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关键工作、关键路线和时差的确定【考频指数】★★★★【考点精讲】一、关键工作的确定1.当计划工期=计算工期时,总时差为0的工作为关键工作;2.当计划工期不等于计算工期时,网络计划中总时差最小的工作为关键工作。
二、关键线路的确定1.双代号网络计划(1)总的工作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2)全部由关键工作组成的线路。
2.单代号网络计划(1)总的工作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2)全部由关键工作组成的线路,且关键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全部为零。
3.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1)总的工作持续时间+搭接时间之和最长的线路;(2)全部由关键工作组成的线路,且关键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全部为零。
4.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1)总的工作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2)全部由关键工作组成的线路;(3)无波形线的线路。
【速记点评】该知识点出题经常会会将几种网络计划放在一起进行出题,需要加以区分。
【经典例题】1.关于关键工作和关键线路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关键线路上的工作全部是关键工作B.关键工作不能在非关键线路上C.关键线路上不允许出现虚工作D.关键线路上的工作总时差均为零【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关键工作、关键路线和时差的确定。
选项B非关键线路上也有可能有关键工作;选项C关键线路上允许有虚工作;选项D应为“总时差为零的工作为关键工作”。
2.在工程网络计划中,关键线路是指()。
A.单代号网络计划中总的工作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B.双代号网络计划中由关键节点组成的线路C.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中总的工作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D.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中无虚箭线的线路【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关键工作、关键路线和时差的确定。
在双代号网络计划中由关键节点组成的线路不一定为关键线路,选项B错误;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中总的工作持续时间+搭接时间之和最长的线路为关键线路,选项C错误;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中无波形线的线路为关键线路。
3.关于双代号工程网络计划的说法,正确的有()。
A.总时差最小的工作为关键工作B.关键线路上允许有虚箭线和波形线的存在C.网络计划中以终点节点为完成节点的工作,其自由时差与总时差相等D.某项工作的自由时差为零时,其总时差必为零E.除了以网络计划终点为完成节点的工作,其他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应等于其所有紧后工作最迟开始时间的最小值【答案】ACE【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关键工作、关键路线和时差的确定。
选项B,关键线路上允许有虚箭线存在,但不允许存在波形线。
选项D,正确的表述应为“某项工作的自由时差为零时,其总时差不一定为零;而某项工作的总时差为零时,则其自由时差必为零”。
4.在工程网络计划中,当计划工期等于计算工期时,关键工作的判定条件有()。
A.该工作的总时差为零B.该工作与其紧后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为零C.该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与最迟开始时间相等D.该工作的自由时差最小E.该工作的持续时间最长【答案】A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关键工作、关键路线和时差的确定。
关键工作指的是网络计划中总时差最小的工作。
当计划工期等于计算工期时,总时差为零的工作就是关键工作。
选项BDE均不一定是关键工作。
知识点:全面质量管理思想和方法的应用【考频指数】★★★★【考点精讲】1.全面质量管理的主要特点(1)以顾客满意为宗旨;(2)领导参与质量方针和目标的制定;(3)提倡预防为主、科学管理、用数据说话。
2.“三全”管理的思想和方法(1)全面质量管理。
工程(产品)质量、工作质量;工作质量是产品质量的保证,工作质量直接影响产品质量。
(2)全过程质量管理(全阶段)。
(3)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参建各方)。
3.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1)计划(P),包括确定质量目标和制定实现质量目标的行动方案两方面。
(2)实施(D),将目标值转化为实际值:通过生产要素的投入、作业技术活动和产出过程;行动方案的部署和交底;落实到具体资源配置和作用技术活动中。
(3)检查(C),自检、互检和专职管理者专检;检查是否严格执行了计划的行动方案;检查计划执行的结果。
(4)处置(A),处置分为纠偏和预防改进两个方面。
【经典例题】1.全面质量管理,其基本原理就是强调在企业或组织最高管理者的质量方针指引下,实行()的质量管理。
A.工程质量形成过程B.工程建设各参与方C.全面、全过程和全员参与D.工程建设所需的材料、设备【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
全面质量管理,其基本原理就是强调在企业或组织最高管理者的质量方针指引下,实行全面、全过程和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
2.全面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中,C代表()。
A.检查B.计划C.处置D.实施【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形成PDCA循环,是建立质量体系的基本方法,全面质量管理在PDCA 循环中,C代表检查。
3.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中,“D”的职能是()。
A.将质量目标值通过投入产出活动转化为实际值B.对质量检查中的问题或不合格及时采取措施纠正C.确定质量目标和制定实现质量目标的行动方案D.对计划执行情况和结果进行检查【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
实施D,将目标值转化为实际值,通过生产要素的投入、作业技术活动和产出过程;行动方案的部署和交底;落实到具体资源配置和作用技术活动中。
