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姜的功效

生姜的功效


主要是姜酮醇 6、姜烯酚,也是姜的主要药理活性成分。姜酮醇 6 在高温下会变 为姜烯酚。生姜的姜酮醇 6 含量较多,干姜的姜烯酚较多。 消化系统 对装有隔离小胃及食道瘘的狗只,以 50%生姜煎剂置于其口腔,可对胃酸及胃 液的分泌呈双相作用,最初的数小时内为抑制,后则继以较长时间的兴奋。向胃 内灌注 25%煎剂 200 毫升则呈兴奋作用。装有隔离小胃的狗只试服生姜 0.1-1 克,胃液分泌明显增加并刺激游离盐酸分泌,却使胃蛋白酶对蛋白的消化作用降 低,脂肪酶的作用增强。 将生姜浸膏使用能抑制硫酸铜引起的狗呕吐,服用 30 毫升的 10-50%姜汁亦同 样有效,但用 30 毫升的 5%姜汁则无效。从生姜内分离出来的姜油酮及姜稀酮 混合物有止吐效用,最少的有效剂量为 3 毫升。对阿朴吗啡引起的狗呕吐及洋地 黄引起的鸽呕吐无效。家兔经消化道给予的姜油酮可使肠管松弛,蠕动减退。 生姜是驱风剂的一种,对消化道有轻度刺激作用,能使肠张力、节律及蠕动增加, 有时继之而降低,因而能用于因胀气或其他原因引致的肠绞痛。 循环及呼吸系统 正常人口嚼生姜 1 克(不吞咽),可使收缩压平均升高 11.2 毫米汞柱,舒张压上 升 14 毫米汞柱,对脉搏则没有显著的影响。生姜酒精提取液对猫只的血管运动 中枢及呼吸中枢有兴奋作用,对心脏亦有直接的兴奋作用。 抗菌及抗原虫作用 生姜的体外试验水浸剂对蓳色毛癣菌有抑制作用,对阴道滴虫有杀灭作用。 其他 对青蛙蛙皮下、家兔静脉注射大量姜油酮能引起中枢运动麻痺,对家兔有时能降 血压。 近期研究 近期的研究指出,生姜的天然生物活性,特别是生姜汁及姜酮醇 6,在试管试验 里可抑制结肠癌增生及结肠癌内皮细胞小管的血管生成。氚标记胸腺嘧啶核苷细 胞测试确认了其反增殖能力;使用微卫星不稳定性内皮细胞发现了姜酮醇 6 抑制 血管生成的作用。生姜汁及姜酮醇 6 均对鼠体内的癌细胞增生有直接的抑制作用, 对内皮细胞增长及内皮细胞的抑制作用有间接效果。试管测试显示姜酮醇 6 有两 种抗癌作用:直接抑制结肠癌增生,断绝经由血管生成向肿瘤输送血液。 有研究指出,生姜提炼的乙醇及正己烷对三种厌氧性的革兰阴性杆菌蔓越莓对、 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氏菌有抗菌作用,该三种细菌会引致口腔疾病。透过液 体色谱方法从活性管柱层析矽胶离析出五种生姜复合物,在核磁共振、电喷雾质 谱及抗菌测试里分析出其结构。两种高度烷基化的姜酮醇 10 及姜酮醇 12 有效 抑制口腔病源。 最近正在进行有关生姜治疗心脏血管疾病方面的研究,测试表明生姜可能具有抗 炎、抗氧化、抗血小板、降压及降脂作用。至目前为止较为显著的是,5 克剂量 的生姜人体测试具有明显的抗血小板作用。 附药 生姜汁 将生姜洗净后打烂,绞取其汁入药。性温、味辛,具化痰、止呕的功效,主要用 于恶心呕吐及咳嗽痰多等症,一般用量为三至十滴,冲服。 生姜皮 生姜皮是生姜的外皮,性凉、味辛,有利水消肿的功效,可用于水肿、小便不利
生姜 生姜是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oe)的鲜根茎,别名有姜 根、百辣云、勾装指、因地辛、炎凉小子、鲜生姜、蜜炙姜,原产地为印度及中 国,现今在印度、中国、西非及加勒比海都有产,来自中国的生姜主产于四川、 湖北、广东等地。姜的根茎(干姜)、栓皮(姜皮)、叶(姜叶)均可入药。生姜 在中医药学里具有发散、止呕、止咳等功效。 药用历史 生姜作为药用有数千年历史。在《神农本草经》之前,医学家对生姜干姜混淆不 清,混称为干姜。 汉朝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里,生姜是治疗阳虚的真武汤当中的其中一味药材, 另外还有「当归生姜羊肉汤」治病的说法[7]。