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大部分都是在网上或者书上找到的,少数自己总结的,不能确保百分之百正确,仅供参考,如发现错误和遗漏之处,请大家指出!计算题第二题方法应该没错,答案有保留小数方面的问题,如果有人找到正确的解答欢迎补充。
一、名词解释1. 凝胶化现象:多官能团单体聚合到某一程度,开始交联,粘度突增,气泡也难上升的现象。
2. 多分散性:合成聚合物总是存在一定的分子量分布,常称作多分散性。
3. 玻璃化温度:非晶态热塑性聚合物在玻璃态下受热转变成高弹态时的转变温度。
4. 自由基聚合:自由基成为活性种,打开烯类的n键,弓I发聚合,成为自由基聚合。
|5. 胶束成核:难溶于水的单体其短链自由基只增长少数单元(<4),就被沉析出来,与初级自由基一起被增溶胶束捕捉,引发其中的单体聚合而成核,即所谓胶束成核。
6. 力口聚:稀类单体n键断裂而后加成聚合起来的反应。
7. 缩聚反应:是官能团单体多次缩合成聚合物的反应,除形成缩聚物外,还有水、醇、氨或氯化氢等低分子副产物产生。
8. 接枝共聚物:主链由某一种单元组成,支链则由另一种单元组成。
9. 竞聚率:是指单体均聚和共聚链增长反应速率之比。
10. 均相成核:溶于水中的单体引发聚合形成短链自由基,多条这样亲水性较大、链较长的短链自由基相互聚集在一起,絮凝成核的现象。
11. 定向聚合:定向聚合指单体经过定向配位、络合活化、插入增长等形成立构规整(或定向)聚合物的过程12. 开环聚合:环状单体b -键断裂而后开环、形成线性聚合物的反应,称作开环聚合。
13. 共聚合: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共同聚合,生成同一分子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单元的聚合物的反应。
14. 化学计量聚合 :阴离子的活性聚合由于其聚合度可由单体和引发剂的浓度定量计算确定,因此也称为化学计量聚合。
15. 嵌段共聚物: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不同的聚合物链段连在一起制备而成的一种特殊聚合物,每一锻炼可长达至几千结构单元。
16. 种子乳液聚合:将少量单体在有限的乳化剂条件下先乳液聚合成种子胶乳(50-100nm),然后将少量种子胶乳(1%-3%加入正式乳液聚合的配方中,种子胶粒被单体所溶胀,继续聚合,使粒径增大的过程二、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1. 按单体-聚合物结构,聚合反应可分为缩聚、加聚、开环聚合三大类;而按聚合机理,则另分成为 _逐步聚合和连锁聚合两大类。
2. 聚合物可以处于非晶态、部分结晶和晶态。
非晶态聚合物又可以分为 _玻璃态、高弹态、粘流态三种力学态。
3. 二元共聚物有无规共聚物,交替共聚物,嵌段共聚物,接枝共聚物。
4. 分子量控制是线形缩聚的关键,凝胶点的控制是体形缩聚的关键。
5. 实施逐步聚合有熔融聚合,溶液聚合,界面缩聚,固相缩聚等四种方法。
6. 加聚是加成聚合的简称,一般属于连锁聚合机理,包括自由基聚合、阴离子聚合、阳离子聚合、配位聚合等。
7. 按共聚物结构,共聚合可以分成无规共聚,交替共聚,嵌段共聚,接枝共聚等几类。
8. 引发剂的选择原则是根据聚合实施方法选择引发剂种类、根据聚合温度选择分解活化能适当的引发剂、根据聚合周期选择半衰期与聚合时间相当的引发剂。
9. 乳液聚合影响因素有单体、引发剂禾口乳化剂、其他助剂的种类和用量等配方问题;以及温度、搅拌强度、加料方式、停留时间分布(连续法)等操作条件。
10. 嵌段共聚物的性能与链段种类、长度、数量有关。
