至1915年间中国官方建筑的 巨变。脱离中国传统建筑的轨道,走上了 完全相反的另外一条道路——追求全盘西 化的道路,这一时期由政府投资建造的政 府机构建筑与一些商会、大学建筑几乎全 部采用了西方复古主义折衷主义建筑形式。
印度
加尔各答 维多利亚纪念馆
斋普尔总督府
西方建筑直接传入
,
嘉兴天主教堂
杭州中山北路 天主教堂
澳门西望洋教堂
北京南堂
青岛德国总督公署
零散探索
追求新奇效果 接受西化的返乡华侨 民间追求西化
长春园大水法
北海老街
开平碉楼
北好楼
镇南楼
鬼村
策庐 邦庐
八角楼
瑞石楼
南通
济南津浦火车站,1909
济南商埠区
北京
都城北京对西方建筑文化的抵制比其他城市更为 强烈,这使北京城市的近代化进程相对滞后。 1900年以前,虽然设立了外国使馆,建造了几座 教堂,但西方建筑对整个城市并没有产生多大影 响,封建都城仍然维持着原有的运行机制与基本 的城市格局。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1901 年清廷宣布变法,举国上下掀起学习西方的热潮, 在思想观念上为西方建筑融入古都打开了突破口, 封建都城终于产生了主动引进西方建筑的动力。
南京中央博物院 徐敬直李惠伯
1936-1948
上海市政府大楼 赵深董大酉
1931-1933
局部仿古
广州市府合署平面图 林克明 1930-34
上海市图书馆 董大酉 1934-1935
南京国民政府外交宾馆方案 基泰工程司
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办公大楼 华盖
上海市体育场 立面设计详图 董大酉 1934-1935
1842.8.29南京条约签字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口通商
1858.6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英法公使长驻北京-牛庄(营口)登州(烟台)
城市肌理
1857年上海外滩
1880年上海外滩
1923年上海外滩
1894年上海南京路
1920年上海南京路
1936年上海南京路
天津劝业场,1928
中山陵头奖方案
中山陵二奖方案 范文照
中山陵三奖方案 杨锡宗
广州中山纪念堂 1926招标 1928-1931
民族形式探索的四种模式
整体仿古 局部仿古 简约仿古 早期创新
整体仿古
南京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陈列馆 1935-1936
南京潭延闓墓祭堂 1931-1933
南京中山陵园藏经楼
北京清末陆军部南楼1907沈琪
北京清末迎宾馆大门 1910
北京京奉铁路前门火车站 1903
资政院大厦方案 1909德国罗克格
南京江苏省咨议局1908孙支厦
武昌湖北省谘议局 1909
天津北洋大学主楼 1903
天津北洋大学主楼入口
上海南洋公学中院福开森监院
上海 南洋公学 图书馆
炸毁的正阳门,1900
资政院(民国国会,1912)
北京
北京使馆区
南京
南首都计划
租借地城市与铁路附属地城市
19世纪末,随着租借地与铁路附属地的产生, 在中国产生了一批新兴城市——租借地城 市与铁路附属地城市。
租借地
哈尔滨
大连
青岛
新加坡
旧市政厅
圣安德鲁教堂
莱佛士旅馆
唐闸工业市镇
大达机电碾米厂办公楼
南通俱乐部
濠南别业
教会大学
西方建筑师 民族形式 上海圣约翰大学怀施堂1894 与第二代海关大楼
圣约翰大学科学馆
圣约翰大学思颜堂
圣约翰大学思孟堂
圣约翰大学新科学楼
成都华西协合大学原始设计图 1912
华西协合大学怀德堂
华西协合大学雅德堂
华西协合大学嘉德楼
天津交通饭店,1929
天津英租界马场道
汉口江汉路
汉口江滨
商埠城市影响的扩散
随商埠城市影响的逐渐扩散,上海、天津、武汉 等商埠城市的近代化进程及这些城市的发展变化 对中国传统城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00年以后, 传统城市纷纷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程度上向近 代城市转型。
济南1904巡抚周馥奏请济南周村潍县自辟通商场
中国近代建筑
中国近代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西方建筑文化在中国的克隆、传播与变异 建筑师对中国建筑民族形式的探索历程
初始期 1840-1900
兴盛期 1900-1937 1900-1912 1912-1927 1927-1937
停滞期 1937-1949
近代城市
中国近代建筑发展的主流与方向——近代城市与 城市中新建筑体系的产生与发展,也就是中国城 市与建筑的近代化进程。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 近代建筑首先在广州、上海、天津、汉口等辟有 租界的商埠城市中产生与发展 。这些直接接受西 方建筑影响而实现近代化进程的城市是中国近代 主流城市 。
南通的近代城市发展应该算一个成功而特殊的例 子,它完全依靠个人的力量而发生变革,它由一 个普通的旧式传统城市在短短二三十年间(18951926)就一举成为全国闻名的模范县,而且采取 的方式又是完全有别于其他城市的地方自治的本 土形式,这一切,来源于张謇。 1895年开发唐闸建设大生纱厂为开端,1926年张 謇去世,南通建设缓慢乃至停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