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确立中心论点和分论点议论文写作是高中生须掌握的写作技能,但在平时的习作实践及高考考试中我们发现学生的议论文写作存在诸多问题。
其中最大的毛病就是写出的议论文连架子都搭不起来,文章结构散乱,缺乏层次感。
导致结构混乱的根本原因就是作者脑中没有清晰的提纲,行文时没有清晰、严密的分论点,所以只能东拉西扯,最终一篇文章杂乱无章。
不知所云。
这样的文章当然得不到评卷者的认可。
要消除这一毛病。
必须加强议论文结构训练。
总论点的提出以“拆除心墙”的话题作文引用式“人与人之间的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我。
”泰戈尔一句再普通不过的话,却道出了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一堵心墙。
人与人之间本应没有心墙。
开门见山式社会的发展(人的情感需求)呼唤我们拆除心墙。
拆除心墙要有(讲究、寻求)正确的方法。
设问式人与人之间必定会产生摩擦、隔膜。
那么我们是去回避它,还是解决它呢?我们应该选择后者。
反问式(总)从远古的原始社会到今天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但人与人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矛盾、猜忌、仇恨堆积成一堵厚厚的心墙,阻隔在你我之间,让我们无法走进彼此。
这时推翻这堵心墙,去见证沟通的快意,又何尝不是一种美好的破坏?运用比喻和排比式心墙是一道屏障:它挡住了阳光,让我们在黑暗中摸索;它挡住了欢声笑语,让我们生活在冰冷的世界;它遮住了我们的视线,让我们看不到希望。
让我们拆除那堵墙吧,因为它使我们失去太多太多。
分论点的确立1、论点: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分论点。
论点应该鲜明、准确、概括,绝不可模棱两可,让人捉摸不定。
论点的位置一般有四个:①文题如《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党八股》②开篇如《改造我们的学习》③文章中间如《拿来主义》《论积贮疏》④结尾如《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2、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
事实论据用事实来说话,而理论论据靠经典性取胜。
论据必须围绕中心论点,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
选用的事例与论点若不能保持一致,势必削弱说服力量。
选用事实论据还要注意几点:①论据必须具有典型性。
典型就是指论据要具有代表性。
②论据必须具有新颖性。
不少学生的议论文写作离不开一些陈旧的事例,像一写失败与成功的关系,似乎就离不开爱迪生发明灯泡,一写逆境成才就非写张海迪不可,类似的内容不是说不可以用,而是说你用,他用,大家都用,谁的作文与众不同呢?③论据的表述要精练、简要,与记叙文的表述不同,它只要求表述出与论点相关的内容即可。
3、论证:是议论文写作的重要一环,它包含的内容也较多。
①论证的基本类型:立论、驳论。
立论从正面论述,驳论从反面论述。
我们写议论文一般以立论为主。
②论证的基本结构层次:三段论式的结构。
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办)也即:引论本论结论常见的论证结构:a、总分总式结构b、对照式结构c、层进式结构d、并列式结构论点的确立从“为什么”的角度确立(总)我始终相信,推倒彼此之间的心墙,你将会看到别样的洞外天。
(分)推倒心墙,我们可以感悟无私的亲情。
推倒心墙,我们可以感知真挚的友情。
推倒心墙,我们可以感彻不变的爱情。
(总)人有适当的戒备之心是理所当然的,但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心墙,我们应该坚决说:“不”!(分)首先,心墙阻止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合作。
其次,心墙的存在间接影响了社会风气。
再者,心墙还使人看不到社会光明的一面。
从“是什么”的角度示例一(总)朋友之间、邻里之间、家庭成员之间的心墙都需要拆除(分)拆除朋友之间的心墙。
拆除邻里之间的心墙。
拆除家人之间的心墙。
示例二:心墙就是人与人之间深深的矛盾,重重的猜疑,不能忽略的摩擦……示例三:子女与父母之间的鸿沟是心墙,学生与老师之间远远的距离是心墙,朋友与朋友之间深深的误解是心墙……从“怎么办”的角度分论点(分)拆除心墙,我们应该抛开嫉妒,拥抱宽容。
拆除心墙,我们应该抛开自私,拥抱微笑。
拆除心墙,我们应该开抛虚伪,拥抱真诚。
(总)那怎样才能拆除心墙呢?(让我们拆除心墙,体验美好。
)(分)拆除心墙,我们要多宽容一些。
拆除心墙,我们需要多主动一些。
拆除心墙,我们需要多尊重别人一些。
(总)心灵上的墙是无形的,只能用同样无形的美德将其无情地摧毁。
(分)宽容将是推倒心墙的第一把工具。
要想进一步推倒心墙,那么就拿起礼让与谦虚这第二把工具。
(总)那怎样才能拆除心墙呢?(分)无形的墙,我们用文明来击垮。
无形的墙,我们用礼貌去瓦解。
无形的墙,我们用宽容来毁灭。
拆除这堵墙,需要放下自私。
拆除心墙,我们要懂得换位思考。
拆除心墙,我们要有责任心。
机智的交谈也是拆除心墙的一个好方法。
综合式(总)用砖堆砌起来的墙是可以拆除的。
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心墙也一定可以拆除。
(分)心墙阻隔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拆除心墙,人与人之才能和睦友好相处。
拆除心墙,我们需要爱。
拆除心墙,我们需要沟通。
(总)如果已经建立起来了,请你们拆除心墙。
(分)拆除心墙,是人与人能够和睦相处的前提。
不拆除心墙,你损失的不只是一个朋友,更可能危及自身的利益。
拆除心墙从自己做起。
拆除心墙要有一定的技巧。
比较理想的模式:总论点为什么怎么办补充:所谓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布局安排,组织构造。
