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9年中考语文试题贵州贵阳市.doc

2009年中考语文试题贵州贵阳市.doc


四、综合性学习水平考查(共 12 分) 阅读下面材料后按要求答题。 农民工——一个英雄的群体 在城市的建筑、制造、餐饮、服务等各个行业中,在遍及大街小巷的各个角落中,城里人不 愿做而叉必须有人做的苦、脏、累、险工作,几乎都由农民工承担。农民工早已融入城市的方方 面面,像城市的血液和润滑荆, ,雄持着城市的正常运转。没有农民工,城市就会瘫痪。城市是 花,农民工是水,没有农民王,城市之花就会枯萎。 两亿三千万农民工对于现代中国的贡献是什么?许多人认为,农民工最伟大的贡献,不仅是 创造了城市的物质财富;更重要的是,当他们从相对封闭的农村走向比较开放的城市后,开阔了 视野,接受了先进的思想,掌握了更多更新的生产技术,在他们四处迁徒、往返城乡的过程中, 播洒了文明的种子,缩小了城乡的差别,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如果没有农民工这支队伍的 艰辛付出,我们很难想象中国的改革进程会如此神速! 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他们不等不靠,完全依靠市场配置实现自身迁徒目标,他们不要 求社会给他们多少东西,从一开始他们就没有奢望过社会会给他们多少东西。他们都是英雄, 都 应该得到他们真正想得到的东西,包括掌声和敬礼! 2008 年 ll 月 16 日,全国优秀农民工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l000 名全国优 秀农民工代表和 100 个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代表获表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 德江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农民工队伍的形成和不断壮大,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 成果,也是世界工业化、城镇化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光辉范例,他们的贡献将永载史册。” 农民工为城市的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有的城市市民却视他们为异类。有农民工偶 尔穿着工装出现在人多的公众场所,周围也有些市民会纷纷避让和远离,甚至会有人以斜视、 白 眼、捂鼻、指责等不礼貌的举动相待。 我们真诚地希望:每一个城市市民从我做起,多多尊重和热情接纳为城市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的农民工吧 1
⑧再见了,我的朋友; @再见了,我的青春; ⑩永别了,我的学生时代! ⑩青春散场,一幕幕的场景,就像一张张绚丽的剪贴画,串连成一部即将谢幕的电影, 播 放着我们的快乐和忧伤,记录着我们的青春和过往,也见证着我们的友谊和感情。 ⑩我们等待下一场开幕。我们将会在前面的旅途上,迎着灿烂的阳光,乘着青春的翅膀, 勇敢地飞向梦想的天堂。 (文段有删改) 15.段①中的“心痛”具体是指“我”什么样的心情?(2 分) 16.文段主要抒发了作者的哪三种思想感情?(3 分) 17.请在段⑨中的横线处根据划线句的文意和结构形式续写出恰当的内容。(3 分) 18.请为文段拟一个恰当的标题。(2 分) 19.读完文段,相信你一定会心有所感,情有所动:请为自己初中的某位老师写一段临别 留言。(要求:感情真挚,语言优美,不能出现校名和人名。60 字左右。)(4 分) 文段(三)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 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 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令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 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20.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4 分) 之 蹴 辩 已 21.翻译划线句“此之谓失其本心”这个句子。(2 分) 22.填空:作者用“一箪食,一豆羹”来进行论证,这属于 的论证方法。文段中着 重论述了“ ”比“ ”更重要,人应该保有本心的道理。(3 分) 23.请任意写出文段中具有对比性的一组句子(内容)。(2 分) 文段(四) 读(节选) 人之一生.读之一生 从春读到夏,从小读到大 读雨,方知万物可以滋润,心灵能够洗涤 读雪,能领悟到嚣的纯洁,感受到冬的春意 读风,就能触摸 d4)11 的脉搏,聆听天地的呼吸 读霞,才能于苍茫中发现辉煌,展示自己韵不屈 读花,你学会倾听 读树,你学套成长 读山,你学会攀登 读海,胸怀将变得辽阔 读月,方知阴晴圆缺 读日,便不再惋惜日近黄昏 用心品读,细细感悟 阴雨中能读出晴空 枯黄中能读出翠绿 沙漠中能读出清泉 黑暗中能读出晨曦 (诗歌有删改)
B.“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这一句子中的“博大精深”是褒义词。 C.“改革开放、 爽爽的贵阳、精力充沛”三个短语分别是动宾短语、主谓短语、后补短语。 D.“‘地震震不碎我的微笑,山崩崩不垮我的希望。’虽然‘5·12’灾难是中国人的一 个硕大伤口,但灾区的学生却能乐观面对。”这一句子采用了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 (2)下列知识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奥运圣火传递手金晶用她柔弱之躯捍卫了奥运精神。”这—句子的主语是“奥运圣 火”。 B.“读书是人类特有的神圣权利。”这一句子的主干是“人类权利”。 C.“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不是中国的展示,而是世界的融通。”这一句子是转折复句。 D.“因为青春是美妙的,所以,挥霍青春就是犯罪。”这一句子是因果复句。 8.名著阅读考查。(4 分) 《水浒》中有许多豪侠仗义的梁山好汉,他们除暴安良的故事让人荡气回肠。请调动你 的阅读积累,从下面提供的两个人物中,任选一个并概述与之相关的任意一个故事情节。 . . . . . . . . 备选人物:鲁达(鲁提辖) 林冲 所选人物: ,故事情节: 。 