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8.1《压力的作用效果》 教案设计(第一课时)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8.1《压力的作用效果》 教案设计(第一课时)

第八章压强
第一节压力的作用效果(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会正确画出物体所受压力;
2、会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3、理解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公式P=F/s进行简单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1、观察生活中各种压力有关现象,让学生掌握学习物理的基本思维方法
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尊重客观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探究培养参与物理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压力的概念
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重点
1、压力与重力的区别
2、指导学生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的效果的影响因素
教学器材:海绵、砝码、小方桌、气球、一头削尖的铅笔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用多媒体出示蚊子和钉子的照片,并设置疑问:
1、蚊子那么弱小,为什么能叮破我们的皮肤?
2、钉子为什么做成一端尖.一端有钉帽的形状呢?
学生认真观察、回答不一样。

从而引入课题并出示教学目标
1、会正确画出物体所受压力;
2、会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3、理解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公式P=F/s进行简单计算
【过渡语言】要了解压力的效果,首先我们要认识压力
二、压力
自主学习课本142页第3自然段内容,尝试解决以下问题
1、压力的定义
2、压力的作用点
3、压力的方向
学生认真阅读课本、寻找答案
提问学生回答压力的定义,并找出关键词语
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
教师出示一道试题:请你画出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
学生在练习本上认真规范的画图,学生代表在黑板上作答
师生共同分析出压力的作用效果
作用点:被压物体上(一般画表面上)
教师设问:这个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方向与重力的大小、方向相同。

试问:是否压力的大小、方向总是与重力的大小、方向相同吗?如若不是,请举例说明
学生踊跃发言
教师出示典型试题:请画出物体对斜面、人手对图钉的压力
从而得出压力的方向
垂直接触面且指向被压物体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体会压力的作用效果
1、用力按着笔的两端,体会哪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

如果增大压力又有什么不一样的体验?
2、想办法弄破气球,体会不同的方式难以程度是否相同?
教师:
根据刚才的体验以及生活中的经验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猜想与假设:
猜想1: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有关?
猜想2: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有关?
……
教师:
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让我们用实验来探究,
教师首先介绍提供的器材有:海绵、桌子、砝码等
在做实验前要弄明白以下问题:
1、如何体现压力的作用效果?
2、如何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3、如何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学生开始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
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关系
实验结论:
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关系
实验记录:
实验结论:
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三、压强
【过渡性语言】
为了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我们引入了压强的物理量。

究竟什么是压强、如何计算压强、它的单位如何?
阅读课本144页,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
1、压强的定义
2、压强的计算公式?
3、压强的单位?
1、定义:把物体所受的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

2、公式及变形
3、单位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回答压力、受力面积、压强的单位和以及1Pa的含义。

教师介绍:帕斯卡是法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哲学家。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144“信息窗”找出:
帕斯卡“在物理学”方面的主要贡献 学生积极看书、认真回答
教师进行德育渗透:
帕斯卡一生中做出辉煌的成就,为人类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些成就的取得与他的勤劳、刻苦认真是分不开的。

希望在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学习他刻苦认真、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4、应用
过渡性语言:再次回顾压强公式p=F/S ,这个公式要求我们任意给出两个量会求第三个量。

从而顺利地出示例题:
例题:一位质量为 60 kg 的运动员在雪地行走.假设他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150cm 2.( g =10N /kg ) 试问: 双脚着地时对地面的压强为? 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共同写出规范的实验步骤。

解 双脚对地面的压力为:
F=mg=60kg ×10N/kg=600N 双脚对地面的压强为
a 4
24-P 102m
102150N 600S F p ⨯=⨯⨯== 学以致用
课堂练习
1、图中正确表示压力的是( )
2、如图所示,一个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海宝在地面表演集中情景,对地面压强最大的是( )
3、体重相同的同学走过烂泥时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情景?
4、南极洲是世界上最为寒冷的地区。

目前我国已完成了27次南极科学考察。

如图是今年2月底我国科学考察队员在薄冰上卸载卡特彼勒车时的情景,车质量为2.5×104kg,履带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2.5m2.(g=10N/kg)
(1)为移动此车,在冰面上铺木板是为了
(2)此车对木板的压强?
5、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如图甲、乙、丙所示.
(1)甲、乙、丙实验中,根据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通过甲、乙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 __
(3)若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较图丙中海绵受到压强 p
丙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 p

的大小关系为 p

p
丁(选填“>”、“<”或“=”).
(4)实验将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甲所示,将左边部分移开后,发现剩余部分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没有变化,如乙所示,由此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首尾对应:请同学们解释
1、蚊子那么弱小能叮破我们的皮肤
2、钉子会什么做成那样的形状
课堂小结
请小组成员之间谈谈你的收获并找代表发言
作业设置:
《试题研究》121页到122页
1、基础过关部分为必做题
2、满分冲关部分为选做题
课后反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