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材解析:必修3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一、学法指导1.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意义的科学技术四大发明,传播到世界后,推动了人类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在中国和欧洲的作用和地位大不一样,这给我们一个深刻启示:科技发挥的效益和作用取决于社会环境。
研究古代四大发明的优势和缺陷,科学地继承历史文化遗产,对促进我国的文化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中国古代数学、天文、历法、农学等科技门类的发展,与农业文明息息相关;中国古代医药学相当发达,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生态度,中医中药至今仍在世界学领域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对走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启示。
二、知识结构三、重难点分析1.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1)内容: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2)影响:①造纸术使纸张很快代替了欧洲中世纪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纸和小牛皮纸,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②火药推动了欧洲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使封建统治阶级日益衰落,还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③指南针的使用,使西欧人开辟了新航路,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④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总之,四大发明对欧洲经济、政治和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从此,西欧率先进入近代社会,整个世界在其推动下,逐步从古代向近代演变,奠定了在近代世界史的中心地位。
(3)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命运为什么会有不同?①中国是由于封建社会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阻碍;③科举制度、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等阻碍先进技术发挥作用;④西方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重商主义,对外扩张等促进了西方科技的进步2.中国古代的发明与发现3.关于中国古代科技(1)领先世界的原因①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长期相对稳定的政治格局为科技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环境。
②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促进科技的进步。
生产力的发展不仅为科技进步奠定了基础,也对科技发展提出了要求。
③各民族间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④教育和科举的发展促进了科技进步。
⑤中华民族具有勤劳、刻苦钻研、重视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富于智慧和创新精神。
⑥明清以前,中国历代统治者大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2)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科技衰落,整体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是当时中国落后的社会生产关系和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地束缚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②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
③中国封建统治者历来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清朝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的规模。
压制了手工业的发展,不利于科学技术成果的产生和推广。
④明清统治者加强文化专制统治,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
不利于自然科学的研究与发展。
⑤明清时期,欧洲的科技迅速发展。
4.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认识(1)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象征。
然而中国的科技成就大多是对生产经验和自然现象的简单总结。
它未能使中国在迈向近代化的过程中独领风骚,更没有使中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质的变化。
(2)中国古代科技是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之上的,科技一旦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就是去了发展的动力。
同时,为巩固大一统封建专制统治,古代统治者重视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的教化,教育中缺乏自然科学教育的成分,使中国古代史去了研究自然科学的条件。
(3)中国古代数学、天文、历法、农学等科技门类的发展,与农业文明息息相关。
(4)中国古代医学相当发达,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生态度。
中医中药至今仍在世界医学领域张有重要地位。
(5)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在我国古代并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不能说明其作用不大,只能说明任何重大科技发明创造,只有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时候,才发挥着改造社会的巨大作用。
(6)明清时期我国科技继续发展,而西方文艺复兴后科技也在迅速发展,但二者并不等同,我国明清时期的科技属于传统科技,而西方的是近代科技;中国明清时期的科技属于古典的应用科技,而西方的属于实验科学。
5.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1)从科技内容上看,应用性强,而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
(2)从研究方法上看,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缺少实验。
(3)从科技使用上看,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缺乏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意识。
(4)从科技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息息相关的农学、天文历法以及医学等方面。
四、易混易错点辨析例一:四大发明之所以是中国成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是因为四大发明()A.是西方早期早起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有力武器B.在推动人类进步的过程中作用巨大C.发明的过程比较艰巨D.领先世界的时间最长,足以令中华民族骄傲至今答案:B辨析:C项、D项只是表象,较易排除,四大发明在推动西方向近代社会迈进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A项包含在B项中。
