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法自学练习班级姓名学号一、不定项选择题。
共计40题,每题1分,共计40分。
1. 根据《婚姻法》的规定,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准予离婚的标准是( A )。
A.夫妻感情破裂B.夫妻关系破裂C.一方有过错D.已就子女的抚养和财产的分割达成一致意见2.甲于2005年5月 5日向法院起诉离婚,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同年10月1日甲再次以同样的理由向法院起诉离婚,法院应当( B )。
A.受理B.不予受理C.驳回起诉D.驳回诉讼请求3.夫妻关系存续期间配偶一方被宣告死亡的,婚姻关系终止的时间为( B )。
A.自失踪之日起终止B.自宣告死亡之日起终止C.自失踪或者宣告死亡之日起终止D.自另一方提出宣告死亡的申请之日终止4.甲、乙夫妻双方经协商同意离婚,甲因出差故委托丙去离婚登记机关代为办理离婚登记手续。
依我国法律,丙( D )A.可以代理B.在甲乙双方同意下可以代理C.在取得甲授权委托书的情况下可以代理D.不能代理5.按照《婚姻法》规定,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
双方须到(C)。
申请登记离婚。
A.人民法院B.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C.婚姻登记机关D.公安机关6. 引起婚姻关系终止的原因有( A B C)。
A.离婚B.夫妻一方生理死亡C.夫妻一方被宣告死亡D.夫妻双方因感情不和分居7.某甲被宣告死亡后重新出现,法院撤销了对其的死亡宣告。
这对其原来的婚姻关系产生的后果有( A B D)。
A.如甲妻尚未再婚,夫妻关系自撤销死亡宣告之日起自行恢复B.如甲妻已再婚,则原夫妻关系已不存在C.如甲妻再婚后又离婚,夫妻关系可自行恢复D.如甲妻再婚后配偶又死亡,夫妻关系不可自行恢复8.离婚作为一种法律行为,其特征有( A B C D )。
A.离婚主体具有限定性B.离婚条件具有法定性C.离婚行为具有要式性D.离婚后果具有多样性9.我国法律规定的离婚方式有( A B )。
A.行政登记离婚B.法院诉讼离婚C.调解组织调解的离婚D.律师调解的离婚10.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调解是( A B)。
A.必经程序B.先行程序C.任意程序D.审前程序11.从离婚立法的发展历史来看,在裁判离婚的立法原则上,出现过三个基本原则或称三个主义,分别是( A B C )。
A.过错主义B.目的主义C.破裂主义D.禁止离婚主义12.因下列( A B D )原因的出现而在法律上许可当事人离婚的,被称为目的主义的离婚立法。
A.一方有恶疾B.一方有不可治愈的精神病C.婚姻无可挽回的破裂D.一方失踪达一定年限13.人民法院审理( A B ),只能以判决的方式结案。
A.涉外离婚案件B.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离婚案件C.一方是现役军人的离婚案D.离婚后女方生活有较大困难的案件14.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对共同财产进行分割时,应坚持的原则( A C D )。
A.男女平等B.贡献大的一方多分C.照顾女方和子女利益D.从财产的实际情况出发,有利于当事人的生产和生活15.离婚和解除同居关系在性质上是不同的。
下列因解除同居关系产生的纠纷,属于法院的受案范围的是( B C)。
A.当事人双方都未婚,一方起诉请求解除同居关系B.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另一方请求解除同居关系C.当事人因对同居期间财产分割或解除同居后子女抚养纠纷提起诉讼D.当事人请求确认同居关系16.按照婚姻法规定,下列情形中,经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的是( A B C D)。
A.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B.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C.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D.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出离婚诉讼的17.我国《婚姻法》第33条规定:“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须得军人同意,但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的除外。
”这里的“重大过错”是指( A B C D)。
A.现役军人重婚或与他人同居的B.现役军人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C.现役军人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D.现役军人有其他严重伤害夫妻感情的行为的18.甲(女)和乙(男)于2003年3月结婚,2005年元月甲怀孕后因故流产,同年3月,双方因感情不和诉至法院,要求离婚。
法院在下列( A B C)情形下可以受理离婚诉讼请求。
A.甲提出离婚的B.乙提出离婚,法院认为有必要受理的C.甲与他人通奸怀孕,乙提出离婚的D.乙是军人,提出离婚的19.关于离婚诉讼的管辖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D)。
A.离婚诉讼原则上应当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B.被告离开住所地超过1年的,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C.双方离开住所地超过1年的,由原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D.被告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居住、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踪、被劳动教养或者被监禁的,由原告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20.根据我国婚姻法规定,在处理离婚后子女抚养问题时,应遵循的规定有( A B C )。
A.2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B.2周岁以上未成年子女随哪一方生活,由父母双方协商C.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D.在离婚问题上有过错的,不能直接抚养子女21.男女双方离婚后,凡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有下列( A B C D)情形的,应予支持。
