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财务管理
概念之争是财务研究重点; 在财务实务上,总结形成了极富中国特色 的财务控制的具体操作方法。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的财务管 理发展:
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作为唯一的基础理论
的局部有所松动,理论依据不断拓宽;
内容上,财务上名词概念的争议仍是财务
研究的重点;
研究的范围十分广泛,成本管理始终是财
以财务的本质作为理论研究的起点,只 能解决什么是财务、什么是财务管理这些 纯理论的问题,不能解决为什么要进行财 务管理等这一类与财务管理实践密切相关 的问题,也不可能有效地指导财务管理实 践。 因此,以财务的本质作为财务管理理论 的起点,必会阻碍财务管理应用理论的发 展,也不利于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完善。
(1) 财务本质起点论
财务本质是关于财务工作实践具有根本
规定性的范畴,是对财务对象、财务属性、
财务职能、财务特征的高度概括。
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研究是以“财务的本
质”为起点的。这种观点形成于20世纪80年
代.
财务本质起点论,逐渐阐述财务管理
的概念、财务管理的对象、财务管理的原 则、财务管理的任务、财务管理的方法等 一系列理论问题。 从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学科体系来看, 对财务的本质进行科学的定义是很有必要 的。
相关 者权 益最 大化 原则
1.3.3 影响财务管理目标的各种利益集 团
1 企业的所有者 2 企业债权人 3 企业职工 4 政府
1.3.4 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
现代企业是一个由多个利益相关者组 成的集合体,财务管理是正确组织财务 活动、妥善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 理工作,财务管理目标应从更广泛、更
2 财务管理理论的基本框架
书 p8 页
1.2 财务管理假设
1.2.1 财务管理假设的概念: 财务管理假设是人们利用自己的知识, 根据财务活动的内在规律和理财环境的 要求所提出的,具有一定事实依据的假 定或设想,是进一步研究财务管理理论 和实践问题的基本前提。
1.2.1 财务管理假设的分类
《中级财务管理》着眼于企业财务部
门日常的、技术性的具体操作层面;
《高级财务管理》着眼于企业集团总
部最高决策层实施的一体化财务战略规
划、财务政策指引与基本财务制度层面
等。
4、财务目标:
《中级财务管理》立足于单一法人制盈
利组织,其财务目标是实现企业市场价值/
股东财富最大化;
《高级财务管理》立足于企业集团范畴,
首先,上海、江浙一带的不少大中型设 立专门的财务主任,有的还设立财务主 管,在企业管理中居于高层地位。
其次,“理企业之财”的概念形成。
再次,一批民族资本家提出了一系列独 到的、富有极强操作的财务管理思想。
1950-1980年我国财务管理的发展:
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为唯一基础理论;
以本金作为基本细胞并从此开始研 究,有利于从小到大、层层展开,从而 构成完整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 但以本金作为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 起点,必须对本金与资金、资本之间的 关系作出明确回答。
(4) 目标起点论
这种观点认为,任何管理都是有目
的的行为,财务管理也不例外。
只有确立合理的目标,才能实现高
理理论的结构---环境起点论
财务管理理论研究应以财务管理环
境为起点。
财务管理环境是指对财务管理有影
响的一切因素的总和,它既包括宏观的
理财环境,也包括微观的理财环境。
宏观环境主要指企业理财所面临 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社 会文化环境等。
微观环境主要是指企业的组织形式, 企业的生产、销售和采购方式等。
财务管理目标是一切财务活动的出 发点和归宿,是评价企业理财活动是否 合理的基本标准。
1.3.2 对财务管理目标主要观点的评述 财务管理的目标,也在不断推陈出新。 到目前为止,先后出现了四种比较具有代 表性的观点,分别是:利润最大化原则、 股东财富最大化原则、企业价值最大化 原则和相关者权益最大化原则。
利润最大化目标认 为:利润代表了企业 新创造的财富,利润 越多则说明企业的财 富增加得越多,越接 近企业的目标。
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认为:指通过 财务上的合理经营,为股东创造最多 的财富,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不 可否认,具有积极的意义。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采用最优的财务 结构,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以及风 险与报酬的关系,使企业价值达到最大。 该目标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全面地考虑 到了企业利益相关者和社会责任对企业 财务管理目标的影响。
财务理论的核心概念,是财务理论概念体
系中的组成部分。
但以财务管理假设作为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起 点还存在一些问题,并不是任何学科、任何时候都 以假设作为理论研究的起点。假设对任何学科都是 非常重要的,但以财务管理假设作为财务管理理论 研究的起点,存在以下问题:财务管理假设不是凭 空捏造的,也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根据财务管理 环境和财务管理的内在规律概括出来的,显然,环 境决定假设,而不是假设决定环境.
