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信的中国人的形象道法

自信的中国人的形象道法

自信的中国人的形象道法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热爱祖国的民族精神以及维护国家和民族尊严的意识。

【能力目标】
1.在学习中培养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2.领会民族自信心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参与国际交往活动中的自信心。

【知识目标】
明确中国人应该有个人自信和国家自信,而且在国际交往中自觉维护国家的尊严。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在个人努力过程中培养自信以及在民族振兴的奋斗中树立自信。

【难点】
在国际交往中与他国友好交往,树立大国形象。

三、教学方法
引入实例法、情境模拟法、自主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课前,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

春秋时期,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有一回,齐王派大夫晏子出使到楚国去,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乘机侮辱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

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洞。

晏子来到楚国,楚王叫人把城门关了,让晏子从这个洞钻进去。

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

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

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接待的人立刻把晏子的话传给了楚王。

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把晏子迎接进去。

提问:现在请几位同学来分享一下:你对晏子的行为怎么看。

学生:(积极讨论,踊跃发言)
教师总结:在刚刚大家的分享中,都能够积极思考,有自己独特的看法。

老师能够总结出一个大家的共识:那就是,晏子在出使楚国时,坚定地维护了个人尊严和国家尊严,他的做法值得我们共同学习。

过渡:这是发生在古代的一个小故事,在当今时代,我们仍然需要自信。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做自信的中国人》。

(二)新课讲授
1.在个人成长努力中培养自信
过渡:同学们,通过刚刚的故事我们知道了自信对于我们每个人的重要性。

那下面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什么时候觉得自己有自信了呢?
(学生讨论,积极回答)
教师总结:刚刚大家都说的特别好。

有的同学说:在帮助同学解决学习或者生活上的难题的时候,感到自信;有的同学说,这次的考试成绩比上次有所提高了,感到自信;有的同学说,在课堂上得到老师的赞扬,感到自信······
是啊,自信之歌,回荡在个人成长的努力之中。

另外,大家要记住的一点是:自信就是在我们的不断努力和成长中逐渐培养起来的。

2.在民族振兴的奋斗中树立自信
过渡:既然说,自信是在个人成长的努力中逐渐培养起来,我们把它叫做个人自信。

那么如果我们把自信上升到国家和民族的范畴,民族自信又该如何培养呢?下面就请大家观看一段关于“我国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的故事”的视频并思考:“童第周是如何在外国人面前维护自己的民族尊严的?”
(播放视频)
学生回答:
学生1:他是在个人的不断努力和学习中不断培养起民族自信的。

学生2:他在外国人侮辱他的时候,他坚定的反驳了他们,并且用实际行动证明的中国人的能力。

学生3:他的行为是维护国家和民族尊严的行为,我们都要努力向他学习。

提问:大家同意这几位同学的观点吗?
(一致同意)
教师总结:对,自信之歌,不仅回荡在个人成长的努力之中,而且也回荡在民族振兴的奋斗之中。

我们只有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发展结合在一起,我们的自信才有坚如磐石的根基。

一个人如果没有民族自信心,他的自信就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

3.在国际交往中展示自信
过渡:通过故事的讲述以及视频的观看、图片的展示以及同学们的小组探究、集体讨论,我们明确了中国人的自信力在个人成长的努力中培养获得,在民族振兴的奋斗中树立。

那大家想一想,如果现在让你与一个外国人一起生活一天,你会如何与他交往呢?
(小组讨论,学生代表回答)
学生1:我会在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时刻维护自己是中国人的形象。

如果他语出伤人,侮辱我的人格尊严。

我会严厉以牙还牙,予以还击。

学生2:我会与外国人平等相待,我相信我怎样待别人,别人就会怎样待我。

在交往中维护民族尊严的同时,要以绅士的风度与他们和平相处,展示大国风范。

教师提问: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思考,你同意上述两位同学谁的观点?为什么?
请同学们针对这两种观点进行自由辩论。

(独立思考,分两方观点辩论,同学代表发言)
老师总结:通过刚刚的辩论,大家都同意第二位同学的观点。

的确,随着我
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越来越频繁,我们更需要与各国人民平等相待。

一个有强烈民族自信心的人,必定会在国际交往中自觉地展示我们中国人的气度和风采,不卑不亢,落落大方,绝不会做有损国格的事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