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案
一、教材分析
五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五十六个民族生活丰富多彩、习俗独特。

本单元课文就是围绕“中华民风民俗”这一专题编排的。

选编的4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反映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北京的春节》描绘的是节日风俗。

作者老舍先生用朴素自然、流畅通达的语言,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再现了老北京人过春节的隆重与热闹、温馨与美好。

《腊八粥》描绘的是民俗风情。

作者沈从文先生用娴熟的笔法、细腻的笔调叙述了腊八节浓郁的民俗风情,展现了一幅纯朴、和谐、温馨的图景。

《古诗三首》分别描写了我国古代的寒食节、乞巧节、中秋节,反映了中华民族丰富多样的优秀传统文化。

《藏戏》讲的是藏戏的形成和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紧扣本单元专题,“习作”安排了描写民俗民风等内容,“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四个板块。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本单元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让学生了解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吸收民
族文化智慧,感受这些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中蕴含的民族文明和
传统美德。

3.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是如何谋篇布局的,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4.朗读、背诵《古诗三首》和《长歌行》。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能正确读写本单元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让学生了解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感受这些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中蕴含的民族文明和传统美德。

3.朗读、背诵《古诗三首》和《长歌行》。

难点: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用词准确、表达生动、谋篇布局精巧的特点,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四、课时安排
《北京的春节》2课时
《腊八粥》2课时
《古诗三首》2课时
《藏戏》1课时
习作:家乡的风俗2课时
语文园地2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有句俗语“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说明在腊月初七、初八这几天,天气很冷。

于是,产生了一种民俗,在腊八这一天要吃腊八粥,把下巴粘牢。

这就是腊八粥的由来。

?偅i
2.同学们对腊八粥还有什么了解?谈谈你对腊八粥的印象。

(自由回答)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腊八粥”的文章。

二、听读录音,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通读课文,边读边标记自然段序号,圈画出读不准音的字词。

2.教师播放课文录音,请学生边听边正音,同时结合课后的习题思考:本文的主人公是谁?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可以将课文分为几个部分?试着用
3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