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原理》读书心得
1.引言
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人们都希望能够进行良好的沟通,以提供工作效率,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但在现实状况中,经常存在说者答非所问,听着不知所云,以及升级之后的咆哮式沟通。
这些情况的普遍存在说明沟通中存在着未被许多人掌握的规律。
本文将揭示其中一项重要规律。
良好的沟通需要高效准确的表达,良好够沟通渠道,和高效准确的理解。
在不考虑沟通渠道这种外在的客观条件的情况下,高效准确的理解是由信息接收者本身的知识背景、思维能力和信息发送者对信息描述的方式这两个因素决定的。
因此,合理的描述信息是产生良好沟通效果的一个及其重要的因素。
衡量信息描述的质量,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信息的组织结构方式。
如果信息的组织结构方式与信息接收者理解信息的思维方式相一致,则信息容易被理解。
根据金字塔原理,人们是按照金字塔方式理解并储存信息的,因此,当信息发送者按照金字塔结构组织组织信息,其表达方式就可以和接收者的思维合拍,从而可以进行顺利的沟通。
本文首先叙述什么是金字塔原理,然后针对四种具体的沟通方式,对金字塔原理的应用进行介绍。
2.什么是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原理揭示了人们理解事物时,最容易的理解顺序是先了解主要的、抽象的思想,然后再了解次要的、为主要思想提供支持的思想,这种思想的组织结构称为金字塔结构。
金字塔结构中包含了非常少的几种逻辑关系: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
在进行沟通时,按照金字塔结构组织的信息能够使信息接收者更容易理解。
在金子塔原理有三条规则:
1. 纵向联系指信息结构中任一层次上的思想都必须是下一层思想的概括;
2. 横向联系是指同一层次上,每一组思想都属于同一范畴;
3. 每一组思想之间必须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组织。
这种横向的逻辑顺序包括:演绎顺序,时间顺序,结构顺序和重要性顺序。
想要进行良好的表达,关键是在开始表达只前将表达者的思想组织成金字塔结构,并按照逻辑关系的有关规则进行检查和修改。
下面将从写作,思考,解决问题,演示几个方面分别介绍如何在实际的沟通中使用金字塔原理进行有效的表达。
3.写作的逻辑
写作时,文章条理不清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它可能会导致作者在表达思想时采用的顺序与读者的理解力发生矛盾。
对读者来说,最容易的理解顺序是先了解主要的、抽象的思想,然后再了解次要的、为主要思想提供支持的思想。
所以,在写作的时候,我们应该以金字塔结构组织文章的结构。
自上而下的构建金字塔结构是一种较容易操作的写作方法。
在写作前,首先确定写作的主题,主要的问题,和对问题的回答,然后开始着手写作。
写作可分为序言和正文部分。
文章的开始,首先要通过序言引发读者的关注。
序言开始按照讲故事的模式说明读者熟
悉的情境,说明发生的冲突,引发读者提出文章中所要回答的问题。
然后便可将精力放在提供这个问题的答案上。
正文部分对文章问题答案的描述,需要按照纵向的疑问/回答式对话、横向的演绎或归纳逻辑的结构进行。
纵向的疑问/回答式对话建立了一个树状的层次结构,使用较低层次的信息解释较高层次的信息,直到最底层的叶子信息能够被目标读者无疑问的接受为止。
4.思考的逻辑
当对文章结构的构思深入到关键句层次的下一个层次时,就需要开始写作了。
低层次的思想需要使用思考的逻辑来深入细致地把握思维的细节,以保证使用的语句能够真实地反映需要表达的思想要点。
思考的逻辑可归纳为同层思想间的横向逻辑和不同层思想间的纵向逻辑。
文章中同层思想要点之间可以按照演绎逻辑或归纳逻辑来组织。
演绎逻辑是一种由大前提和小前提推导出一个结论的论述形式。
归纳逻辑先找到一个能够表示一组思想共性的词,然后通过自伤而下地提问来检查推理。
归纳逻辑中使用的同一组思想需要按照一定逻辑顺序组织起来,这种逻辑顺序包括:时间顺序,结构顺序和重要性顺序。
其中,时间顺序前因后果关系。
在按照时间顺序组织的思想组中,要做到是按照采取行动的顺序依次表述达到某种效果所必须采取的行动;
结构顺序描述整体划分成部分的结构关系。
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将事物划分成不同的部分,各部分之间相互独立,所以部分完全穷尽。
重要性顺序将类似的事物归为一组,按照共性强弱进行排列。
演绎推理比归纳推理更容易实现。
演绎关系的建立要求推理过程中的第二部对第一步作出评述,并导出一个推论。
归纳法更便于读者的阅读和理解。
归纳推理将多个有共性的思想放在一组。
在这之后,需要对这一组同类思想进行排序。
金字塔原理第二条规则:所有列入同一组的思想都必须具有某种逻辑顺序,这可以保证列入同一组的思想确实属于同一组。
逻辑顺序有:
时间顺序:前因后果关系。
在按照时间顺序组织的思想组中,要做到是按照采取行动的顺序依次表述达到某种效果所必须采取的行动。
结构顺序:整体划分成部分的结构关系。
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将事物划分成不同的部分,各部分之间相互独立,所以部分完全穷尽。
重要性顺序:将类似的事物归为一组,按照共性强弱进行排列。
纵向逻辑是指位于金字塔结构每一个层次上的思想都必须是对其下面一个层次的思想的概括。
如果一组思想表达的是一个演绎推论,只需要以该组思想的最后结论为主体做简单的概括,就可以得出其上一个层次的思想。
如果某一组思想的分组方法是归纳性的,上一个层次的思想必须说明该组思想所具有的共性。
5.解决问题的逻辑
当所需要描述的问题比较复杂时,写作前需要对所描述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为此,本文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流程:界定问题,结构性分析,实施分析/找到解决方案,构建金字
塔与别人交流。
问题是现实状况和期望之间的差距。
问题界定框架需要回答三个问题:
1.发生了什么事情?(情境(切入点/序幕+困扰事件))
2.我们不喜欢事情的什么?(现实状况)
3.我们想要的是什么?(期望)
分析问题的标准程序是:
收集信息,描述发现,得出结论,提出方案。
收集信息:从资料入手
得出结论:设计诊断框架
提出方案:使用逻辑树可以从逻辑上找出解决问题可能的方案。
6.演示的逻辑
为了让读者能迅速理解作者的整体思维框架,在写作时,采用不同的格式文章的结构关系,如使用多级标题,小数编号等。
当需要从一组观点转换到另一组观点时,一定要写过渡性段落,以免读者感觉太突兀。
7.总结
沟通是通过传递信息的方式传递知识。
若信息组织不得当,则信息接收者难以从信息中总结出表达者所要表达的真实意图。
金字塔原理揭示了人们大脑思考时的逻辑思维的金字塔结构,提出按照金字塔结构组织信息更易于被信息接收者理解。
对照本书反思,在之前的思考和表达中,我有时习惯性地使用了金字塔原理,而有时也会随意的产生逻辑不清晰的表达。
今后,我将以此书为导引,刻意地对自己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进行逻辑训练,并对照此书验证自己的训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