知识点: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措施【考频指数】★★★★【考点精讲】一、组织措施1.在项目组织结构中应有专门的工作部门和符合进度控制岗位资格的专人负责进度控制工作。
2.应编制项目进度控制的工作流程,如:定义项目进度计划系统的组成;各类进度计划的编制程序、审批程序和计划调整程序等。
3.应进行有关进度控制会议的组织设计,以明确:(1)会议的类型;(2)各类会议的主持人及参加单位和人员;(3)各类会议的召开时间;(4)各类会议文件的整理、分发和确认等。
二、管理措施1.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管理措施涉及管理的思想、管理的方法、管理的手段、承发包模式、合同管理和风险管理等。
2.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在管理观念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1)缺乏进度计划系统的概念;(2)缺乏动态控制的观念;(3)缺乏进度计划多方案比较和选优的观念。
3.用工程网络计划的方法编制进度计划必须很严谨地分析和考虑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
4.承发包模式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工程实施的组织和协调。
为了实现进度目标,应选择合理的合同结构,以避免过多的合同交界面而影响工程的进展。
5.重视信息技术在进度控制中的应用。
三、经济措施1.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经济措施涉及资金需求计划、资金供应的条件和经济激励措施等。
2.通过资源需求的分析,可发现所编制的进度计划实现的可能性,若资源条件不具备,则应调整进度计划。
3.资源需求计划包括资金需求计划和其他资源(人力和物力资源)需求计划。
4.在工程预算中应考虑加快工程进度所需要的资金。
四、技术措施1.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技术措施涉及对实现进度目标有利的设计技术和施工技术的选用。
2.施工方案对工程进度有直接的影响,在决策其选用时,不仅应分析技术的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还应考虑其对进度的影响。
在工程进度受阻时,应分析是否存在施工技术的影响因素,为实现进度目标有无改变施工技术、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的可能性。
【速记点评】需要熟练区分各种措施。
【经典例题】1.下列进度控制措施中,属于组织措施的是()。
A.编制工程网络进度计划B.编制资源需求计划C.编制先进完整的施工方案D.编制进度控制的工作流程【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项目进度控制的组织措施。
项目进度控制的组织措施包括:进度目标的分析和论证、编制进度计划、定期跟踪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采取纠偏措施以及调整进度计划。
2.下列进度控制措施中,属于管理措施的是()。
A.建立进度控制的会议制度B.分析影响项目工程进度的风险C.制定项目进度控制的工作流程D.选用有利的设计和施工技术【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项目进度控制的管理措施。
项目进度控制的管理措施涉及管理的思想、管理的方法、管理的手段、承发包模式、合同管理和风险管理等。
3.项目进度控制时,进度控制会议的组织设计的内容有()。
A.会议的具体流程B.会议的类型C.会议的主持人D.会议的召开时间E.会议文件的整理【答案】BCDE【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项目进度控制的组织措施。
应明确:(1)会议的类型;(2)各类会议的主持人及参加单位和人员;(3)各类会议的召开时间;(4)各类会议文件的整理、分发和确认等。
4.下列进度控制措施中,属于经济措施的有()。
A.编制进度控制工作流程B.选用恰当的承发包形式C.按时支付工程款项D.设立提前完成奖E.拖延完工予以处罚【答案】CDE【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项目进度控制的经济措施。
项目进度控制的经济措施涉及资金需求计划、资金供应的条件和经济激励措施等。
知识点: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认证【考频指数】★★★★【考点精讲】一、质量管理八项原则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2.领导作用;3.全员参与;4.过程方法;5.管理的系统方法;6.持续改进;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二、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构成(一)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企业质量管理的方向目标,以简明的文字来表述。
(二)质量手册(1)概念:规定企业组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质量手册对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作系统、完整和概要的描述。
(2)内容:一般包括企业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组织机构及质量职责;体系要素或基本控制程序;质量手册的评审、修改和控制的管理办法。
(3)应具备指令性、系统性、协调性、先进性、可行性和可检查性。
(三)程序性文件1.企业为落实质量管理工作而建立的各项管理标准、规章制度都属程序文件范畴。
2.通用性管理程序:(1)文件控制程序;(2)质量记录管理程序;(3)内部审核程序;(4)不合格品控制程序;(5)纠正措施控制程序;(6)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四)质量记录1.质量记录应完整地反映质量活动实施、验证和评审的情况,并记载关键活动的过程参数,具有可追溯性的特点。
2.质量记录以规定的形式和程序进行,并有实施、验证、审核等签署意见。
三、落实质量体系内部审核程序的主要目的1.评价质量管理程序的执行情况及适用性;2.揭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质量改进提供依据;3.检查质量体系运行的信息;4.向外部审核单位提供体系有效的证据。
四、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与监督1.质量认证制度是由公正的第三方认证机构对企业的产品及质量体系作出正确可靠的评价,从而使社会对企业的产品建立信心。
2.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获准认证的有效期为3年。
3.认证撤销(1)当获证企业发生质量管理体系存在严重不符合规定,或在认证暂停的规定期限未予整改的,或发生其他构成撤销体系认证资格情况时,认证机构做出撤销认证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