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基础) 知识讲解附答案一、初中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选择题1.以排空气法收集H2、O2或CO2,利用右图装置可收集的气体是A.只有H2 B.只有H2和CO2C.只有O2和CO2 D.H2、O2、CO2都可以2.下列图示中物质的用途与相应的性质不相符的是()A.金属的导热性B.燃气的可燃性C.氧气的氧化性D.干冰的升华3.下列各项比较中,正确的是()A.含碳量:生铁>钢B.硬度:纯铁>生铁C.pH:食盐水>石灰水D.熔点:青铜>纯铜4.宣传科学知识,揭露伪科学是化学工作者的义务。
下列各项中,属于伪科学的是A.CO气体可用作气体燃料B.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C.用催化剂把水变成汽油D.CO气体可用来冶炼金属5.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正确的是()A.氢气和液氢都可以做燃料一一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B.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变大C.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一﹣温度升高,水分子变大D.金刚石很硬石墨质软﹣一构成物质的原子种类不同6.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A.氧气与液氧B.CO2与CO C.干冰与冰D.金刚石与石墨7.下列物质或方式中的“碳”,主要不是针对碳单质的是A.碳素墨水B.打印碳粉C.低碳生活D.石墨碳棒8.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天然气用作燃料C.液氮用作冷冻剂D.银用于制作导线9.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不同的碳单质物理性质差异大,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B.H2O2和H2O化学性质差异大,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C.氢元素和氧元素化学性质差异大,是因为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D.钠元素和镁元素种类不同,是因为中子数不同10.一定量的木炭和氧化铜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右图,其中纵坐标Y表示A.碳的质量B.氧化铜的质量C.二氧化碳的质量D.固体中铜元素质量分数11.如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B.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C.木炭是使氧化铜还原为铜的物质,它具有氧化性D.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将导气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12.2009年12月7日~18日世界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商讨2012至2020年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协议。
下列物质属于温室气体的是A.N2B.H2C.CO2 D.O213.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
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A.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B.警用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C.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球内的气体分子体积增大D.酸有一些相似的性质,是因为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H+14.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遭遇森林火灾,应迅速顺风逃生B.室内用煤炉取暖,应防止煤气中毒C.家中煤气泄露,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D.久未开启的菜窖,不可冒然进入15.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A.氧气常用于炼钢、潜水、急救等B.稀有气体可用于闪光灯、霓虹灯等C.氮气常用做食品保护气D.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存在危害人类生存16.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如图所示,实验结束时将导管从石灰水中取出后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
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装置II中出现气泡,说明I中反应已开始B.反应中,装置I减少的质量是氧元素的质量C.冷却后,若装置I中有黑色固体,说明碳有剩余D.冷却后,装置I减少的质量小于生成气体的质量17.形成化学观念是化学学习的任务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化学变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B.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C.金刚石和石墨组成元素相同,性质也完全相同D.等体积的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小于混合前二者体积之和,是因为分子间存在间隔18.下列有关“化学之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B.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C.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19.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石墨用作电池电极20.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碳在空气中不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B.CO与C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C.水墨画可长时间保存不变色是因为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不活泼D.空气中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会导致“酸雨”21.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石墨是碳的单质,而C60则是碳的化合物B.二氧化碳是导致酸雨的气体之一C.古代用墨书写或绘画经久不褪色,这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D.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可使动物死亡,所以都具有毒性22.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B.金刚石、石墨、碳60由于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它们的性质存在明显差异C.CO用于冶炼金属、做气体燃料;CO2用于人工降雨、灭火D.CO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严重时危及生命23.要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可把混合气体通过()A.炽热的炭层B.灼热的氧化铜C.澄清石灰水D.水24.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则参加反应的碳和生成物的质量比为()A.1∶1B.1∶2C.3∶8D.3∶1125.