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认识区域第一课时【能力训练】1.我国西部地区的地理差异有A.甘肃多沙漠戈壁,青藏多大河湖泊B.陕甘宁地势低平,云贵川地形崎岖C.新疆的河流皆为内流河,西藏的河流皆为外流河D.青藏高寒干旱,甘肃温暖湿润田晓同学在他的《我的家乡》作文中写道:“四月的早晨,广阔低平的田野一望无尽,船儿在密如珠网的河流中穿梭,微风徐来,田是绿油油的稻秧,迎风起舞。
田边的采桑姑娘欢歌笑语,池中的鱼儿时而跃出水面,塘边上蔗苗茁壮,果树花香,一派春意盎然之景。
”据此回答2~3题。
2.田晓的家乡位于下列哪个地区A.黄淮海平原B.东北平原C.珠江三角洲D.渭河平原3.该地的气候类型及耕作土壤分别是A.温带季风气候、黄土B.温带季风气候、黑钙土C.亚热带季风气候、红壤D.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稻土4.有关东北农业基地综合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要抓好种植业就行B.大力发展大牧场放牧业C.农业区搞加工业、经济效益较差D.加强大豆榨油、甜菜制糖等食品工业5.南方丘陵山区农业资源的优势是A.季风活动使光、热、水相当丰富,配合较好,没有农业气象灾害!B.生物品种丰富多份,生长快,更新能力强C.土地类型多样,但水土流失严重D.红壤广布,有机质丰富,为高产土壤之一6.下列关于山西能源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山西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基地和最大的火电基地B.目前,山西所产原煤大多就地转化为火电输出C.制约山西火电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水源D.目前,山西煤炭主要输往东南沿海、华北和西北地区7.下列关于区域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全国各个区域之间的已有基础与发展水平相似B.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C.黄淮海平原应着重改良红壤等酸性土壤D.西南地区需要大力加强交通运输建设8.浦东新区A.没有第一产业B.第二产业相对突出C.第三产业相对突出D.今后应重点发展第三产业9.对海南特色经济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有A.位置偏、交通不便B.热量丰富而光照不足C.台风活动和低温天气D.鱼类品种多、生长快、汛期长10.青藏铁路将经过三江源地区,下列关于该区地理环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山高坡陡,地势起伏大B.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C.气温低、牧草矮、生态环境脆弱D.积雪冰川多,水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11.有关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①城市在区域中居于核心地位,对区域的发展起基础作用②城市是有等级差别的,不同等级的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是相同的③城市是区域的服务中心,是一定地区范围的科技、教育、文化活动的中心④城市是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工业、交通运输、商业贸易、金融等都比较发达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2.影响城市地域形态的因素主要包括①区域内的地理环境因素②地形、地貌条件③政治、经济、文化因素④国标地位和军事因素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3.影响城市形态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政治B.气候C.交通D.地形14.城市是区域的生产中心,主要集中了区域的①第一产业②第二产业③第三产业④种植业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5.下列哪项不是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A.管理作用B.服务作用C.带动经济增长作用D.宗教信仰作用16.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经济因素有A.地租高低B.收入多少C.社会知名度D.历史背景读“世界文化发源地图”,完成17~20题:17.图中所示的文化发源地属于A.文化景观源地B.非物质文化源地C.文化系统源地D.文化现象源地18.下列文化源地的名称与图中文化源地的代号相符合的是①美索不达米亚平原②尼罗河谷地③印度河平原④恒河平原⑤黄河-长江中下游平原⑥中美洲地区⑦西非地区⑧安第斯山区A.①②③④B.⑤⑥⑦⑧C.③⑤⑥⑧D.①②③⑤19.正确反映世界文化发源地各自文化要素叙述的是A.古埃及发明了甲骨文B.古巴比伦发明了楔形文字C.古希腊发明了象形文字D.中国最早的文字是拼音文字20.埃及、印度、古巴比伦、中国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发源地在自然环境方面的共同特点是A.河流的冲积平原B.气候温暖湿润C.气候炎热干燥,水源充足D.沿海平原【能力拓展】21.读“中国目前经济文化区分布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各地自然条件不同,因此各地农耕景观有明显差异。
请将图中经济文化区分别与所属的农耕类型用线连接起来。
经济文化区①山林耕牧区经济文化区②山地耕猎区经济文化区③水田稻作区经济文化区④山林刀耕火种区经济文化区⑤绿洲耕牧区经济文化区⑥平原集约农耕区(2)几千年来,我国经济文化区的范围变化很大,主要体现在农耕经济文化区的扩展以及渔猎采集区和畜牧区的退缩上,试分析其原因。
22.读“黄河流域能源分布图”回答:(1)黄河流域能源分布差异大,上游河段以______为主,主要集中在A—G段的梯级开发;中游流域______分布最为丰富,下游沿线附近又有两个大型油田E:______油田,F:______油田。
(2)B是黄河沿线的特大城市之一,为西部交通枢纽,现有我国西部的大批量农业产品要出口到西欧地区,最佳的运输线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为我国的煤都,京津唐地区要发展经济,充分利用靠近C所处省区的能源优势,其能源从C 省输往京津唐地区最佳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西电东送的主要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读我国西部部分地区图,分析回答。
