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标准化管理办法

标准化管理办法

标准化管理措施
1、客观的
为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现对本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进行修订。

2、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司标准化工作内容、企业工作标准、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及标准化的方针、目标、机构、人员和培训、责任、标准制修订、标准的实施、检查和考核办法,标准化工作奖惩及采用国际标准。

3、标准化工作指南
3.1 创建一流的实施标准战略。

3.2 领先标准、全面规范、质量赶超。

3.3 标准化服务于生产、标准为产品服务。

3.4 按标准生产、依规矩办事。

4、标准化目标
4.1 建立标准化体系一年2A、两年达3A、三年达4A。

4.2 确保主要产品在三年内采用国际标准。

4.3 XXXX年前,工作标准覆盖率达到98%.
5、标准化组织
5.1 建立以总经理为首的规范化领导机构。

成立公司标准化领导小组,并任命一名专职标准化员。

5.2 各职能科室、各车间设兼职标准化人员,参与标准的制订,监督标准的贯彻执行,反馈标准的执行情况。

5.3 标准化员主管公司日常标准化工作,各职能科室、车间兼职
标准化人员负责各部门的标准化工作。

6、标准化人员
6.1 企业标准化管理人员应当具备与其所从事的标准化工作相适
应的专业知识、标准化知识和工作技能,经过培训取得标准化管理的
上岗资格。

6.2 熟悉并能够执行国家相关标准化法律、法规、方针和政策。

6.3 熟悉本企业生产、技术、经营及管理现状,具有一定的企业
管理知识;
6.4 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计算机应用和文字表达能力。

7、标准化培训
7.1 各级管理人员应熟悉国家标准化法律、法规、方针和政策;
7.2 了解标准化的基本知识,熟悉并掌握管辖范围内的各种标准,能贯彻和运用;
7.3 专职和兼职标准化人员应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各类标准化知
识培训。

7.4 各类人员能够熟练使用与自己工作相关的技术标准。

7.5 公司为提高管理人员,专职或兼职标准化人员和全体员工的
标准化意识和水平,应不定期开展标准化培训教育活动,并制订年度
培训计划。

8、责任
8.1 最高管理者的责任
1)贯彻执行国家标准化工作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有关强制
性标准;
2)确定与本企业方针、与目标对应的标准化工作任务和目标;
3)确定企业标准化组织机构、人员及其责任;
4)审批标准化工作规划、规划和标准化活动资金;
5)组织建立企业标准体系,审批企业标准和企业标准体系;
6)鼓励、表彰为企业标准化工作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处罚因
未认真执行标准而造成损失的责任人。

8.2 标准化机构及其人员责任
1)确定并落实标准化法律、法规、法规和强制性标准中与企业相
关的要求;
2)组织制定和实施企业标准化任务和目标,编制企业标准化规划、计划;
3)建立并实施企业标准体系,编制企业体系表;
4)组织制定、修订企业标准,做好企业产品标准备案工作;
5)组织实施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
6)对新产品、改进产品、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提出标准化要求,负责标准化评审;
7)监督检查企业执行标准情况,组织企业标准复审;
8)组织制定企业标准化管理标准或管理制度;
9)组织制定各类员工的工作标准或岗位责任制。

10)组织标准化培训,制定并实施培训计划。

11)统一集中管理各种标准,建立标准档案,搜索国内外标准化信息,并及时提供给使用部门;
12)承担或参加国家、行业和地方政府委托相关标准的制定和审批,参加国内、国际各类标准化活动。

8.3 各职能部门和生产车间的责任
1)组织实施企业标准化组织下达的标准化任务;
2)组织实施本部门相关标准;
3)根据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评估员工
4)积极参加标准化培训活动,努力提高管理水平
9、企业标准制定、修订
9.1 企业标准的制定
1)没有上级产品标准的,制定本企业的产品标准,并报质量技术
监督部门备案;
2)生产、技术、商业和管理活动所需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
作标准;
3)设计、采购、工艺、工装、半成品和服务的技术标准;
4)上级已有的产品标准,公司应制定比上级标准更严格的内部控
制标准,作企业内部使用。

9.2 企业标准的修订
1)公司制定的产品标准,应每三年审查修订一次,以利于技术更
加先进,质量更加提高;
2)各种技术标准应随着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完善,工艺不断更新,
随时进行修订;
3)结合考核结果落实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每年审查一次,需要
时加以修订。

9.3 标准体系、修订原则
1)执行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
2)应充分考虑客户和市场需求,保证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利益;
3)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4)有利于扩大对外经济合作和国际贸易;
5)它应该有利于新技术的开发和推广;
6)应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协调。

10、标准的实施
10.1 制定实施计划
应将实施标准的工作列入企业计划,明确相关部门的任务和完成
时间。

实施标准的计划包括:实施标准的方式、内容、步骤、负责人员、起止时间、应达到的要求。

10.2 标准实施准备
1)明确相应的机构,组织协调标准的实施;
2)向相关人员宣传、讲解标准;
3)进行技术准备,必要时进行技术突破或技术改造;
4)进行物资准备,为标准的实施提供必要的资源。

10.3 执行标准检查
10.3.1 检查内容1)已实施标准的实施;
2)企业内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的实施;
3)企业研制新产品、改进产品、技术改造、引进的技术和设备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化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要求。

10.3.2 检查方法
1)技术标准、管理标准的实施由相关部门进行监督检查:产品标准由质检部按相关标准执行、试验方法和验收规则进行监督检查和处理;
2)执行管理部门工作标准,由企业管理者组织检查考核;
3)各岗位人员的工作标准由其所在部门确定(单位)负责组织考核;
4)企业在研制新产品、改进产品、技术改造、引进技术和设备时应对其符合有关标准化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应在科研、设计、生产以及技术引进、在设备引进的每个阶段,企业的专职和兼职标准化人员负责对相关部门的图纸和技术文件进行标准化审查。

10.4 结果处理
按第12条款执行。

11、标准的检查和评估
企业内标准实施监督可采用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即由企业标准化机构统一组织、协调、考核、各相关部门按照专业分工,对相关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12、标准化工作奖惩
1)在标准化工作中,严格贯彻、执行标准,对成绩显著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或奖励;
2)对违反标准规定,造成损失的,予以批评或处罚。

13、采用国际标准
1)依据国内外市场需要,积极收集国内外先进科技信息和相关国际标准文本,采用国际标准(包括国外先进标准);
2)符合我国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
3)遵循国际惯例,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4)同一企业的技术引进、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相结合;
5)确定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内容,转化并制定本企业的产品标准中。

相关主题