9.诗文默写填空。(8 分)(有错别字要酌情扣分) (1)请将下列诗文默写完整。 ①小时候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②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诗句。 ①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现边关将士思念家乡,但因功业未建,有家难回的矛 盾心理的句子是: , 。 ②古典诗词中意境纷繁,气象万千。请任意默写出古诗词曲中带有“风”字的两个连贯 的句子 , . (3)选择性默写。(在下列四句中任选两句默写) ① ,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月夜》) ②无限山河泪 . (夏完淳《别云间》) ⑧劝君更尽一杯酒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④夜阑卧听风吹雨,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0.语文活动。(4 分) 读图,不仅能迅速直观坷获取信息,而且那些意蕴丰富、赏心悦目的画面往往能发人深思, 令人遐想。请从下面图中任选一幅,认真观察,并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放飞思绪,写出你从中 读出的丰富内容。
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民族节日。(图一) 三、阅读能力考查(共 43 分) 阅读下面文段后按要求答题。
贵州到处都有奇山异水。图为贵州某处 美丽的自然案观。(图二)
文段(一) 父亲的眼神 ①一个背影,让朱自清潸然泪下;一个眼神,让我终生悚然汗下。 ②那是在我上高中时,尽管我的语文、英语成绩居班里前凡名,但是数理化成绩却出奇地 差。在这样的情况下,自己估计高考肯定无望,因此,高一期末考试后,我彻底失望,决定回 家务农。 ⑧因自觉惭愧,回到家后听说父亲正在田里拔草,我赶紧戴上草帽,赶到田里帮忙。学都 上不好,再不勤快一点,会被人骂为“混混”的。顶着烈日,到了田里,我告诉父亲,不想再 上学,反正学不好了,还不如回家种田。 ④我以为父亲会勃然大怒,因为母亲去世较早,这些年来他节衣缩食,对我寄予了很大的 希望,当了一辈子的“睁眼瞎”,他不想我走他的老路。但是,父亲始终埋着头,并不理会我, 好像并没有听我讲的话。我不敢再说话了,只好随着他卖力地拔草。近晌午的太阳很毒,汗水 不住地渗出来,衣服贴在身上,抬起头,父亲仍然在埋头拔草,我怎好意思停下来。 ⑤中午,回家吃饭,父亲仍然没有就我辍学的事发表意见。让我说什么好 ?情况很不妙, 我知道,越是在闷热干燥的夏日午后,越会有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这即将燃烧的沉默,真让 我忐忑不安。 ⑥这时父亲对我说:“走吧,去地里把瓜秧翻一下,要不夸年地瓜就没收成了。”我爽快 地拿起锄头就走。我就不信,父亲能干,自己就不行! ⑦夏目午后的太阳实在太厉害了,汗水把我迷糊得睁不开眼睛。要在学校,正是午睡的时 候,而现在;我早已经呵欠连天了。看看我的老父亲,光着黑黝黝的脊梁,仍在埋头翻秧—— 趁着父亲不注意,我跑到树阴底下枕着锄头就睡着了。 ⑧好像没过多大一会儿,我就被父亲推醒。睁开眼,我看到父亲冷冷的眼神,那眼神很复 杂,既有悲哀、绝望,更有期盼和激励,还有许多我一下子读不出的内容…… ⑨“娃儿,种庄稼也像做学问,如果你不上心,啥子事情都干不好。你在地头睡觉,庄稼 也会在田里‘睡觉’……” ⑩父亲的眼神让我受不了,我的后脊早已经汗流下来了,不是热汗,是冷汗。 当天晚上,回到家,我觉得浑身骨头都散了。摸着胳膊上已经晒脱了皮的地方,我的心 乱成一锅粥。
贵阳市 2009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 重要说明:考生在答题时。应将所有答题内容都写在答题卡上,凡写在试卷上的一律不计 分。 一、书写水平考查(共 5 分) 1.根据作文的书写质量酌情计分。(5 分) 二、积累与运用考查(共 30 分) 2.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2 分) A.虬(qid)须 社稷(j1) 孜孜(z_)不倦 B.窈(y£lo)窕 瑟(s0)索 五行(xing)缺土 c.骈(bing)进 倒坍(均) 法家拂(f0)士 D.妖娆(r60) 亵渎(da) 根深蒂(d1)固 3.下列成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 卧薪尝胆 有福同想 B.异想天开 完璧归赵 c.寒来署往 望眼欲川 D.满栽而归 斗志昂杨 4.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 分) A.拮据:手头紧,经济境况不好。 B.惘然:心里好像失去了什么的样子。 c.有例可援:有例句可以引用。 D.周道如砥:课文中形容公路的平坦,畅通无阻。 5.结合语境选择词语填空,表述恰当的一项是:(2 分) 这里有一座高塔,攀登本身没有任何困难,而在每一级上,从塔上的嘹望乳望见的景致 都足够 。每一件事物都是新的。 近处或远处的事物都会使你 ,但越往 上走,攀登越 ,所以我们要学会坚持。 A.扣人心弦 只要 依恋流连 快乐 B.扣人心弦 既然 望而生畏 困难 C.赏心悦目 无论 依恋流连 困难 D.赏心悦目 如果 望而生畏 快乐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 分) A.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左丘明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我们所学的课文《唐雎不 辱使命》 《曹刿论战》就选自该书。 B.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 反 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C. 《雨说》 《乡愁》的作者分别是郑愁予、余光中。他们都是台湾诗人。 D. 《我的叔叔于勒》作者莫泊桑,是法国 l9 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代表作有《项链》等。 7.汉语基础知识考查。(4 分) (1)下列知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模型、辛勤、两张”这三个词语的词性分别是名词、形容词、数量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