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年中考物理实验题常见类型解析

历年中考物理实验题常见类型解析

中考物理实验题常见类型大观观察和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

初中物理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是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手段来实现。

因此,在中考试题中,实验题目类型不断更新,数量不断增多,且将实验考查同知识考查、能力考查结合在一起进行,已成为全国各地中考物理命题的显著特点。

分析2004年各地中考物理实验题,常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读取数据型例1. (北京市)(1)图1中,被测物体A的长度为_________cm。

图1(2)图2中,某房间所挂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

二、选择器材型例2. (包头市)置于水平粗糙桌面上的木块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为测定桌面与木块间由于摩擦而产生的热量,应该选择下列哪组实验器材()A. 量筒、温度计B. 弹簧秤、刻度尺C. 天平、秒表D. 电流表、电压表三、设计步骤型例3. (海南省)小伟同学想在炎热的夏天测定冰块的密度,请你帮他设计出实验的主要步骤。

四、设计表格型例4. (南通市)小明同学在过生日时收到了一个内有“生日快乐”的小水晶球,图3是他用量筒、小玻璃杯来测量水晶球密度的实验示意图,实验记录表格尚未填写完整,请你帮他完成表格中的内容。

空玻璃杯漂浮在水面时量筒的示数/mL水晶球从杯中取出放入水中时量筒的示数/mL 水晶球的密度60五、仪器操作型例5. (北京市)如图4所示,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这时应将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填“左”或“右”)。

图4六、指出错误型例6. (南通市)在做“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电源为两节干电池,其余器材均完好。

小明同学在连接电路时,将最后一根导线接好后,就看到灯泡发光,而且很亮,同时电压表指针偏转角度较小。

你认为他连接电路时可能存在的错误或不妥是:(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

七、判断故障型例7. (河南省)小明同学按图5所示电路图连接好电路,检查无误。

闭合S后,发现电压表无示数。

若故障只出在或处,则可能是灯处_________或处___________。

八、实验设计型例8. (青岛市)请你帮小丽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弹性势能可转化为动能。

九、提出问题型例9. (黑龙江省)小明参观了科技馆后,一组静电实验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来后他把实验情景绘成一幅平面示意图,如图6所示,A为放在绝缘支架上的带正电球体,B为用绝缘丝线悬吊的带正电的小球。

先后将小球B悬吊在距离A球远近不同的处。

(1)小球偏离竖直方向的原因是什么?(2)请你根据此图,提出一个问题。

十、科学猜想型例10. (辽宁省)某同学用如图7装置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在实验前,请你帮他猜想该装置中可能影响其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要求写出两种即可)猜想(1)____________________;猜想(2)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推理归纳型例11. (吉林省)使一小球以相同速度先后沿不同的水平面开始滚动:(1)在泥土路面上,小球滚动一段距离;(2)在水泥路面上,小球滚动较长的距离;(3)在冰面上,小球滚动更长的距离。

根据以上叙述,你将得出什么样的推论?(写出一条即可)十二、评估过程型例12. (长沙市)在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小刚同学按实验步骤进行了正确操作,他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时间/min ……9 10 11 12 13 14 15 水温/℃……95 96 97 98 99 99 99(1)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此时水沸腾的温度为________℃。

(2)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写出一种原因即可),解决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 2.15(±0.02);222. B3. 步骤:(1)在量杯中盛适量水,把冰块溶化于水中,变为冰水混合物,记下读数。

(2)取一块冰块放入冰水混合物中,冰块漂浮水面时,记下读数。

(3)用细铁丝将(2)中冰块压沉,记下读数。

(4)算出(2)中冰块的质量。

(5)算出(2)中冰块的体积。

(6)算出冰块的密度4. 如下表:空玻璃杯漂浮在水面时量筒的示数/mL 水晶球放入杯中漂浮在水面时量筒的示数/mL水晶球从杯中取出放入水中时量筒的示数/mL水晶球的密度30 60 40 3.05. 右6. (1)在连接电路时没有将开关断开;(2)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没有调到最大;(3)电压表选择了大量程。

7. 短路;开路8. 把刻度尺折弯,松手后将橡皮弹出去。

说明刻度尺的弹性势能转化为橡皮的动能。

或者把弹簧压缩,在它上面放上木块,松手后弹簧将木块弹出去。

说明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木块的动能。

9. (1)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2)同种电荷间排斥力的大小与电荷间距离有什么关系?10. 猜想(1):动滑轮重可能影响滑轮组的效率。

(2)提升的物体重可能影响滑轮组的效率。

(3)摩擦及绳重可能影响滑轮组的效率。

11. 推论:(1)小球不受阻力,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摩擦力越小,小球运动的距离越长。

(3)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4)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5)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6)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12. (1)99(2)水的质量偏多;减少水的质量(或者水的初温太偏低;提高水的初温)一、考查实验能力[例1]托盘天平是实验室里测量质量的常用仪器:(1)托盘天平依据的原理是______。

