钣金件设计工艺规范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钣金件材料选用规范及冲裁件、弯曲件、拉伸件、特殊零件设计规范共五个方面阐述空调器钣金件的通用设计工艺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产品开发、模具设计、工艺及其它相关人员,在产品设计、模具设计、工艺审查及编制工艺时执行相应的工艺规范。
2 引用标准QJ/GD 10.05.003 非标准紧固件QJ/GD 30.03.004 空调器用金属材料及其标注QJ/GD 15.05.001自攻螺钉及其配孔3 材料选用规范3.1 材料的选用原则3.1.1 按零件的结构和受力情况选取材料的厚度。
零件的受力大小决定零件材料的厚度。
3.1.2 按零件的结构和加工中的变形情况选取不同牌号的材料。
具体选择参考QJ/GD 30.03.004《空调器用金属材料及其标注》。
(见表1)表1 钢板使用牌号性能和技术指标归类3.1.3 按零件的表面是否进行表面处理选取材料的种类。
3.1.3.1 零件表面需要喷塑处理的,可选用电镀锌板、冷轧板,如室外机底盘、外罩等。
一般情况下优先选用电镀锌板,低成本机或客户指定材料为冷板时可选用冷板,3.0及以上厚度因没有镀锌板的情况下也可选用冷板,对需要电焊加工并在喷涂前需电泳处理的零件应尽量选择冷轧板。
3.1.3.2 零件表面不需喷塑处理的,选用热镀锌板,如内部结构零件等。
3.2 材料标注规范具体参考QJ/GD 30.03.004《空调器用金属材料及其标注》.4 通用设计工艺规范4.1 冲裁件4.1.1 冲裁零件的工艺性规范4.1.1.1 冲裁件的形状应能符合材料合理排样,减少废料。
4.1.1.2 冲裁件各直线或曲线连接处如结构无特别要求时,倒圆角R2;无法倒R2时,参考表2倒适当的圆角。
表2注:t为材料厚度,当t<1时,按t=1mm计算。
此要求适用模具加工零件,对数控件不做此要求。
4.1.1.3 冲裁件凸出或凹入的部分宽度不宜太小,应避免过长的悬臂和悬槽。
(见图1)图14.1.1.4 腰圆形冲裁件,如允许圆弧半径,则(见图2)所示R应大于料宽的一半。
图24.1.1.5 冲孔时,孔径尺寸不能过小。
(见表3)表34.1.1.6 冲裁件孔与孔之间,孔与边缘之间的距离a (见图3),宜取a ≥2t ,并不得小于4mm 。
4)冲裁件的精度一般可分为精密级与经济级两类。
精密级是冲压工艺技术上所允许的精度,而经济级是可以用较经济手段达到的精度。
冲裁件外形与内孔尺寸公差(见表4)和孔距公差(见表5)及任意冲件允许的毛刺高度(见表6)。
表4 单位:mm注:表中分子为外形的公差制,分母为内孔的公差值。
表5 单位:mm表6 单位:μm注:Ⅰ-正常的毛刺。
Ⅱ-用于较高要求的冲件。
Ⅲ-用于特高要求的冲件。
4.2 弯曲件4.2.1 弯曲件结构工艺性规范4.2.1.1 弯曲角的半径(见表7)4.2.1.2 弯曲件的弯边长度不宜过小,其值应为h>R+2t(见图5)。
图54.2.1.34.2.1.4弯曲半径中心的距离取为:当t<2mm时,l≥t:当t≥2mm时,l≥2t(见图7)。
图74.2.1.5 对称弯曲件,左右弯曲半径应一致(见图8)。
图84.2.1.64.2.1.7 切舌和弯曲同时进行时,所弯曲的小脚应带有斜度,有利出模(见图10)。
图104.2.2 弯曲件的精度4.2.2.1 精度要求较高的弯曲件必须严格控制材料厚度公差。
4.2.2.2 图11和表8为弯曲件的公差等级。
表中代号A、B、C表示基本尺寸的部位与三种不同类别的公差等级(见表8)。