故答案为B。
例二:关于中国古代发明和发现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记录哈雷彗星的国家②《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③《齐民要术》是世界现存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④《本草纲目》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答案:A辨析:《齐民要术》是中国而不是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中医学的奠基之作是《黄帝内经》。
故答案为A。
例三:马克思说:“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这段话反映出() A.中国古代发明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B.西方资产阶级利用这些发明进行侵略扩张C.在特定条件下科技发明对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D.三项发明蕴含着资本主义发展因素答案:C辨析:A项表述错误,世界文明是多元的;B项与题干内容不符;D项表述错误,三大发明是在封建社会产生的;C项科学的体现了马克主义观点。
故答案为C。
例四:假若你生活在北宋末年,从理论上讲,你可以看到哪些技术的运用()①用活字印刷术印刷麻纸书籍②利用火药开山采矿③运用指南针航海④翻阅《授时历》计算日期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答案:D辨析:《授时历》是元朝郭守敬编制的,排除④。
故答案为D。
例五:韩剧《大长今》的播出,使中医再度蜚声海内外,下列关于中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①《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②《伤寒杂病论》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③《伤寒杂病论》提出辨证施治地方法④《本草纲目》被后世医学家誉为“万世宝典”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答案:D辨析: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的是《本草纲目》;被后世医学家誉为“万世宝典”的是《伤寒杂病论》。
故答案为D。
五、体验高考例一:(2007年高考广东卷)我国古代科技的主要特点是()A.政府是科学研究的主要组织者B.实用科技发达C.普遍重视科学实验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答案:B辨析:解题时注意抓住“主要”二字进行分析。
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主要是由农耕经济的发展决定,政府作为组织者对古代科技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但是中国古代科技多是经验的总结,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和科学实验。
故答案为B。
例二:(2005年上海单科4)西汉太中大夫东方朔撰文上呈汉武帝,所用竹简需两人抬进宫。
以后改变携书不方便现象首先得益于发明了()A.造纸技术B.雕版印刷C.制墨技术D.活字印刷答案:A辨析:纸发明以前,人们用于书写的材料主要是竹、木简或帛。
纸出现在西汉前期,大规模用于书写的纸在东汉“蔡侯纸”出现以后。
故答案为A。
例三:(2009高考山东基本能力测试)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书籍的发展,下列左侧是繁体“书”字,其活字应该是答案:D辨析:注意活字印刷的活字是篆刻时是反着的。
故答案为D。
例四:(2009高考浙江文综)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进步,一些图书馆的纸质历史文献已经以电子文本的形式提供利用。
我们应如何历史地看待这一现象?A.现代发明比古代发明更为重要B.造纸术的发明已经失去历史意义C.历史文献不应该采用时髦的电子文本D.不论是纸质文本还是电子文本,《论语》终究还是《论语》答案:D辨析:电子文献具有多媒体信息存储和传递功能、检索方便、信息存储容量大等优点;纸质文献则更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更具有权威性等优点。
电子文献与纸质文献各有特色,优势互补,在很长的时期内将共生共存。
工具发生了变化,那仅仅是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而已,但是本质并没有发生变化,它们对保留民族文化遗产都有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
故答案为D。
例五:(2008年高考上海卷A组)中国古代由许多重大发明,下列发明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司南、纸、火药、活字印刷B.纸、火药、活字印刷、司南C.火药、活字印刷、司南、纸D.活字印刷、司南、纸、火药答案:A辨析:“司南”的发明时间是在战国时期,“纸”的发明是在西汉,“火药”的发明时间是在唐朝,“活字印刷”的发明时间是在北宋。
故答案为A。
六、演练广场一、选择题1.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技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
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当时的中国()A.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B.收到西方殖民者和俄国侵扰C.国家分裂、国力衰弱D.经济停滞倒退2.最早用赤道坐标表示恒星位置的是()A.毕昇B.徐光启C.石申D.郭守敬3.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一半来源于中国”。
传入欧洲并对“近代世界”产生深刻影响的宋代科技成就是()A.地动仪B.造纸术 C.雕版印刷术D.罗盘针4.我国古代历法制定受到重视的主要原因是()A.农业发展的需要B.统治者的提倡C.科学家的爱好 D.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5.四位学生在作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影响为题,各命了一个小题,你觉得哪些最适宜()①大汉的文明传承──纸改变了西欧的文化历程②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指南针③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锐器④没有印刷术就没有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A.①②③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6.下列有关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表述正确的是)A.西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B.隋唐时期已经有了活字印刷的书籍C.唐朝时期发明管状火器“突火枪”D.宋代在航海交通上已经普遍使用指南针7.鲁迅说:“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
”这句话说明的实质问题是()A.中国迷信思想盛行B.外国资本主义发展C.中国自然经济发展不需要科技D.社会环境决定了科技作用的发挥8.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对中西科技有过如下一番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
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