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服饰图案设计》教学大纲

《服饰图案设计》教学大纲

《服饰图案设计》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服饰图案设计是广播电视大学服装设计专业的统设必修课,是从事服装设计及服装生产应用和开发的基础。

本课程共10学分,一个学期完成全部教学任务。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服饰图案构成以及服饰图案再创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服饰图案图形生成的基本原理,学会服饰图案设计的基本方法。

二、课程的目的与要求
1.服饰图案设计是服装专业科学中一个比较年轻的分支学科,它的核心内容是服饰图案的构思、构成以及表现。

本课程要求学生了解服饰图案在服装当中应用的最新发展,掌握服饰图案设计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服饰图案图形的构成是本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要求学生熟悉独立纹样、连续纹样的构成和写生方法。

3.服饰图案的概述、基本规律与形式法则、服饰图案的构思是本课程的基础。

要求学生掌握服饰图案的概念、设计原则、基本规律、形式法则;熟悉服饰图案的构思特点、构思过程,掌握服饰图案构思的方法。

4.服饰图案设计的表现技法、服饰图案色彩的应用是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

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应用表现的多种技法。

三、课程的教学要求层次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求分为“知识点(教学内容)、重点、难点”三个层次,专业技能训练内容分为“了解、学会、熟练”三个层次,授课教师可根据教学要求进行教学工作,操作时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但总的知识点不能减少。

第二部分学时、教学安排、教材与教学环节等相关要求一、学时分配
本课程共35课时,其中课堂授课15学时,专业技能训练10学时,自学及其它10学时,授课教师可根据所带学生水平以及教学设备的实际情况,适当地调整课堂授课和专业技能训练的时间,但总学时不得减少。

教学内容分为 10章学习内容。

学时分配见下表。

二、教学安排与学分
服饰图案设计课程本课程共10学分,一个学期完成全部教学任务。

三、教学资源的配置与使用
1.文字教材
文字教材是学生学习课程的主要用书,包含文字主教材和文字辅助教材两个部分。

主教材部分的内容是课程的基本内容,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同时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提高能力的重要媒体之一,本课程的文字主教材采用的是孙世圃主编、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服饰图案设计》(第四版),该教材的内容具有科学性,教材中的概念叙述直观无误,论证清楚,体现了远程开放教育的特色,适合成人以业余学习为主的特点。

2.DVD光盘
除文字主教材以外,还配备了相应的DVD光盘辅助教材,辅助部分(DVD光盘)的内容是对主教材的重点、难点以ppt课件的形式进行归纳、总结,通过例题与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内容。

四、教学环节
1.自学
自学是电大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方式,自学能力的培养也是远程开放高等教育的目的之一,本课程的教学要注意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学生可以通过自学,视频教学、直播课堂和网上教学辅导等方式进行学习,各教学点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助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

2.面授助学
面授助学要服从于教学大纲、文字教材、音像资料,采用讲解、讨论、答疑等方式,通过原理分析、基本方法训练培养学生解决服饰图案设计中的是实际问题。

建议本课程安排15次面授辅导和10次实践课指导,每周一次。

主要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实行辅导,辅导教师应注重解剖各章节难点,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给学生布置相应的练习等。

并布置自学方法和自学内容,将一些难点内容进行演示。

3.作业
独立完成作业是学生学好本课程的一项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工作。

作业内容以教材中的习题为主,通过这些习题的练习,逐步加深对课程中各种概念的理解,达到基本掌握本课程主要内容的目的。

4.专业技能实践
专业技能实践是学生学好本课程重要的实践环节。

实践内容以教材中的实践指导为依据,通过动手操作,加深课程中各种概念的理解,服饰图案设计的应用水平,达到熟练使用服饰图案设计的各种技法。

五、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试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办法,满分为100分,60分及格。

形成性考核以形成性作业的形式完成,终结性考核采用闭卷考试方法。

完成12次形成性作业,可取得考试资格,每次作业满分100,平时作业考核成绩即12次作业的平均成绩。

平时成绩占30%,考试占70%。

考试题目全面,符合大纲要求,同时要作到体现重点,题量适度,难度适中,题量和难度的梯度应按照教学的三个不同层次安排。

不出难题、怪题。

六、教学研讨
为保证本课程教学活动正常有效地开展,保证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师要对课程进行认真研究,并参加本课程的各项教研活动。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一、理论部分
二、专业技能实践部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