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通风基本原理
室内外空气密度(kg/m3)
机械通风
◇利用通风机产生的压力,使进入车间的新鲜空气和从 车间排出的污浊空气沿风道主、支网路流动,沿程 的流体阻力由风机克服。 ◇优点:
可以对进入车间的空气先进行预处理,如加热、冷 却、干燥、加湿等 排出车间的空气进行净化处理,除去粉尘、有害气体 等; 可将新鲜空气按工艺布置特点分送到各个特定地点, 按需分配空气量,还可将废气从工作地点直接排出。
○下送上排 ○上送下排 ○上送上排
全面通风换气量及换气次数
◇换气量 Z=L(Yx-Y0)
Z:车间内放散的有害气体速率,mg/h; Yx:车间空气中有害气体浓度 国家卫生标准规定的有害气体的MAC, mg/m3 Y0:送入车间内空气所含有害气体浓度, mg/m3 一般Y0≈0
◇换气次数 n=L/V L=nV
V:通风车间容积,m3
局部通风
◇是在作业环境某些地区建立良好空气环境 或在有害物沿整个车间扩散开以前将其从生产源抽出 的通风系统。 ◇局部送风:一般用于高温车间 ◇局部排风:其作用为在有害物产生源处将有害物就地 排走或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工作地点的卫生条 件。 用于车间防尘、防毒、防暑降温。
局部排风
风道
空气沿风道流动时的压力(Pa)
◆静压:标志风道中空气受压或减压程度,与空气流动无关, 可为正值或负值。 ◆动压:风道中空气的动能,与空气流速有关。永远是正值。 ◆全压:静压与动压的代数和为全压,在风道中可为正值或 负值。 ◆风机全压:风机出口处全压-进口处全压,永远是正值。
风道
空气沿风道流动时的阻力 ◇摩擦阻力
风速的测定(图1-8) 间接式 先测得管内某点动压Pd,再计算该点的 流速 直接式 热球式电风速仪 风道内流量的计算 L = 3600vpF
全面通风
◇指在车间内全面地进行通风换气,以维持整个车 间工作地点范围以内空气环境的卫生条件。 用新鲜空气来冲淡车间内污浊空气,使车间工作 地点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含量不超出卫生标准。 ◇用于有害物质的扩散不能控制在车间一定范围的 场合; 或有害物质发源地的位置不能固定的场合。 ◇全面的机械排风系统 ◇全面的机械送风系统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规定了最高排放浓度、排放速率。
生产环境的卫生学要求保证从事生产的劳动条件 (车间小环境); 对大气环境的卫生学要求保证人类居住生活环境的 生活要求(大气大环境); 工业通风是联系两者的技术手段。
通风方法的分类
◆按通风系统的工作动力不同分类 ①自然通风 风压自然通风 热压自然通风 ②机械通风 ◆按组织车间内的换气原则分类 ①全面通风 ②局部通风 ③混合通风
概述
1.工业通风的任务 2.对生产环境和大气环境的卫生学要求 3.通风方法的分类
工业通风的主要任务
利用技术手段,合理组织气流,控制或消除生 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有害气体、高温和余湿,创造 适宜的生产环境,达到保护工人身心健康的目的。
对工业通风的要求
◆合理设计通风除尘、排毒系统 ◆正确安装 ◆维持良好的运行
迎 风 面
背 风 面
风压自然通风
P = K V2 /2
P:风压,Pa K :空气动力系数,迎风面为正,背风面为负 V:风速 m/s :室外空气密度(kg/m3)
排气
排气
进风 热源
进风
热压自然通风
P = h ( 外 - 内 )
P:热压,Pa h : 进排风口的中心距离 , m
内、 外 :
空气与风道内壁摩擦而产生的。 直接受风道的长度、直径、内壁粗糙度、气流速度、 温度等影响。
◇局部阻力
由于气流方向改变(如通过弯头)或风道断面的变 化(如通过喇叭形管)时会在局部产生涡流而引 起的。 受气流速度和温度的影响。
风道
◇对风道的要求 不能向外漏气 具有一定的风速 不能堵塞 输送腐蚀性气体的风道应用防腐材料制作
◇局部排风系统的组成 主要由吸尘罩、风道、除尘或净化设备和风机组成。 ◇常用吸尘罩(p266) 密闭吸尘罩 侧吸罩 下吸罩 伞形罩
烟 囱
风机
除尘 净化器
局部排风系统组成示意图
风道
◇基本概念 有效截面积:风道中与空气流动方向垂直的截面。 风速:空气在风道中流动的速度。 平均风速:风道截面上各点风速的算术平均值。 风量:单位时间内流过某一风道截面的空气量。 L=3600Fv L:风量,m3/h F:风道有效截面积,m2 v:平均风速,m/s
机械通风系统:将空气处理设备用风道连接起 来,即组成一个通风系统(p260)
风机
全面机械排风系统
风机
全面机械送风系统
全面通风气流组织方式
◇气流组织原则
为保证送入车间的空气少受污染,尽快达到工作地点, 使操作人员能呼吸到较为新鲜的空气,提高全面通风 效果,要求供给车间的空气直接送到工作地点,然后 在与生产过程散发的有害物质混合排出(p263)。
风压、风速和风量的测定 (见P337-实习内容) 测定位置和测定点
1。测定位置的选择(实习图1-2) 2。测试孔和测定点 圆形风道(实习图1-3) 矩形风道(实习图1-4)
风道内压力的测定 原理(实习图1-5) 测定仪器
皮托管 (实物或画图显示) 压力计:U形压力计(图1-7)、倾斜式微压计(1-6)
对生产环境和大气环境的卫生学要求
◆生产环境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0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22002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MAC、车间工作地点的 夏季空气温度规定
◆大气环境
对工业废气应采取有效的措施 废气回收 废气综合利用 废气净化处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对居民区近地面大气中污染物浓度规定了限值。 如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CO、SO2等;
只产生粉尘的工作地点,要求从工作地点的上部送入 空气,以避免送风引起粉尘二次飞扬。
防止新鲜空气短路逸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送、排风口位置对通风效果的影响
送风口应设在有害物浓度较小的区域; 排风口应尽量设在有害物产生源附近或有害物浓度最高区; 避免有害物在死角处不断积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