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时整合学习课《猫》《母鸡》
教学内容:课文《猫》《母鸡》,主题学习丛书中的儒勒·列那尔的《母鸡》。
教学目标:
1.抓住反语的表达手法整合学习《猫》、《母鸡》两篇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巧妙,感受动物的可爱、可敬、产生热爱的情感。
2.体会几位作家语言的不同风格,比较文章表达上的共同特点,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3.激起热爱生活的情趣,激发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猫》、《母鸡》两篇课文,体会作者反语表达的巧妙,感受动物的可爱、可敬、产生热爱的情感。
教学难点:比较文章表达上的共同特点,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教学准备:
1.师:教学课件
2.生:课前预习课文,搜集猫、母鸡资料。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激发兴趣:同学们,你认识哪些动物,你最喜欢什么?说说喜欢的理由。
2.导入: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伙伴,它们或可爱,或勇猛,或温驯,人类身边的各种动物成了世界各国各民族作家笔下着力描写的对象。
这节课让我们共同欣赏名家笔下的,猫、母鸡,感受作者用反语手法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板书课题: 猫母鸡。
二、根据问题,学习反语。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课文《猫》、《母鸡》,用自己智慧的眼睛去发现反语写法并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2.小组合作学习,填写预习单。
3.学习反语用法。
师:找找《猫》和《母鸡》里含有贬义的词语或句子,圈划出来。
指生汇报。
师:像“贪玩”、“出走”等含有贬义的词语表现猫和母鸡的个性,表达作者对猫、母鸡的喜爱。
这种表达方法叫反语。
小组汇报,交流预习单的部分内容。
附:预习单
本单元主题
课文主要内容《猫》:
《母鸡》:
反语的句子
表达情感
小结:同学们,通过以上语句我们可以看出,反语是使用同本语相反的词语以表达本意。
反语能产生幽默感与讽刺性,有时比正说更有力量。
(出示课件)
三、学习作者怎样抓特点把猫、母鸡写具体。
1.学生读文画句子。
2.汇报交流:
(1)了解猫的古怪。
①谁能说说猫的古怪性格表现在哪些地方?能把你画出的相关词句读给大家
吗?
②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点拨:这一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这种先概括写,再具体叙述的结构方式是?(总分段式)
文中像这样写法的还有?学生找句子交流。
③学生交流汇报:猫的贪玩表现在哪里?教师指导学生抓住关联词“任凭……也……”感受猫的贪玩。
(顽皮的男生,找到你们平时贪玩的感觉,好好读读!)
④学生交流汇报:猫的尽职从哪里看出来?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不可”理解猫的尽职。
⑤这只猫真是———老实、贪玩、尽职啊!谁能用上关联词把“老实、贪玩、尽职”这三个词连起来读读。
⑥学生争先发言。
(相机出示)对了,这就是()的猫,它变化无常,令人难以捉摸。
课文的字里行间洋溢着老舍爷爷对猫的喜爱,让我们带着喜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引读)
(2)品评母鸡之长短,体会作者之喜恶。
①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怎样的?学生读书,然后交流初步感受。
预设:a.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让人讨厌的。
b.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
c.老舍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②再读课文,小组讨论:
a文中直接写作者对母鸡由讨厌到不讨厌这一情感变化的语句有哪些?
b作者分别通过哪些具体事例写母鸡的讨厌与不讨厌?每个事例各用一个
恰当的词语概括。
3.小结发现写法。
在叙述动物的特点时,作者用的是那种结构方式?(总分段式)如写猫,先写“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再具体写它的表现。
写母鸡时,先写“我一向讨厌母鸡”,再写它令人生厌的三个方面。
表现小动物特点时,用事实说话,通过对点滴小事的具体生动的描写,使笔下的动物呼之欲出。
三、比较两篇文章异同。
1.两篇文章都是老舍所写的,都表现了作者对动物的喜爱的思想感情。
你从文中哪些句子感受到作者对它们的喜爱,找出这些句子认真读一读。
2.这两篇课文在写作上的共同点是什么?
(1)都表达了作者对动物的喜爱。
(2)结构上都是总分总。
(3)在表达方法上善用拟人,反语。
四、拓展阅读
(一)儒勒·列那尔的《母鸡》。
1.快速阅读丛书儒勒·列那尔的《母鸡》。
2.请你分别找出描写母鸡神态、动作和习性的句子或词汇,并对照一下你
所熟悉的母鸡,想一想是否写出了母鸡的重要特征。
3.与老舍的《母鸡》作一下对比,两篇文章的写法各有哪些特点。
五、作业。
小练笔:同一作家笔下的猫和母鸡各有特点,作家们对动物的爱包含在字里行间。
让我们也带着喜欢的情感去观察身边的小动物,具体写出小动物的特点,运用反语的表达手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吧!
板书:
《猫》《母鸡》
特点可爱可敬
结构总分总
表达拟人反语
附主题学习丛书文章
列那尔《母鸡》
门一开,她就脚爪并拢跳出鸡棚。
这是一只平常的母鸡,装饰朴素,从不下金蛋。
在眩目的亮光下,她犹豫不定地向院子里走了几步。
她首先看到的是灰堆,每天早晨,她都习惯在那儿嬉戏。
她在那里打滚,沾上满身灰烬。
她羽毛鼓涨,双翅激烈振动着,抖掉昨夜的跳蚤。
然后,她走到被最近一场骤雨注满水的盘子前饮水。
她只是饮水。
她小口小口地饮,脖子举起时刚够着盘子的边缘。
然后,她寻找散食。
属于她的有嫩草,还有昆虫和遗落的谷粒。
她啄着、啄着,不知疲倦。
她时而停下来,挺立着,目光敏锐,嗉囔前凸、头冠有似当年共和党人的红便帽。
她在用这只和那只耳朵倾听。
而一旦确信并无什么新鲜事,她又开始寻食。
她像关节性痛风患者那样高高举起僵直的脚。
她张开爪子,小心地放下,没有声音。
她行走时多像光着脚丫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