11. 引发剂是影响立构规整程度的关键因素,溶剂和温度则是辅助因素12. 环的稳定性与环的大小、环中杂原子、取代基三因素有关。
13. 传统乳液聚合配方由非水溶性单体、水溶性引发剂、水溶性乳化剂、水四组分构成,形成胶束、单体液滴、水三相。
三、判断题1. 孚L化剂是进行乳液聚合的重要组分,孚L化剂在乳液聚合中起到乳化、稳定和增溶的作用。
(正确)P155第五段2. 无规预聚物中基团分布和后续反应是有规律的。
(错误)P40第三段3. 自由基聚合的缺点是聚合物的微结构、聚合度和多分散性无法控制。
(正确)P109第二段4. r1=r2=0,表明两种自由基都能与同种单体均聚,也能与异种单体共聚。
(错误)只能发生交替共聚P142或者P124第四段在自由基聚合中,升高温度,将加速引发剂分解,从而提高聚合速率。
段自由基聚合机理是慢引发、 快增长、速终止、有转移,总反应速率由链引发来控制。
(错误)此为机理特征,而不是机理 P113或75第三段 取代基的共轭效应、极性效应和位阻效应对单体的活性影响不大。
(错误)P66-68 通过微乳液聚合可以制备纳米级微粒。
(正确)P162第四段 悬浮聚合物的粒径主要受搅拌和分散剂控制。
(正确)P150倒数第一段 阴离子聚合可用来合成窄分子量分布的聚合物和嵌段共聚物。
可以消除诱导期;(正确)P224倒数第二段溶剂的极性会影响到阳离子活性种的活性和增长速率常熟。
Z-N 引发剂对聚合物的立构规整度影响不大,目前有四类引发体系。
(错误)P198第段线形缩聚的首要条件是需要 2-2或2-官能度体系作原料。
(正确)P19倒数第一段 在聚氨酯合成,成型全过程中,往往不需经要过预聚,直接经过交联交阶段即可。
(错误)P50倒数第二段苯乙烯可作为乙酸乙烯酯自由基聚合的阻聚剂。
(正确)苯乙烯的相对活性 1/r1=k12/ k11,醋酸乙烯酯的相对活性 1/r2=k21/ k22,苯乙烯的相对活性远远大于醋酸乙烯酯的,说明苯乙烯的自由基共聚和的活性比较大,而醋酸乙烯酯的均聚活性比较大。
当在醋酸乙烯酯均聚时加入少量苯乙烯,会影响醋酸乙烯酯的均聚的聚合速率,使其降低,反应产物会减少,因为其中一部分醋酸乙烯酯和苯乙烯发生共聚简答题(共42分,每题7分) 举例说明和区别线形结构和体形结构、热塑性聚合物和热固性聚合物、非晶态聚合物和结晶聚合物。
5. 6. 7.8.9.10. 11. 12.13. 14.15. 16. 四、1 (正确)P90第二(正确)P190第五段在己内酰胺的阴离子开环聚合中,聚合时加入预先制备出的 N -乙酰基己内酰胺一样不 (正确)P186倒数第三段解(1)线形结构和形结构大分子中结构单元键接成线形,所形成的大分子的形狀成线形结构.加聚反应中烯类单体的加键的聚合、环状单体中杂环的开环聚合以及缩聚反应中Z2官能度体系的反应均能生成线形结构的高分子.例如聚苯乙烯(PSA尼龙• 66.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涤鸵(PET).聚丙烯臍(PAN)都是线形聚合臥休形结构高分子可看成是线形大分子以化学键交联而成的休形结构,如酚醯塑料模制品、硫化橡胶,整个分子已键合成一个整体,已无草个大分子可言*(2)热塑性聚合物和热固性聚合物热塑性聚合物可谱于适当的溶刑中.加热时可熔融魏化’冷却时则固化成型,如様纶、尼龙等.热塑性聚合物可以蘆复加工成製.加热条件下发生了交联反应’形成了网状或休形结构*再加热时不能熔融塑化,也不谱于溶刑,这类聚合物称为热固性聚合物.热固性聚合物一经固化,就不能进行二次加工战型.如酚醛树脂*硫化橡胶.(3)非晶态聚合物和结晶聚合物单体以结构单元的形式通过共价键键接成大分子,大分子糙再以决价键聚集成聚合物,聚合物的聚集态可以粗分为非晶态和结品两类.许多聚合物处于非晶态,如聚氯乙晞、聚苯乙烯.聚甲慕丙掃酸甲酯導,非晶蛊聚合物的重募参数是玻璃化温度(T a\有些聚合物部分结晶・有些高度结晶,但是结晶度很少达100%,如尼龙低、聚四氟乙烯。
