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应用统计学(第三版)

应用统计学(第三版)

第三,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不确定的现象,即随机性的变量。
第四,统计的基本方法是归纳推断。
第三节
统计数据与统计规律
一、数据的计量尺度
(一)定类尺度
定类尺度是最粗略、计量层次最低的计 量尺度。它的主要特征是采 用文字、数 字代码和其他符号对事物进行简单的分 类或分组。建立在对 事物进行分类分组 的基础上的计量尺度称为定类尺度。 只能区分事物是同类或非同类,必须符 合穷尽和互斥的要求。
(三)观测数 据与实验数据
(四)初级资 料和次级资料
第三节
统计数据与统计规律
三、统计规律
统计学是收集、分析、表述和解释数据的科学。
通过对大量现象的观察或重复进行多次相同的实验并获取大量的数据后,我们就可以利用统计方法找到其内 在的数量上的规律性。
之所以可以通过大量的数据认识事物变化的规律性,是因为客观事物本身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对立统一, 必然性反映了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而偶然性则反映了事物之间具体表现上的差异。
(二)定序尺度
定序尺度又称顺序尺度,它是对事物之 间的等级差或顺序差进行 的一种测度。 该尺度不仅可以将事物分成不同的类别, 而且还可以确 定这些类别的优劣和顺序。
(三)定距尺度
定距尺度也称间隔尺度,它不仅具有定 序尺度的所有特征,即能将事 物区分为 不同类型并进行排序,而且可以准确地 指出类别之间的差距是多 少。
3.应用统计学。
4.其他。 统计学与其他应用数学学科结合,形成新的应用数学方法 的基础学科,如博弈论、多目标决策、随机规划等。
第二节
统计学的性质与特点
一、什么是统计学
“统计学是收集、分析、表述和解释数据的科学。”——《不列颠百科全书》
统计学研究的是客观现象的数量方面,统计离不开数据。
1、收集数据 2、加工和整理数据
统计学的另一个重要起源是概率论。真 正意义上的概率论是从 17世纪开始的。拉普拉斯是古典概率论的集大成者。
第一节
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
二、统计学的发展
凯特勒(A.Quetelet)是统计学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把概率论全面引进“政治算 术”、“国势学” 以及其他社会问题的研究。
19世纪后半期,统计学在生物遗传学、农业田间试验等领域取得了 创新性的成果。
第四节
经济管理实践中的统计——统计应用的领域之一
经济管理统计应用中既包括宏观领域的经济统计分析;也包括微观领域中的企业商务管理统计的应用,即管理统计学等。
其一,统计方法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其二,统计方法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 其三,统计方法在理财中的应用。 其四,统计方法在市场分析中的应用。 其五,统计方法还可以在产品质量控制 中发挥作用,用于监测生产过程的产出。
(四)定比尺度
定比尺度是最高级别的测量尺度,其计 量结果和定距尺度一样也表示为数值。 但是与定距尺度不同的是,定比尺度拥 有一个绝对零点的测量原点,而定距尺 度却没有这样的原点。
第三节
统计数据与统计规律
二、数据的类型
(一)分类数 据、顺序数据 和数值型数据
(二)截面数 据、时间序列 数据和平行数 据
应用统计学
(第三版)
目录
CONTENTS
第一章 统计学与统计数据 第二章 统计数据收集的方法与数据质量 第三章 数据的图表展示 第四章 数据的统计量描述 第五章 概率抽样与抽样分布 第六章 参数统计 第七章 参数的假设检验
பைடு நூலகம்
第八章 方差分析 第九章 非参数的假设检验 第十章 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第十一章 主成分与因子分析 第十二章 列联分析与对应分析 第十三章 聚类分析与判别分析 第十四章 时间数列分析与预测
第一节
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
三、统计学科体系
(一)理论统计学
1.统计估计。 2.假设检验。 3.抽样调查。 4.试验设计。 5.非参数统计。 6.时间序列。 7.统计决策。 8.序贯分析。 9.多元统计。 10.统计诊断。 11.稳健统计。 12.探索性分析。
(二)应用统计学
1.统计计算方法。
2.应用统计学的理论基础。
政治算术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学者威廉·配第(W.Petty),著作《政治算术》。 在统计史的研究中,一般把以威 廉·配第为代表的关于社会经济现象“算术”式的研究,称为“政治 算术”。 政治算术学派还有一位重要的人物———约翰·格 朗特(J.Graunt)—《关于死亡表的自然观 察与政治观察》。
“国势学”主要研究有关国家兴衰强弱的重大问题以及治理国 家必备的方法。
1
第一章 统计学与统计数据
第一节 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统计学的性质与特点 第三节 统计数据与统计规律 第四节 经济管理实践中的统计——统计应用的领域之一
第一节
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统计学的产生
17世纪中叶,西方社会首次出现了有意识地用数字语言说明问题, 从数量的角度探索客观事物变化规律的研究活动。 当时,最具有代表性 的主要有政治算术学派和国势学派。
第二节
统计学的性质与特点
三、统计学的性质与研究对象
第一,统计学是一门关于数据的科学,统计研究的是客观事物的数量特征,包括数 量状态、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化规律,统计的基本语言是数据。
第二,统计学对大量同类现象的数量方面进行综合反映与研究,也就是说,统计学 的研究对象是客观现象总体的数量,单个数据的分析与 研究不是统计学的研究对象。
3、分析数据 4、解释数据
第二节
统计学的性质与特点
二、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一)大量观察法 大量观察法是指在客观事物的研究中,从总体出发,对其全部单位或足够多的单位进行观察 和分析研究的方法。
(二)综合指标法 综合指标法是表明事物总体数量特征的数据,它是统计学研究事物总体数量方面的基本手段 或工具。
(三)归纳推断法 归纳推断法是指以一定的置信标准,根据样本数据来判断总体数量特征的归纳方法。
进入 20世纪,新的统计思想和统计方法大量涌现,带有归纳性质的 统计推断逐渐占据了主流地位。
总体上说,20世纪以来,传统意义上的统计学的发展有三个明显的 趋势: 首先,随着数学的发展,统计学依赖和吸收数学方法的程度越来越 深; 其次,统计学方法向其他学科领域广泛渗透,以统计学为基础的边缘 学科不断形成; 最后,随着统计学应用的日益广泛和深入,特别是随着计 算机的发展和大数据的形成,统计学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