南北朝时已有波斯语 sanka,译自 汉语生姜,表明生姜至少在南北朝时已为伊朗医学界所采用。唐朝的中医学家将 生姜列为「中品药」。 李时珍曾经这样赞颂生姜的作用:「姜辛而不荤,去邪辟恶,生哎熟食,醋、酱、 料、盐,蜜煎调和,无不宜之。可蔬可和,可果可药,其利博矣。凡早行山,宜 含一块,不犯雾露清湿之气及山岚不正之气。 有史籍记载,明朝万历初年明军为镇压都掌蛮而购买「生姜十万斤」作防暑药用。 郑和下西洋时亦曾携同生姜等药材。 采挖栽培 于秋冬之际采挖,挖起根茎,去掉茎叶、须根沙泥即可入药。 生姜的本株喜生于温热的气候,潮湿、寒冷及阳光猛烈的地区不利于生姜的生长, 适宜在坡地及阴暗的地区栽培。土壤以砂壤及重壤为宜,土壤须深厚、疏松、肥 沃及排水良好。 以姜的根茎栽培,穴栽及条栽均可。种姜以肥厚、浅黄色、有光泽、没有病虫伤 疤为佳,可储藏在地下或室内。在南方的一月至四月,北方的五月取出种姜催芽, 并将种姜切块,每块保留一至二株壮芽。如以穴栽的方法栽培,须撺行株距 40 厘米乘 30 厘米开穴,深约 13-17 厘米,然后浇粪水于穴内,粪水渗透入土壤 后在每个穴内放种一块姜,以堆肥泥土覆蓋;如以条栽的方法栽培,则按行距 40 厘米开沟,施入基肥并按株距 27 厘米下种,将泥水填至地平面。播种的深浅 度亦相当讲究,取生姜须播种至较深的位置,取干姜须播种至较浅的位置。 姜块出苗后如发现缺株可以及时补栽。全年须除草三至四次,追肥四次,以机肥 及复合肥为主。栽培生姜对水分的要求严格,不可缺水,出现缺水现象须马上浇 水。在收成期之前十日开始停止供水。 在病虫防治方面,慎防感染腐败病,即俗称的姜瘟,尤其在高温多雨的季节要特 别注意,可用波尔多液防治。发病时须拔除全株,并以石灰替病穴消毒。亚洲玉 米螟及蝴蝶幼虫是主要害虫,可分别以敌百虫及敌敌畏灭杀。 外观辨别 文件:Gingembre.jpg 生姜的外观 文件:Ginger-­‐cross-­‐section.jpg 生姜的截面 药用生姜的外观呈扁平不规则块状,并有枝状分枝,各柱顶端有茎痕或芽,呈黄 白色或灰白色,表面有光泽,具浅棕色环节,质脆,折断后有汁液渗出,断面呈
浅黄色,有明显环纹,气味芳香独特,入口辛辣,以块大丰满、质嫩者为佳。 性味归经 生姜性温,味辛,入肺、胃、脾经。 功效主治 发散风寒 生姜发汗之力甚强,《本草纲目》谓:「生用发散,熟用和中」,用于感冒风寒表 实症,常配其他解表药同用,可增强发汗作用,如荆防败毒散等。如患轻微感冒, 可单用生姜煎汤加红糖服用,往往能得汗而解。生姜亦可用作预防感冒。 温中止呕 《药性论》谓生姜「止呕吐不下食」。生姜能温胃和中,降逆止呕,用于风寒呕 吐,常与半夏同用,如小半夏汤。由于生姜止呕之力较强,亦可配竹茹、黄连用 于热症呕吐者,亦可单独应用。 温肺止咳 《药品化义》称生姜「通窍利肺气,宁咳嗽」。生姜辛温入肺经,因而能温肺散 寒而止咳嗽,味辣能行水气而化痰饮,用于风寒咳嗽及肺寒痰饮咳嗽,常配半夏、 陈皮、北杏仁等药,但生姜治肺寒咳嗽的功效逊于干姜。 其他功效 生姜温能卫阳,与养营阴的大枣同用能调和营卫,治营卫不和、表虚自汗之症, 如桂枝汤。 生姜能解鱼蟹毒,单用或配紫苏同用,煮食鱼蟹海鲜可加入生姜同煮,有散寒气 和解腥味的作用。 此外,生姜又能解生半夏、生南星之毒,煎汤服用,可用于中半夏、南星毒引起 的喉哑舌肿麻木等症。因此在炮制半夏、南星的时候,常用生姜同制,以减除它 们的毒性,服生姜汁亦能解。 用法用量 将采摘得来的生姜洗净,除去杂质,用时切片。 生姜用于内服煎汤,用量介乎 1-3 钱(3-10 克)。《本草纲目》谓生姜:「浸汁 点赤眼;捣汁和黄明胶熬,贴风湿痛」,故生姜可外用,捣敷后涂在患处或炒热 熨。 使用注意 阴虚内热及实热症忌用。《本草纲目》曰:「食姜久,积热患目。凡病痔人多食兼 酒,立发甚速。痈疮人多食则生恶肉。」李时珍说长期服食生姜有损视力,并会 诱发毒疮并发[23]。《本草经疏》又说:「久服损阴伤目,阴虚内热,阴虚咳嗽吐 血,表虚有热汗出,自汗盗汗,脏毒下血,因热呕恶,火热腹痛,法韭忌之。」 一再说明长期服用生姜对眼睛会造成损害。 