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建筑史近现代建筑教育专题精品PPT课件
中国建筑史近现代建筑教育专题精品PPT课件
殖民地学校
也有一些外国人开办的殖民地学校 1911年日本在大连开办了含有建筑科的满洲
工业学校。它比苏州工专建筑科早12年,是 中国国土上最早的一所有建筑科的学校。 30年代,日本在东北占领区还有哈尔滨工业 大学、新京工业大学和大连工业学校都设有 建筑科。
近代建筑教育思想
近代中国在建筑教育思想山,明显受到学院 派建筑教育体系的影响,这在中山大学建筑 系和东北大学建筑系的教学中都有所反映。
梁思成的建筑教育培养目标
梁思成培养建筑系学生的目标是: 哲学家的头脑; 社会学家的眼光; 工程师的精确与实践; 心理学家的敏感; 文学家的洞察力; 梁思成的建筑教育思想和建筑教育实践,推
进了中国建筑教育的现代进程。
小结
1、中国近代建筑教育两个渠道; 2、梁思成形体环境设计教育体系。
中国现代建筑教育
中国现代建筑教育
新中国建筑教育背景情况
1952年根据苏联的强化专业训练的教育模式, 结合中国加强对教育领导的需求,中国高等 学校进行了一次全国规模的大调整,中国新 的建筑教育格局由此形成
50年代设有建筑系院校情况
同济大学和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成为土建类的 高等工业院校
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南京工学院、华南工 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中设建筑学专业。
古建筑史方面: 受聘于中国营造学社,考察测绘200多处古建
筑,成功破解中国古建筑结构奥秘。 与梁思成按图索骥寻找到唐代木构架建筑-佛
光寺,成功打破只有到日本才能看到唐代木 建筑的说法;
建筑教育方面:
先后任教于东北大学建筑系和清华大学建筑 系,为中国培养出众多出色建筑人才,做出 不朽的贡献
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建筑系,基本上沿用法国 体系,学制四年
中国建筑系发展高潮
高潮 30年代中国陆续开办了一系列建筑系科其中
比较著名的有: 重庆大学建筑系; 北京大学工学院建筑系; 上海圣约翰大学建筑系; 清华大学建筑系; 唐山工学院建筑系等
近代建筑系设立情况
这些建筑系的成立,大体上形成了包括国立、 省立、私立和教会开办的多渠道的建筑教育 网。除了这些全日制大学外,还开办了如上 海沪江大学商学院建筑科那样的夜大学。
留欧美建筑办学情况
发展 1927年苏州为中央大学。成为中 国高等教育学校的第一个建筑科。 1928年,东北大学工学院和北平大学艺术学 院也开始了建筑科。
东北大学工学院建筑系由梁思成创办, 教授有:陈植、林徽因等。 学制4年 教学体系仿照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 建筑艺术和设计课程多于工程技术课程。
1953年,湖南大学; 1956年,西安冶金建筑工程学院; 1959年,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 还有一些地方院校的建筑系或建筑学专业。
同年年底,梁思成去美国考察战后美国建筑 教育,并于1947年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顾问。 回国后,提出了体形环境设计的教学体系。
体形环境设计
梁思成的体形环境设计的教学体系是: 建筑教育任务已不仅仅是培养设计个体建筑的建筑,还要造
就广义的体形环境的规划人才。 建筑系改名为营建系,下设建筑学和市镇规划两个专业。 课程分为五部分: 文化及社会背景; 科学及工程; 表现技巧; 设计课程; 综合研究。 按包豪斯的做法聘请手工艺教师,推广现代派构图训练作业
现代主义建筑教育在近代也已传播到中国。 圣约翰大学建筑系表现得最为明显。它实施 的是包豪斯的教学体系,聘请的都是外教, 为中国现代建筑教育传播了种子。
梁思成建筑教育思想体系
中国近代建筑教育思想中,特别值得注意的 是梁思成提出的体形环境设计的教学思想。
1946年,清华大学开办建筑系,由梁思成任 系主任。
留日学生办学情况
开端 1923年 江苏公立苏州工业专门学校设立了建筑科,
才掀起了中国人创办建筑学科的第一页。 苏州工专建筑科是由柳士英发起,与刘敦桢、
朱士圭、黄祖淼共同创办。 沿用日本建筑教学体系。
留日办学课程安排
学制3年 开设课程为: 建筑意匠 建筑结构 中西营造法 测量学 建筑力学 建筑史
义、新古典主义建筑教育体系带回中国,并 产生深远影响。 但30年代后期和40年代留美归国学生将现代 派建筑教育体系带回国内,为中国建筑教育 注入新的血液。
办学派
序幕 1902年清政府草拟的《钦定学堂章程》中,
首次将建筑学与土木工程同时纳入中国教育 章程。 但此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土木工程占据了主 导地位,甚至拿走了建筑学的事情,揽入了 自己的怀中
一是现代建筑教育。
近代建筑教育
中国近代建筑教育
近代建筑教育渠道
中国近代建筑教育,两个渠道组成: 一是到欧美和日本留学建筑(留学派); 一是国内兴办建筑科、建筑系(办学派)。
留学派
1905年 从现有资料看,我国最早到欧美和日本
留学建筑都始于1905年。 20世纪20年代末,庄俊在清华庚子赔款
建筑设计方面: ①参与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 ②参与中南海怀仁堂内部装修设计
建筑其它方面: ①参与东北大学校徽、新中国国徽设计; ②改造传统景泰蓝
留学派受到建筑教育的差异
德日比较重视建筑技术,偏重工程教育; 美法比较重视艺术修养,偏重艺术课程。 20年代留美归国的毕业生们将西方的折衷主
中国建筑史
中国建筑教育
本章任务
实现对中国近现代建筑教育的了解和认识
中国近代建筑教育 中国现代建筑教育
本章目标
掌握梁思成“体形环境”设计的教 学体系
掌握吴良镛“广义建筑学” 的教学 观念
比较中国近代建筑教育与现代建筑 教育
中国建筑教育的阶段
中国的建筑教育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近代建筑教育;
的背景下,成为第一个赴美国留学学习建筑 的人。
在这批人中,以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 毕业生影响最大。
留学派代表人物
梁思成、范文照、陈植及杨宝廷等,这些人 先后毕业回国,成了中国近代建筑教育、建 筑设计和建筑史学的奠基人和主要骨干。
还有一个特别的人,不得不提,中国第一个 女建筑师林徽因。
林徽因在中国建筑史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