如果把主题比作文章的“灵魂”,材料比作“血肉”。
那么结构便是文章的“骨架”。
文章的结构着重解决了如何“言之有序”的问题。
议论文写作安排好了文章的结构,文章自然就条理清晰,观点突出了。
常见的议论文写作结构模式有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
这四种不同结构模式的运用特别是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三种模式的运用。
要收到理想效果都离不开结构严密的分论点,这自然就离不开分论点的分解与提炼,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分论点提炼得好。
运用后三种结构模式写出的议论文不但条理是清楚的,说理也必然有一定深度。
将为全文收到良好的整体效果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某年湖南高考作文《谈意气》,下面这几篇(摘取提纲)优秀作文就是运用分论点进行论证的成功例子。
1、并列式:人要有意气,有自己的意志和气概。
要意气风发。
(中心论点)①人要有意气,才能有韶达的胸襟;(并列分论点一)②人要有意气,才能在危难之时挺身而出;(并列分论点二)③人要有意气。
才能追求不泯,意志不衰。
(并列分论点三)本文作者先提出总论点,然后并列地从三个方面(“意气”的作用的具体表现形式)提出分论点。
对总论点加以论述,内容具体,效果很好。
2、递进式:人生在世,意气不可无。
(中心论点)①意气是一个人生命的支撑架;(个人)②意气是一个团体成功的基石;(集体)③意气是一个国家富强的号角。
(国家)作者提出三个分论点(三个分论点之间构成递进关系),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层层深入,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阐明了“意气”的重要意义。
3、对照式:意气是一把双刃剑,要学会正确使用。
(中心论点)①意气风发可以引领一个人走上成功的巅峰;②意气相投可以带给人幸福和快乐;③意气用事会让人饱尝失败的苦果。
本文作者提出中心观点后,从正(1、2两个分论点)反(第3个分论点)两个方面分解中心论点进行论证。
分析全面透彻,条理清楚。
从上述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运用分论点进行论证。
既能使议论文条理清晰,又能使分析说理透彻。
可以说是议论文写作制胜的重要法宝。
尤其是考场应试。
这种作文能让阅卷者一目了然,收效颇佳。
要掌握这一制胜法宝,关键是要学会如何分解分论点。
一般来说写作一篇议论文,在提出中心论点后,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任选一个角度对中心论点加以分解,提出缜密的分论点。
下面一一举例加以解说。
(一)“是什么?”——类别和性质的问题分析“是什么”就要抓住中心论点中关键概念的特性、表现等加以分解,进而帮助读者理解中心论点的含义。
例1:《时代呼唤陶冶教育》教育要面向未来,须提倡陶冶教育。
(中心论点)①陶冶教育是非强制性的;(分论点一)②陶冶教育是启发式的;(分论点二)⑨陶冶教育是渐进式的。
(分论点三)本文先提出中心论点,之后抓住其中的关键词“陶冶教育”。
对其特性加以分析,分解出三个分论点。
所谓陶冶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立与素质教育相统一的教育模式。
相比较而言,应具有非强制性、启发性、渐进性(应试教育具有强迫性、灌输性、急功近利性)等特点,这样分条论述,能帮助读者系统地认识理解什么是陶冶教育,达到了写作本文的目的。
例2:以“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首先可明确中心论点,“人生必须争”,然后可抓住关键词“争”分析其表现:受到不公正对待时的抗争。
不甘落后的奋力追赶。
坚持真理的斗争。
面临困境的奋争……于是可从“争”的表现着手提炼出下列分论点:人生必须争。
(中心论点)①争是受到不公正对待时的不屈抗争;(分论点一)②争是不甘落后的努力拼搏;(分论点二)③争是面临困境时的迎难奋争。
(分论点三)(二)“为什么?——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分析“为什么”可从中心论点的原因、目的、意义等方面出发,对中心论点加以分解。
例1:同样以话题“争”为例。
为什么要争?争有何意义?美好生活要靠争。
事业辉煌要靠争,企业发展离不开争,国家强大离不开争……所以“人生必须争”可作如下分解:人生必须争。
(中心论点)①摆脱困境须要争;(分论点一)②实现理想须要争;(分论点二)③弘扬正义须要争。
(分论点三)例2:话题作文“原谅自己”写作此文,先可确立中心论点,“人要学会原谅自己”,然后从“原谅自己”的意义人手对中心论点作如下分解:人要学会原谅自己。
(中心论点)①学会原谅自己,能使我们摆脱错误的阴影,走出自责的泥淖;(分论点一)②学会原谅自己,能使我们重拾信心,勇敢地面对新的困难;(分论点二)③学会原谅自己。
能使我们的生活重焕光彩。
(分论点三)(三)“怎么办?”——方法和途径方面的问题分析“怎么办”可以从解决问题的决策办法人手。
对中心论点加以分解。
例1:我们仍以话题“争”为例。
从“怎么办”的角度分解中心论点“人生必须争”,文章中心内容就是回答“怎样争”。
可作如下分解:人生必须争。
(中心论点)①争要有必胜的信心;(分论点一)②争要有坚持不懈的恒心;(分论点二)③争要善于把握机遇。
(分论点三)或:①争就要有明确的目标;(分论点一)②争就要有坚持到底的恒心;(分论点二)③争就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分论点三)例2:2007年湖南高考作文《诗意地生活》其中一篇高分作文就是按以下结构行文的:人应当诗意地生活(中心论点)①诗意地生活,需要人们内心的和谐与宁静;(分论点一)②诗意地生活。
需要人们从阅读中汲取养料;(分论点二)③诗意地生活。
需要人们让自然抚慰自己浮躁的心灵。
(分论点三)作者从三个层面对“人应当诗意地生活”这一中心论点加以分解。
作了有力的论证。
告诉人们怎样才能获得诗意的生活。
符合写作要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