现代财务理论的成熟期:(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70年代) (一)有效市场假设的发展 (二)投资组合理论 (三)资本结构理论 (四)股利政策理论 (五)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1.1.3 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构建
我国学者关于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主要观 点及发展历史: 20世纪上半叶,我国财务管理的发展:
效的管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财
务管理理论结构应该以财务管理目标为
出发点,但这种观点也存在问题。
从逻辑学的角度看,任何理论的研究
起点都应是其原本点(即原始出发点),
显然财务管理目标并不具备这一特点,
因为财务管理目标受财务管理环境的影
响,不同的理财环境会产生不同的财务
管理目标。
2.以财务管理环境为起点来构建财务管
长远的角度来找到一个更为合适的理财
从财务管理的发展过程中,我们 能够看出:
理财环境对财务管理假设、财务
管理目标、财务管理方法、财务管理内
容具有决定性作用,是构建财务管理理
论框架的起点。
西方财务管理的五次浪潮
二十世纪是财务管理大发展的一个 世纪,在这100年之间,财务管理经历 了五次飞跃性的变化,我们称之为财
务管理的五次发展浪潮。
2 财务管理的理论结构
财务管理的理论结构是财务管理理 论各组成部分(或要素)以及这些部分 之间的排列关系。 本书所建立的,是以财务管理环境为
起点,财务管理假设为前提,财务管理 目标为导向的由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 财务管理的应用理论构成的理论结构。
3 研究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意义
3.1.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理论结构,能 够弥补财务管理研究中的一项空白。
务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财务管理发展:
财务管理主体方面,受西方财务结构的影响,现 行财务就是公司财务,而且重点是上市公司的财 务问题。 在财务管理内容方面,以筹资、投资、营运资金 和利润分配管理为主要内容。
在财务理论基础方面,目前的财务管理的理论基 础就是西方经济学。
在财务本质特征方面,强调财务的价值属性。
理性理财的四个表现:
(1)理财是有目的的行为.
(2)理财人员会选择最优方案.
(3)理财人员会及时修正错误.
(4)理财人员能总结经验教训.
理性理财假设的派生假设:
资金再投资假设
当企业有了闲置的资金或产生了
资金的增值,都会用于再投资。
1.3 财务管理目标
1.3.1 研究财务管理目标的意义 财务管理目标又称理财目标,是指 企业进行财务活动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 它决定着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方向。
4、资金增值假设
资金的运筹过程中: 资金的增值 资金的减值 资金价值不变 指通过财务管理人员的合理运营, 企业资金的价值可以不断增加。
资金增值假设的派生假设: (1)风险与报酬同时增加: 风险越高,获得的报酬也就越多。 (2)风险可以计量:
5、理性理财假设
即指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人员都是理 性的理财人员,其理财行为也是理性的。
(2) 假设起点论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任何一门独立
学科的形成和发展,都是以假设为逻辑
起点的,财务学理论研究也不例外。财
务管理假设是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中一个
非常重要的问题,必须认真研究。
(3) 本金起点论
本金是指为进行商品生产和流通而垫
支的货币性资金,具有流动性与增值性等
特点。
本金作为财务资金的代名词,已成为
理财主体必须具备以下的特点:
理财主体必须有独立的经济利益。
理财主体必须有独立的经营权和财权。
理财主体一定是法律实体,但法律实 体并不一定是理财主体。 因此,理财主体比会计主体要求更严格。
理财主体派生出:自主理财假设
凡是成为理财主体的,都有财务管
理上的自主权,都可以自主的从事筹资,
第一章
总论
高级财务管理的界定
我们把财务管理教材划分为原理(初 级)、中级、高级,但是并不一定是初级 最简单、中级较难、高级最难,而是一种 知识内容上的递进与补充。 原理和中级讲财务管理的基础知识和企 业财务管理中系统的、常用的基本知识, 而高级讲原理和中级中没有系统涉及的, 具体不同体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