图11表8 弯曲件公差等级表4.2.2.3 表9为弯曲件角度公差。
必须在工艺上增加校形工序才能达到精密级角度公差。
表9 弯曲件角度公差表4.3 拉伸件4.3.1 拉伸件、成形件结构工艺性规范4.3.1.1 拉伸件侧壁与底面或凸缘连接处的圆角R1、R2,特别是R2应尽量放大,因为它们相当于最后一付拉伸模的凸模及凹模的圆角。
放大这些圆角半径,能够减少拉伸次数,或使零件容易拉伸成形。
应取R1≥t,最好R1=(3~5)t应取R2≥2t,最好R2=(5~10)t4.3.1.2应取R3≥3t,为了减少拉伸工序尽可能取R3≥1/5h。
4.3.1.3 除非在结构上有特殊要求,必须尽量避免异常复杂及非对称形状的拉伸件,对于半敞开的空心件,应考虑设计成对拉伸。
然后剖切开比较有利。
4.3.1.4 拉伸件的凸缘宽度应尽可能保持一致。
4.3.1.5 在零件的平面部分,尤其是在距边缘较远处,局部凹坑的深度与突起的高度不宜过大。
4.3.1.6 应尽量避免曲面空心零件的尖底形状,尤其高度大时,其工艺性更差。
4.3.2(见图13)4.3.34.3.3.1图144.3.3.2 阶梯拉伸件的高度尺寸,应以底面为基准(见图15)。
图154.3.3.34.3.3.4 冲凸尺寸标注在外形上(见图17)图174.4 特殊零件设计工艺规范4.4.1 柜机左右侧板翻边孔的设计规范料厚t≤0.8mm的零件上的翻边螺钉配孔,均采用对半开分顶破式翻边孔。
(见图18)图18除图纸特别要求外,所有零件上的翻边螺钉配孔均采用此种形式,设计时只需标注翻边孔直径,和翻边方向即可。
4.4.2 接地符的设计规范4.4.2.1 接地端子:在发生故障时防止电击的与外保护导体相连接的端子,或与保护接地电极相连接的端子。
4.4.2.2 图形符号及尺寸。
(见图19和表10)图19表104.4.2.3 使用要求4.4.2.3.1 凡是接地端子均应按以上图形符号及列表进行选用。
4.4.2.3.2设计人员在进行尺寸标注时只需标出所选Ф值,图形制造单位依照所选Ф值及列表尺寸制造。
设计优先选用Ф8的(数控模具只有Ф8的),Ф6的只作为小零件接地符的设计选用(主要用于分体机蒸发器边板)。
4.4.2.3.3 同列或同行的接地螺钉孔个数小于或者等于两个,则接地符号为一个;同列或同列的接地螺钉孔个数大于两个,则接地符号为两个,位置分别在首尾两个接地螺钉孔的并排位置。
4.4.2.3.4 图纸要求在后续更改时按本规范要求修改,已开旧模不需更改,新开模具按本规范要求执行。
4.4.3 柜机接水盘固定板设计规范柜机接水盘固定板的结构形式应采用下图所示形式,以提高零件的工艺性。
(见图20)图204.4.4 喷塑件吊挂孔的设计零件在冲压、焊接等加工后需要喷塑的零件,零件上如没有符合要求的孔,需要在零件的非重要表面设计吊挂孔,吊挂孔的孔径为Φ6。
开孔的一般性原则:4.4.4.1 细长平板类零件或小零件(总面积≤0.01m2),在零件上端部或边缘开一个吊挂孔(Φ6),中心线在零件中轴线上。
如柜机左右侧板、前侧板、顶盖和阀门支架等。
(见图21左图)4.4.4.2 一般零件(面积>0.01m2)采用二个吊挂孔(一个Φ6,另一个腰形孔R3×10),孔间距L根据零件吊挂的长度来选择(可选135mm、190 mm、360mm、568mm等)。
家用机35或以下底盘组件采用135mm的孔间距,70底盘组件及大部分零件采用190mm的孔间距,面板采用568mm的孔间距。
商用机零件一般采用360mm的孔间距。
(见图21右图)4.4.4.3 复杂零件(如框型、箱体等)采用三个吊挂孔(Φ6),孔间距离需根据零件结构尺寸而定,吊挂时必须保证零件重心稳定(在中轴线上)。
