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过关测试及解析

初三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过关测试及解析

初三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过关测试及解析一、初中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选择题1.工业生产粗硅的化学方程式是SiO2+2C Si+2CO↑,该反应中表现还原性的是()A.SiO2B.C C.Si D.CO2.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遭遇森林火灾,应迅速顺风逃生B.室内用煤炉取暖,应防止煤气中毒C.家中煤气泄露,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D.久未开启的菜窖,不可冒然进入3.下列图示中物质的用途与相应的性质不相符的是()A.金属的导热性B.燃气的可燃性C.氧气的氧化性D.干冰的升华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B.活性炭吸附色素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D.钢铁生锈5.根据如图所示实验,不能得到的.....结论是A.CO2不能燃烧B.CO2不支持燃烧C.CO2密度比空气大D.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6.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不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氧气用于动植物的呼吸B.盐酸用于除铁锈C.木炭用作燃料D.活性炭用于除去水中异味7.化学上把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

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A.液氧和氧气B.CO和CO2C.金刚石和石墨D.冰和干冰8.下列有关物质的变化或应用,描述不正确的是()A.CH4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合反应B.CO2作为气体肥料在农业生产中有广泛应用C.N2充入食品包装袋中可起防腐作用D.CO 有毒且无色无味,使用燃气时要注意室内通风9.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叫做同素异形体。

下列各组物质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A.冰和干冰B.CO和CO₂C.镁条和镁粉D.氧气和臭氧10.化学反应C+H2O 高温H2+CO中的还原剂是A.C B.H2O C.H2D.CO11.下列有关碳单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金刚石、石墨充分燃烧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C.书写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硬度最大的物质12.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常用的思维方式。

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B.干冰升华﹣﹣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了C.夏季在校园里闻到阵阵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D.硫在氧气中燃烧比空气中更剧烈﹣﹣在氧气中硫接触到氧分子的几率大13.一定量的木炭和氧化铜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右图,其中纵坐标Y表示A.碳的质量B.氧化铜的质量C.二氧化碳的质量D.固体中铜元素质量分数14.炭雕(主要成分木炭)是一种集观赏、空气净化于一体的工艺品。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炭雕是质轻透明的固体B.炭雕摆放要远离火种C.炭雕艺术品可以长久保存D.炭雕能吸附室内微量的甲醛等有害气体15.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

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A.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B.警用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C.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球内的气体分子体积增大D.酸有一些相似的性质,是因为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H+16.下列有关碳单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B.C60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单质C.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D.活性炭可用作冰箱除味剂17.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B.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C.物理性质相同D.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物理变化18.以排空气法收集H2、O2或CO2,利用右图装置可收集的气体是A.只有H2 B.只有H2和CO2C.只有O2和CO2 D.H2、O2、CO2都可以19.下列实验均来自初中课本,对其中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石墨连接在电路中A.集气瓶内的水面上升约至刻度“1”处B.产生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C.玻璃管内红色粉末变为白色D.灯光亮了A.A B.B C.C D.D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性质一定相同B.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单质C.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D.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21.研究人员发现在镜片之间夹入石墨烯,具有“红外夜视”能力。

石墨烯可用石墨为原料来制备。

下列关于石墨烯的叙述错误的是()A.石墨烯中碳原子之间存在间隔B.石墨烯中原子仍在不断运动C.石墨烯与石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D.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22.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石墨是碳的单质,而C60则是碳的化合物B.二氧化碳是导致酸雨的气体之一C.古代用墨书写或绘画经久不褪色,这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D.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可使动物死亡,所以都具有毒性23.据报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人员利用钴及其氧化物成功研制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高效“清洁”地转化成液体,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减少B.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有两种氧化物C.得到的液体燃料化学式是H2C2OD.可用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24.以下有关描述中属于CO2物理性质的是①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②密度比空气大③可溶于水(体积比1:1)④部分与水反应生成碳酸⑤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⑥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常用作灭火剂⑦二氧化碳沸点-78.5℃⑧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常用作制冷剂A.①②③B.①②③⑦C.①②⑦⑧D.②③⑦⑧25.下列相关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正确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快分子在不断运动B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所含氧原子个数不同C有机物的数目异常庞大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D氦原子与氖原子性质相似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A.A B.B C.C D.D26.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则参加反应的碳和生成物的质量比为()A.1∶1B.1∶2C.3∶8D.3∶1127.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导致酸雨的原因B.用煤火取暖时应注意通风,防止一氧化碳中毒C.古代字画长久不变色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28.下列有关“化学之最”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B.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C.地壳中含量最多元素是铝元素D.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29.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称量NaOHB. CO2性质检验C.添加酒精D.制取CO2并验满30.2009年12月7日~18日世界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商讨2012至2020年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协议。

下列物质属于温室气体的是A.N2B.H2C.CO2 D.O2【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初中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选择题1.B【解析】试题分析: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在反应中做还原剂;含氧化合物失去氧的反应属于还原反应,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在反应中做氧化剂.在SiO2+2C Si+2CO↑,碳发生了氧化反应表现出还原性,故答案选择B考点: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判断2.A【解析】【详解】A、遭遇森林火灾,应向逆风方向逃生,选项不正确,符合题意;B、煤炭不完全燃烧的产物是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冬天室内用煤炉取暖要严防煤气中毒,注意通风顺畅,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煤气泄露时,应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降低室内燃气的浓度,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久未开启的菜窖,二氧化碳的浓度比较高,不能供给呼吸,因此不能冒然进入,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煤炭不完全燃烧的产物是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冬天室内用煤炉取暖要严防煤气中毒,注意通风顺畅。

3.A【解析】【详解】A、作导线利用了金属的导电性良好,故A不正确;B、可以作燃料是利用了燃气的可燃性,故B正确;C、潜水是利用了氧气能供给呼吸,属于氧气的氧化性,故C正确;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故D正确。

故选A。

4.D【解析】【详解】A、“干冰”升华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B、活性炭吸附色素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吸附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利用氮气和氧气的沸点,将氮气和氧气分别蒸馏出来,只是使得氧气分离出来,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D、钢铁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5.D【解析】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支持燃烧,本身也不燃烧。

【详解】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支持燃烧,本身也不燃烧,本实验是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故选D。

【点睛】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6.D【解析】【详解】A、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氧气用于动植物的呼吸,是因为氧气具有氧化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盐酸能和铁锈中的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木炭具有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7.C【解析】【分析】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

【详解】A、液氧和氧气是同种物质,不是同素异形体,故A不正确;B、CO和CO2是化合物,不是单质,则不是同素异形体,故B不正确;C、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故C正确;D、冰是固体的水,干冰是固体的二氧化碳,都是化合物,不是同素异形体,故D不正确。

故选C。

8.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从化合反应的定义、常见气体的性质和用途方面分析。

【详解】A、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物有两种,,故符合题意;B、适当增加二氧化碳的含量,可以提高植物光合作用,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故不符合题意;C、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且无毒,故可以用于食品包装袋防腐;故不符合题意;D、一氧化碳有毒,且无色无味,人中毒不易觉察,故要注意室内通风,故不符合题意;1、根据化合反应的概念分析;2、依据二氧化碳的作用分析;3、食品防腐的气体要求无毒和化学性质稳定;4、根据一氧化碳的毒性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