黔江水是桂平市城区的重要自来水水源之一,将黔江的水净化为自来水的过程中,下列描述缺乏科学性的是A.加入明矾,使悬浮小颗粒凝聚沉降 B.投药杀菌消毒C.通过过滤除去可溶性杂质 D.通过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26.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A.冰与干冰B.汞与水银C.氧气与液氧D.金刚石与石墨27.下列碳单质的各种用途中,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A.做钻头B.做电极C.冶炼金属D.做冰箱除味剂28.下列有关“化学之最”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B.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C.地壳中含量最多元素是铝元素D.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29.诺贝尔物理学奖曾表彰了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开创性研究者。
金刚石、石墨、C60和石墨烯的结构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四种物质的性质完全相同B.石墨烯与C60是同一单质C.石墨与金刚石一样硬度很大D.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30.下列对图中所示各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甲实验:可以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和一氧化碳的反应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B.乙实验:向下迅速压活塞,乙醚棉球燃烧,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C.丙实验:手影的形成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D.丁实验:干冰升华吸热可以用于人工降雨【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初中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选择题1.D【解析】H2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利用图示装置进行收集时,要从右端进入;CO、O2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利用图示装置进行收集时,要从左端进入。
综上所述,H2、CO、O2都可以利用图示装置进行收集。
故选D。
2.A【解析】【详解】A、作导线利用了金属的导电性良好,故A不正确;B、可以作燃料是利用了燃气的可燃性,故B正确;C、潜水是利用了氧气能供给呼吸,属于氧气的氧化性,故C正确;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故D正确。
故选A。
3.A【解析】【分析】生铁是含碳量为2%~4.3%的铁合金,钢是含碳量为0.03%~2%的铁合金。
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低。
【详解】A、生铁是含碳量为2%~4.3%的铁合金,钢是含碳量为0.03%~2%的铁合金,含碳量生铁>钢,故A正确;B、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硬度:纯铁<生铁,故B不正确;C、食盐水显中性,pH等于7,石灰水显碱性,pH大于7,pH:食盐水<石灰水,故C不正确;D、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低,熔点:青铜<纯铜,故D不正确。
故选A。
4.C【解析】【分析】化学现象都是符合客观事实的,伪科学不是以实验为基础,存在一定的欺骗性。
【详解】A、一氧化碳能燃烧,并且燃烧放出大量热,CO气体可用作气体燃料,故A正确;B、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易升华,可以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故B正确;C、催化剂只是加快反应速率,不参加化学反应,用催化剂把水变成汽油无法实现,故C不正确;D、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CO气体可用来冶炼金属,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原子数目都不会改变。
5.A【解析】【分析】根据分子(或原子)的基本特征:分子(或原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或原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或原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A、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是因为它们是由氢分子构成的,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选项A正确。
B、水银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由于原子间有间隔,在温度升高时,原子的间隔变大。
所以,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
选项B不正确。
C、由于分子间有间隔,在温度升高时,分子的间隔变大。
所以,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分子的大小没有变化。
选项C不正确。
D、金刚石很硬石墨质软,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选项D不正确。
故选A。
【点睛】能利用分子或原子的基本性质来解释一些日常现象,特别是粒子的运动和粒子间的间隔。
6.D【解析】【分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详解】A、氧气与液氧是同种单质的不同状态,不符合题意;B、CO2与CO是同样的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符合题意;C、干冰与冰是两种不同的化合物,不符合题意;D、金刚石与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两种不同单质,它们互为同素异形体,符合题意。
故选D。
7.C【解析】【详解】碳素墨水、打印碳粉是由炭黑制成的,炭黑、石墨均为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低碳生活”中的“碳”是指二氧化碳。
故选C。
8.B【解析】【分析】【详解】A、干冰用作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天然气用作燃料,是利用了天然气的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C、液氮用于冷冻麻醉,是利用了液氮温度低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D、银用于制作导线,是利用了银具有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B.9.D【解析】【详解】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的差异是由于原子排列方式上的不同,故正确;B、H2O是由水分子构成的,H2O2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存在差异,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故正确;C、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氢元素和氧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同,故正确;D、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而不是中子数不同,故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