4.4.4.4 有密封部位的零部件(如框架、箱体结构等),必须考虑前处理时的排液问题,工艺上需开一个或几个工艺孔(Φ10左右)。
4.4.4.5 对不影响零部件装配的过孔,若位置在零件边缘处(离边10mm左右),且孔径在6mm左右可作为工艺吊挂孔用。
图214.4.5 把手孔的设计家用空调外机装配把手LF7.5WB.00000005a和LF7.5WB.00000005的钣金件上配孔结构形式应采用下图所示形式及尺寸,以提高零件的装配性和通用性。
(见图22)商用空调零件采用数控加工时可采用92X31的平孔形式.图224.4.6 钣金制品自攻螺钉配孔参照QJ/GD15.05.001《自攻螺钉及其配孔》进行设计。
4.4.7 分体机电机支架过线位置叠边规范对于过线孔要求用叠边孔,且个数超过1个的,要求叠边方向应考虑开模工序安排,一般要求叠边方向在零件展开为平板后的方向相同.对折弯次数比较多的零件可根据实际以不增加工序为准。
4.4.8 窗机百叶窗的设计要求4.4.8.1 为考虑模具性能及通用,新开发窗机外罩上的百叶窗应尽量通用。
4.4.8.2 大窗机外罩上的百叶窗的设计要求见图23。
参考图文(5012).01000001外罩。
4.4.8.3 小型窗机外罩上的百叶窗的设计要求见图24,百叶窗结构为翻孔形式。
参考图文KC15UC2A.04000001外罩。
图23图244.4.9 敲落孔连接点设计规范4.4.9.1 圆孔设计要求:圆孔¢26(2点连接),¢35(2点连接),¢80及以上(4点连接)。
4.4.9.2 腰形孔设计:目前公司只用到90X60的腰形孔,连接方式为4点连接。
4.4.9.3 连接点设计:连接点半径为R2。
表示方法参考图25。
图254.4.10 底盘组件压缩机螺栓配孔的设计底盘组件固定压缩机的点焊螺栓配孔孔径要求:配孔直径D=螺栓底部光杆直径d+0.5允许公差±0.2。
例如:TY.00.315 M8的定位螺栓其光杆直径φ10,钣金件的配孔孔径为φ10±0.2。
4.4.11 固线方式的设计要求由于点焊点会生锈,且增加成本,内部零件需要固线时在空间足够时应使用支头线扎不要用固线钩。
目前已经验证底支头线扎型号为TY.00.155,钣金件配孔的尺寸为¢6,两支头线扎的间距可在50~100MM内;最大可扎¢30的线或排水管。
4.4.12 柜机挡水横条方孔设计规范柜机挡水板组件中挡水横条方孔尺寸:要求此方孔折弯后非点焊侧尺寸必须大于等于5。
见图26。
图264.4.13 分体机底盘组件上的挡块位置的设计分体机底盘组件上挡块的位置应根据所用冷凝器的规格进行选取。
KF35底盘从表11中进行选取,标注方法见图27;KA103底盘从表12中进行选取,标注方法见图28.挡块图27图285 数控加工工艺规范5.1 商用空调螺母连接方式的设计商用空调螺母连接方式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基础上应尽量采用铆接形式,不采用焊接,以提高工艺性.铆接螺母的选择参考《QJ/GD10.05.003非标准紧固件》,适应范围见表13. 各种铆接螺母底孔的尺寸见表14.挡块表145.2 定位凸包的设计为提高点焊效率,对点焊为组件的零件,如果空间足够,应考虑分别增加定位孔和定位凸包。
空间不足时可采用半个定位孔配凸包,或者对尺寸要求不严格时(如点焊固线钩),可只用定位孔或定位凸包。
适应范围见表15,表示方法见图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