A.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的B.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因伤残无能力继续抚养子女的C.10周岁以上未成年子女,愿随另一方生活,该方又有抚养能力的D.有其他正当理由需要变更的22.根据我国婚姻法规定,子女可以要求增加抚育费的情况是( A B D )。
A.原定抚育费不足以维持当地实际生活水平的B.因子女患病、上学,实际需要已经超过原定数额的C.有给付义务的父方或母方经济收入明显增加的D.有其他正当理由应当增加的23.甲、乙二人离婚时房子判给乙,甲失业又没其他住处,甲有权请求( A B)。
A.租用乙的一间房屋一段时间B.无偿使用乙的一间房屋一段时间C.购买乙的一间房屋D.长期无偿使用乙的一间房屋24.甲与乙于2003年6月结婚,婚后不久就离婚。
离婚时甲是汽车司机,乙是下岗女工且因故受伤不能参加工作,法院判决甲每月付给乙200元作为生活费。
甲可以因下列哪些情况出现而停止对乙的帮助?( A B C )。
A.乙的伤已经治愈并找到一份适当的工作B.甲因车祸损伤他人财产,已经欠下大量债务C.乙离婚后不久再婚D.甲离婚后不久再婚25.根据婚姻法规定,行使离婚补偿请求权的要件是( A C)。
A.夫妻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财产归各自所有B.夫妻没有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财产的归属C.夫妻一方因抚养子女、照料老人、协助另一方工作付出了较多义务D.夫妻一方生活贫困,无法自己维持自己的日常生活26.下列离婚纠纷,应适用诉讼离婚方式处理的有( A B C D)。
A.夫妻一方要求离婚,另一方不同意离婚的B.夫妻双方都同意离婚,但在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问题上不能达成协议的C.未依法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且为法律承认的事实婚姻D.涉外离婚27.登记离婚后,对当事人不履行离婚协议中的财产给付、子女抚养等有关义务而发生纠纷,( A D)。
A.不能由婚姻登记机关处理B.可以要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C.可以由婚姻登记机关提出申请,由人民法院强制执行D.只能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28.女方在( A B C ),男方不能提出离婚。
A.怀孕期间B.分娩后1年内C.中止妊娠后6个月内D.中止妊娠后8个月内29.夫妻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一方因下列( A B C)原因付出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
A.抚育子女B.照料老人C.协助一方工作D.洗衣做饭30.离婚时,确定子女抚养费的数额,应考虑( A B C )。
A.子女的实际需要B.父母的负担能力C.当地的生活水平D.抚养子女的一方的需要31.双方自愿离婚的条件是( A B D)。
A.当事人双方确实真实自愿B.双方对离婚后的子女问题已有适当处理C.双方均已得所在单位的同意D.双方对离婚后的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32.申请离婚登记的当事人双方,应持有的证件和证明包括( A B C D )。
A.户口证明B.居民身份证C.离婚协议书D.结婚证33.中国古代的离婚方式有( A B C D )。
A.出妻B.义绝C.和离D.出于特定缘由的呈诉离婚34.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 B C D )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A.当时给付彩礼时是因为感情好B.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C.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D.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35.行使探望权有下列( A B C )情形之一的,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或其他对未成年子女负担抚养、教育义务的法定监护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中止探望权的请求。
A.不直接抚养子女一方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B.不直接抚养子女一方患有重病,不适合行使探望权C.行使探望权的一方当事人对子女有侵权行为或者犯罪行为,严重损害未成年子女利益的D.行使探望权的一方当事人对子女有批评、管教行为的36.下列人员中,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中止探望权的请求的有(A B C )。
A.未成年子女B.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C.对未成年子女负担抚养、教育义务的法定监护人D.其他近亲属37.甲乙二人离婚后,孩子由甲直接抚养,乙探望孩子时,甲多次无故阻挠,乙可以( B C )。
A.请求法院对甲罚款B.请求变更直接抚养人C.请求法院强制执行D.请求法院逮捕甲38.下列情形属于我国古代“七出”的有( B C D)。
A.无嫁妆 B.盗窃 C.多言 D.妒忌39.在判决离婚时,父方和母方均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一方有下列( A B C D )情形之一的,可优先予以考虑。
A.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B.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的三、名词解释。
共计3题,每小题4分,共计12分。
1. 婚姻的终止2. 离婚3. 探望权四、简答题。
共计2题,每小题8分,共计16分。
1. 简述离婚行为的法律特征。
从法律行为的意义上讲,离婚具有以下特征:第一,离婚主体具有限定性。
离婚是夫妻双方的行为,必须由夫妻双方亲自进行。
第二,离婚条件具有法定性。
对不符合离婚条件的离婚申请,离婚的管辖机关都不会予以准许。
第三,离婚行为具有要式性。
离婚行为是一种法律行为,必须遵守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方式,否则便不能发生解除婚姻关系的效力。
第四,离婚后果具有多样性。
离婚不仅解除夫妻之间的人身关系,而且还要解决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所形成的财产关系,并对子女的监护、抚养教育等问题一并作出处理。
2. 简述离婚和婚姻无效、撤销婚姻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