(1)从图中所提供信息分析本区工业发展的条件(举出四点)。
(2)在图中未显示出的发展条件还有哪些?(举出两个)。
(3)今后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第二课时【能力训练】1.下列地理事物由大到小,由强到弱排列的是A.人类活动: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B.作物熟制:东北-华中、华南C.所占面积:东部-中部-西部D.经济GDP的增长:西部-中部-东部海南岛的经济开发有着优越的区位优势,改革开放给海南岛带来了巨大变化,据此回答2~6题。
2.下列有关海南岛的叙述错误的是A.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B.春夏季节台风活动旺盛C.热带作物在冬春季节受低温危害影响大D.南海油气资源可与波斯湾相媲美3.离海南岛最近的东南亚国家是A.新加坡B.缅甸C.老挝D.越南4.海南岛经济发展迅速并不是主要依托的优势是A.区位B.资源C.政策D.科技5.海南岛的产业结构中,目前所占比例最大的是A.第一产业B.信息业C.第二产业D.第三产业6.海南岛的经济从1987年到1999年间,工农贸旅的产值快速增长,其中增长倍数最大的是A.工业B.农业C.贸易D.旅游读38°纬线图,AB之间为陆地,回答7~9题:7.A地的气候特点A.最低月气温在0℃以下B.雨热不同期C.降水季节分配均匀D.冬季温和少雨,夏季炎热多雨8.A地沿岸洋流为A.本格拉寒流B.日本暖流C.加利福尼亚寒流D.阿拉斯加暖流9.关于A、B所在国家,表述正确的是①以大陆性气候为主②电子工业中心位于B点附近③可分为三大地形区,其中东部为高大山系④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出口国⑤石油丰富,能源基本自给A.①②B.①④C.③④⑤D.①②④10.上海能够成为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最主要的原因是A.地形条件极为优越B.拥有港口、机场、铁路、高速公路等优越的交通条件C.拥有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和商品经济发达的广阔腹地D.拥有强大的科技力量11.影响黄土高原区域经济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A.干旱缺水B.台风灾害频繁C.酸性土壤D.水土流失严重1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主要生态功能是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B.美化环境,吸烟滞尘C.防风固沙,保护农田D.减弱噪音,调节气候下图是一座相对高度30O0米的山体,山体的某一侧水汽较充足,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自然带,据此回答13~14题。
13.下图中的虚线表示雪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B.N坡是向阳坡,S坡是迎风坡C.S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D.S坡是向阳坡,N坡是迎风坡14.若山顶有永久冰川,则山脚的气温T(T冬表示冬季最低气温,T夏表示夏季最低气温)应是A.T冬<18℃B.T夏<18℃C.T冬<10℃D.T夏<20℃比较两图回答15~16题:15.关于图中甲、乙两洋流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相似的②受其影响都形成世界大渔场③两洋流成因各异④两洋流季节性变化都大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16.关于图中各点气候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为温带季风气候B.②为温带海洋性气候C.③为温带大陆性气候D.④为地中海气候读我国西部地区部分省区图,回答17~18题。
17.湖泊b的水位近年来持续下降,著名的“鸟岛”已与岸相连为半岛。
其主要原因是A.利用湖水进行灌溉较多B.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C.其流域的农业用水增多D.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18.据报道,20世纪50年代修筑青藏公路a时,有人有意在高原上铲过一锹土,到现在,这一铲土的痕迹仍然保留着。
这反映了青藏高原的A.生态系统非常稳定B.内力作用大于外力作用C.生态系统不易破坏D.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极差加入世贸组织给我国的对外贸易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据此回答19~20题。
19.对我国出口而言①关税壁垒将有所增加②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对我国又是一个亟待突破的障碍③我国的粮棉等农产品由于价廉物美而会大量出口④国际环境标准将在短期内影响我国出口更多的产品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20.入世将使我国更多地利用国外资源,它将①加速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的转型②对我国的环境将造成更大的压力③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我国森林、矿产资源的压力④揭增加生产成本,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21.位于北半球暖温带的山地是【能力拓展】22.下图为北半球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图中表示同一种自然带的字母是___,其中位于大陆东岸的是______气候,位于大陆西岸的是______气候。
(2)图中有两个字母表示的自然带的气候类型相同,这两个字母是______,气候类型是______。
(3)自然带D的名称是______,自然带G的气候类型是______。
(4)图中各字母表示的自然带,有两个在南半球是缺失的,这两个自然带的字母是______,缺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3.读我国东部某河1933年流量过程线图(它大体反映该河流量变化的多年平均状况),分析后回答:(1)该河流量最大值出现在___月,这时期该地区出现了特殊的______天气,这一天气现象是由______锋造成的。
(2)该河位于______流域,河水主要补给来源是______和______,河流除冬季枯水外,最低水位出现在___月,这是由于______天气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