部分结晶或结晶聚合物的重要屋数是熔点(:聚合物结晶能力与大分子的微观结枸有关,结晶程度与拉力和温度等外界因素有关* 如线形聚乙烯分于结构简单规整,易紧密排列成结器*结晶度可达90%,带支链的聚乙烯结晶度就低得多<55^^65%).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壊甲蔭丙烯醸甲酯等带有体积较大的侧基,分子难以緊密堆砌「分子链处于无规线团状态,而呈非品态.2 什么是凝胶效应和沉淀效应?举例说明。
对于单体、聚合物、溶剂互溶的均相体系,当反应进入中期后,体系粘度加大,妨碍大分子链自由基的扩散,导致链终止反应速率常数随粘度增大而迅速下降,而粘度变化对单体扩散并不影响,链增长反应速率常数基本不变,由此表现岀粘度增加的净结果为聚合速率加速,这一现象称为凝胶效应。
例如,甲基炳烯酸甲脂在苯中聚合,当单体浓度大于60%后,出现自动加速现象。
当反应体系为互不相溶的非均相体系时,整个聚合反应在异相中进行,放心形成的聚合物在一开始就从体系中沉析出来,链自由基包裹在长链形成的无规线团内,难以终止,从而使聚合加快,这种效应称为沉淀效应。
例如,氯乙烯的聚合,聚合物不溶于单体,在很低转化率下就产生自动加速。
3 什么叫玻璃化温度?橡胶和塑料的玻璃化温度有何区别?聚合物的熔点有什么特征?非晶态热塑性聚合物低温时呈玻璃态,受热至某一温度范围,则转变成高弹态(橡胶态),这一转变温度特称为玻璃化温度Tg。
玻璃化温度是非晶态塑料玻璃化温度是非晶态塑料(如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的使用上限温度,是橡胶(如顺丁橡胶、天然橡胶等)的使用下限温度全,加上分子量有一定分布,因此无固定熔点,而有一定熔融范围。
在一定范围内,聚合物熔点随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加,然后趋于稳定,最后接近定值。
4 自由基聚合时,单体转化率与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有何特征?与聚合机理有何关系?自由基集合时,引发剂是在较长时间内逐渐分解释放自由基的, 因此单体是逐次与产生的自由基作用增长的,故转化率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
而对产生的一个火星中心来说,它与单体间反应的活化能很低,Kp 值很大,因此瞬间内就可生成高聚物。
因此,从反应一开始有自由基生成时,聚合物分子量就很大,反应过程中任一时刻生成的聚合物分子量相差不大。
5 为什么要对共聚物的组成进行控制?在工业上有哪几种控制方法?它们各针对什么样的聚合反应,试各举一实例说明。
由于在共聚物反应中,两单体共聚物的活性不同,其消耗程度就不一致,故体系物料配比不断改变,所得的共聚物的组成前后不均一,无法获得组成均一的共聚物主要控制方法有:在乙酸乙烯酯进行自由基聚合时,若加入少量的苯乙烯会出现什么现象应式说明之)。
答:乙醱乙烯酯聚合反应停止。
苯乙烯单体活汰,乙酸乙烯酯单体不活泼’意味着苯 乙烯单体更容易被引发生成苯乙烯自由基’因此,乙酸乙烯酯中加入少量苯乙烯,高 活性的乙酸乙烯輻自由基将很容易地与苯乙烯单体境主链转移,主成苯乙烯自由基, 随后苯乙烯发生均聚.要在苯乙烯均聚结束后’乙酸乙烯酯才能继续反应。
用A 代表乙 酸乙烯酯,用P 表示弦乙烯,则反应式为:A +P->A + P'? P +P->PP , P-+P . P =P P ….P?为什么?(用反7 分别叙述进行阴离子,阳离子聚合时,控制聚合反应速度和聚合物分子量的主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