(2)使用前要进行调节:首先______,然后调节______,使横梁平衡。

(3)使用时应将被称质量的物体放在______盘,砝码放在______盘。

(4)为了不损伤天平的刀口,加在天平上的物体质量应______。

[答案:(1)杠杆平衡条件,(2)调节天平底板水平,使游码对准零刻度线,横梁两端的螺母,(3)左、右,(4)不超过天平的称量范围。

][例2]简述测定一支测量范围为—10℃~100℃的温度计刻度的主要步骤:(1)将此温度计放入______中,此时温度计指示位置为0℃,(2)再将此温度计放入______中,此时温度计指示位置为100℃。

(3)将______之间分为______等份,每等份为1℃。

(4)0℃~-10℃之间的刻度方法,其每度的间距与0℃~100℃每度的间距______。

[答案:(1)冰水混合物;(2)沸水;(3)0℃~100℃,100;(4)相等。

]以上两题仅是对实验仪器的制造原量进行考查,对于每件实验器材的原理必须十分清楚。

[例3]实验室里常用混合法测物质的比热,在实验桌上放着温度计三支,量热器一个,秒表一只,附有砝码的天平一架,直尺一把,细绳几根,铜块一个,你练习做这个实验时,需要选择的仪器有______;实验过程中你还需要的仪器有______,实验过程中你需要测的数据有______。

[答案:温度计二支,量热器一个,附有砝码的天平,细绳一根,铜块一个;烧杯,水,酒精灯,石棉网,铁架台,搅动器,铜块的质量,水的质量,混合前水的温度,混合前铜块的温度(沸水的温度),混合后铜块与水共同的温度。

]此题主要是对选择实验仪器进行考查,选择实验器材题表面上看是选仪器,实质上在选器材的同时,头脑中首先要构筑实验方案,明确实验过程,所以它考核的内容是深刻的。

[例4]用混合法测定金属块比热的实验,需要测定下列数据:金属块质量m1和加热后的温度t1,量热器小筒里水的质量m2和初温t2,混合后共同温度t,还需计算金属块比热c1。

请你将上述六个数据按测量先后的合理顺序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填物理量符号)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⑤______⑥______。

[答案:m1,m2,t02,t01,t,c1。

][例5]测量由三段绳子承担重物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所需用的仪器有______,请设计一个比较合理的实验记录表格,能记录需要测量和计算的物理量。

答案:两个滑轮、弹簧秤、钩码若干、细绳、刻度尺、铁架台、记录表(如下表)这两题考查的形式不同,实质是相同的,都是对实验步骤正确排列的考核,因此,抓住实验内容设计合理的实验步骤是提高实验能力的关键,而对基本概念和规律的掌握又是提高实验能力的基础。

[例6]某同学将一个蓄电池组、两个小灯泡L1和L2,一个电键组成串联电路,使电键同时控制两盏灯,该同学在电路接好后还没有闭合电键,两盏灯都已发光,当闭合电键时,电灯L1熄灭,L2仍发光,请你指出该同学接线的错误,并画出这个错误的电路图。

[答案:错在把电键与小灯泡L1并联了,错误的电路图如图1]该题既没给出实物图,又没给出电路图,解答的本身是由学生设计一个“错误电路”,这在一定的角度上讲,是考察学生的一种创造力,命题是从学生在实验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接线方法中摘取素材,通过解题对学生具有直接教育意义。

[例7]把两个小灯泡L1和L2,一个蓄电池,一个电键及若干导线组成串联电路,如图2当闭合电键时,两个小灯泡均不发光,用伏特表测量,发现L1两端有电压,若整个装置除了两个小灯泡以外其余都完好,那么小灯泡不发光的原因可能是:A.L1的灯丝断了。

B.L2的灯丝断了。

C.L1和L2的灯丝都断了。

D.以上三种情况都存在。

该题虽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但也考查了学生的分折能力和实验技能。

因L1和L2均不亮,说明L1、L2中至少有一处断路,当伏特表接在L1两端时有电压,说明伏特表的两接线柱经a、L2、b和K与电源两极相接通,L2肯定没有断线,既然L2没断线,肯定是L1断线了。

[例8]下表是做“测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时,得到的一组平均数值,分析表内数据,实验中的两组滑轮组哪一种更省力?哪一种机械效率较低?如果实验中所用的滑轮相同,这种滑轮组机械效率较低的原因是什么?[答案:从表中数据知,G1=G2=4.0牛顿,但F1=2.5牛顿,即F2<F1,拉起同样重的钩码,第2种滑轮组更省力。

可见η1>η2,因此,第2种滑轮组机械效率较低,这种滑轮组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动滑轮较多,需要多做额外功,二是由于滑轮较多,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较大,因而克服摩擦所做的额外功较大。

]以上两题是对实验中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虽然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对实验误差产生的原因要求不高,但适当进行实验误差分析,一方面可以将所学知识进一步深化,另一方面也是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实验技能的重要一环,对今后高中实验教学起到奠基作用。

[例9]利用初中所学的电学知识,设计一台明亮程度可调节的台灯。

(1)画出设计的电路图;(2)根据电路图说明如何才能调节灯的明亮程度,并说明理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