另外,「内热阴虚,目赤喉患,血証疮痛,呕泻有火,暑热时症,热哮大喘,胎 产痧胀及时病后、痧痘后」均不宜服用生姜。 临床应用 治风湿痛、腰腿痛 用新鲜生姜制成 5%-10%的注射液,注射在患处,亦可在穴位进行注射。如果 患处在关节部位,则在关节囊周围注射。每个患处注入 0.5-2 毫升的剂量,每 日或隔日注射一次,每 3-5 次为一疗程,一般可连续注射 20-30。注射后,患 者出现局部性的胀麻灼热感,甚至疼痛加剧,约 1-2 天后,胀麻灼热感及疼痛 便消退。据临床观察,注射后出现的反应越强烈,疗效越佳。此法用于风湿痛及
慢性腰背痛合共 113 个病例当中,36 例有显著疗效、56 例有病情好转,有效率 达 83%,对风湿痛的疗效更佳,有效率达 92.5%。 以此法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有 38 例,当中 14 例痊愈,15 例有显著疗效,6 例有 效。有效病例在用药后疼痛减轻或消失,关节炎症好转或消失,关节功能好转或 恢复。此法应用在小儿麻痺症患者身上亦有一定疗效。此外,使用生姜及麻油制 造的注射剂也对风湿痛、腰腿痛产生疗效。 治胃、十二指肠溃疡 将新鲜生姜 60 克洗净切碎,加水 300 毫升,煎 30 分钟,用于治疗胃、十二指 肠溃疡,每日服三次,两日服完。据数十例的观察,此法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有 改善效果,服药后能减轻或消退疼痛,反酸及饥饿感的情况亦好转,便秘及黑粪 转为正常,患者的食欲增强。不过,此法不能根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易于复发。 治疟疾 将新鲜生姜洗净拭干,切碎捣烂,置在纱布上,并包叠成小方块,敷贴在穴位上, 以胶布或绷带固定包扎。临床观察将患者分为三组:第一组敷贴在两腿膝眼处的 穴位,以生姜二两分敷两穴;第二组敷贴在大椎、间使,以生姜一两分敷三穴; 第三组用大椎穴,以生姜五钱敷贴。在 8-12 小时后取下,反复敷药两次。在 40 个病例当中,除了第一组和第三组分别有一例无效外,所有病例都有正面反 应,能抑压疟疾发作,血液检测疟原虫的结果为阴性。 治急性细菌性痢疾 用新鲜生姜 1.5 两、红糖一两,捣烂作糊状,每日分三次服用,七天为一疗程。 观察 50 例,治愈率达七成,好转率三成。患者的腹痛、里急后重(腹痛窘迫、 时时欲便,肛门重坠)的情况在服药后消失约五天,大便外观及次数在约四至五 天内恢复正常,大便镜检及检测平均转阴日数分别是 4.58 天及 3.6 天,未发现 副作用。 治急性睾丸炎 取用肥大的老生姜,用水洗净,横切成约 0.2 厘米的均匀薄片,每次用 6-10 片 外敷患侧的阴囊,以胶布固定并兜起阴囊,每日或隔日更换一次,直至痊愈为止。 据观察,患者在敷药时都感到阴囊表皮灼热刺痛、发麻发辣,少数案例出现出红 肿,个别更会出红疹。在 24 个案例当中有 15 例在敷药翌日自觉坠胀疼痛及触 痛减轻,睾丸肿胀明显消退。至第三日,有 12 例痊愈,症状消失,睾丸消肿, 触痛消失。四天后 4 例痊愈,五天后 5 例痊愈,治愈平均日数为 3.9 天,其他疗 法(兜起阴囊热敷、服磺胺类药及注射青霉素)的治愈平均日数为 8.5 天,大大 缩短了疗程。 此法不能应用于阴囊局部表皮创伤及因睾丸炎引发的化脓穿溃。 中毒急救 对于半夏、乌头、闹羊花、木薯、百部等引致的中毒,都可用生姜急救。据报道, 4 例南星中毒患者,以生姜治疗后康复。对于症状轻微者,以生姜汁漱口,并口 服 5 毫升生姜汁,每隔四小时服 5 毫升;中毒严三小时灌入鲜姜汁 5 毫升。 其他 临床曾试用生姜抺拭,治疗白癜风。以生姜浸酒外用于鹅掌风及甲癣均有一定效 果。 药理研究 生姜的化学成分可分为挥发油、辛辣成分、二苯基庚烷三类,其中的辛辣味成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