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会:联合国安全理事会
议题:新时期全球恐怖主义的反恐斗争及信息安全维护
国家:美利坚合众国
代表:
恐怖主义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而存在,自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恐怖主义成为威胁世界和平和人类安全的重要因素。
恐怖主义活动的目标不在局限于特定人物而转向普通民众,恐怖主义的形式也从以政治暗杀为主的种种方式转变为现今以针对平民的以劫机,爆炸,屠杀等活动在民众间制造恐怖情绪。
2015年“伊拉克和大叙利亚伊斯兰国”(简称isis),博科圣地等组织发展壮大,其恐怖主义行为已有原本的恐怖主义袭击转变为针对地区,国家的大规模战争,以及强迫式的宗教统一以及对普通民众的屠杀,强奸等一系列犯罪行为。
由此可见,于发展中国家的恐怖主义活动有着日益严重的趋势,因而于此次会议上出台相关的决议是很有必要的。
另一个现阶段的事实就是恐怖组织呈现出来的组织形式的“网络化”。
借助网络,恐怖分子不仅将信息技术用作武器来进行破坏或扰乱,而且还利用信息技术在网上招兵买马,并且通过网络来实现管理、指挥和联络。
“基地”组织倡导的自杀式袭击的攻击模式及频繁制造的具有大规模恐慌效应的恐怖袭击,因其巨大的破坏性和震撼力而为世界各地的恐怖组织所膜拜和效仿。
现在更是有isis斩首视频在网上的疯传。
对此,国际社会采取了以下行动:2001年安全理事会通过了第1373号决议,首次设立反恐怖主义委员会(反恐委员会)。
五年后,大会全体会员国第一次一致商定了一份打击恐怖主义危害的共同战略框架:《联合国全球反恐战略》。
该《战略》是一份独有的旨在加强国际社会打击恐怖主义四大支柱的文书。
在通过该《战略》的同时,大会还认可了秘书长于2005年设立的反恐执行工作队(反恐执行队)。
联合国反恐中心(反恐中心)为会员国提供能力建设援助,并根据《全球战略》四大支柱在全世界开展反恐项目。
美国一直加强在打击恐怖主义中做出的努力。
在法律方面,美国第一时间加强了反恐立法;在外交方面,美国一方面不断强化与欧盟等的合作,另一方面积极同阿拉伯国家改善关系;在网络信息方面,美国首次针对恐怖主义打响“网络战”,为打击恐怖主义提供情报支持;在军事方面,美国大力支持阿拉伯地区的反恐行动,多次出动无人机轰炸恐怖组织的重要据点和向阿拉伯国家提供提供的武器和弹药支持等。
自2001年,我国对恐怖主义阵营全面宣战以来,我国对国内恐怖主义的打击有了显著的效果。
于国外,我国积极打击恐怖主义组织,击毙包括本。
拉登在内的一众恐怖组织首脑,对伊拉克叙利亚等国进行军事援助,履行我国作为大国应尽的义务。
基于以上几点事实,我国在此提出以下提议:
1.呼吁各国重视恐怖主义威胁,严格遵守并根据《联合国宪章》,《联合国全球
反恐战略》给予恐怖主义势力制裁。
2.建议建立由各国情报机构主导的监视部门,监视相关地区的电话,网络信息,
旨在对恐怖袭击做出有效的预警。
3.加强网络监管,委托相关组织或成立相关部门使用超级电脑对互联网进行广
范围监视,设置热词,固定信息的检查机制与相关算法,在恐怖组织宣传视频,文件发布至互联网并开始流通之前强制删除并定位发布者的ip地址及其位置。
4.督促一些国家履行其应尽的大国义务,参与到对isis等恐怖组织的武力制裁
行动中。
5.建立由联合国主导,全世界范围内的民主意识教育,旨在提高相关地区民众
的民主意识,使恐怖主义组织所扎根的落后意识不复存在。
6.严格维护现今以美元为主的货币体制,并督促相关国家及组织稳定其货币汇
率,严格杜绝国家干预并操控货币汇率的行为。
7.建立严格的轻武器监管和销售透明机制,请有关国家公开所有型号的轻武器,
子弹的销量,销售方向,销售额等信息,严格限制国际市场轻武器的流通。
8.我们注意到有关国家在应对isis 上做了某些过激措施,包括摧毁部分民用设
施等行为,在此呼吁各方保持理智,不姑息与恐怖活动相关的组织与个人,但也绝不能伤及无辜。
9.由联合国主导,于相关国家,地区发放具有相关资质公司生产的食品,药品,
以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10.于医院,政府机关,酒店,集会场所等恐怖主义袭击高发地段派遣治安维和
部队常驻,以迅速应对恐怖主义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